分享

6. 秋燥

 学中医书馆 2023-06-27 发布于山东

6. 秋燥

前言

本资料是我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摘录笔记归纳,共摘录了七十八个病症和全部辩证的对症方剂

.由朱永库老人编辑.整理.本人喜欢电脑网.酷爱中医.自学中医20多年,积累了很多中医资料.但

从不给外人看病。自己和家里人有病.我才自己找药方治疗。我今年75岁,45岁后从没去医院

看过病,没打过针,没住过院.有病自己用中药调理就好了。发表本资料目的是为了行善积德

,供有缘人共享。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津液干燥见症,如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于燥等。本病多发生在秋季,尤以秋分后小雪前为多见。秋燥资料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津液干燥见症,如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于燥等。本病多发生在秋季,尤以秋分后小雪前为多见。

  本病病势轻浅,除极少数可以传入肝肾者外,一般传变较少,病程较短,易于痊愈。

  在中医文献里很早就有燥邪为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指出燥邪为病的病变特点是“燥胜则干”。《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燥邪为病的治疗原则是“燥者濡之”。但病机十九条中却无燥邪为病的论述。至金元时代,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补充了燥邪致病的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李东垣还创治燥之方,如润肠丸,但多为内燥而立。清代医家对燥病的认识渐趋完善,认为燥病有内燥与外燥之分:内燥多指内伤津血干枯之证,外燥系秋季外感时令之气而致。清初喻嘉言著有论述燥邪为患的专篇一一“秋燥论”.首创秋燥病名。但对燥邪的性质,各医家又有不同看法,如喻嘉言认为燥属火热,而沈目南却认为燥属次寒。吴鞠通则以胜复气化之理来论述燥气,大旨以胜气属凉,复气属热。

俞根初、王盂英、费晋卿均认为秋燥有温、凉两类。可见,前人所说的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分。因为凉燥不属温病范畴,故本章论述的秋燥是指温燥而言。

  现代医学中发于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13.1 病因病理

  本病的发生,是感受秋令燥热病邪而成。秋天气候有偏热、偏凉之不同。在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感之者多病温燥;若是秋深初凉,西风肃杀之时,感之者多病风燥,亦即凉燥。

  由于秋日燥金主令,肺属燥金,故燥气内应于肺。肺合皮毛,所以本病初起多邪在肺卫,出现肺卫证候。此与风温初起的证候表现大致相似,所不同者,本病有明显的津液干燥见证。这是本病的特征,,也是与其它温病初起见证的不同之点。

肺卫燥热之邪不解,势必内传入里。由于燥气易耗津液,一经化热传里,其津液干燥之象更为明显。若燥热在肺,易成肺燥阴伤,或进而导致肺胃阴伤。传入阳明胃肠,易成肺燥肠闭或阴伤腑实之证。若化燥传入营血,也可出现络伤咳血或气血两燔之证。传入下焦,则多伤肝肾之阴,易导致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等病证。若初起治疗得当,或患者素质较好,则一般不致发展到深入下焦的地步。

  3.2 诊断要点

  ①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秋令燥热偏盛时节。

  ②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初起除具有肺卫见证外,必伴有口、鼻咽、唇等津液干燥征象。

  ⑧本病重心在肺,病情较轻浅,一般传变较少。以伤肺胃之阴者为多,较少传入下焦。

  ④本病初起症状颇似风温,但风温多发于春季,且初起津液干燥见症不如本病明显。本病还应与发于秋季的伏暑相区别。伏暑初起虽有表证,但较少肺经见症,且以暑湿在里见症为主,病情较重,变化较多。

  18.8 辨证论治

  燥邪为病,最易伤津.故本病治疗原赠应以滋润为主;即所谓:“燥者濡之”。然面,秋燥一病毕竟是由外感燥气而成,初起具有表证,因此本病初起治疗,于润燥同时,还必须分别病邪属性,予以解表主治,以透邪外出。具体地说:温燥邪在肺卫之治,法宜辛凉甘润。“上燥治气、中燥增鞭,下操治血”,可作为秋燥初、中、未三期治疗大法概括。

  燥气的牲质有其特殊性。燥性虽近于火,但又不同于火,所以洽燥不同于治火。一般温病在化热化火之后,常用苦寒清热泻火之法,惟燥证则喜柔润,最忌苦爆。因此,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必用甘寒;火郁可以发,燥胜必用润,可以直折,燥必用濡养。对于秋燥的治法.汪瑟庵在《温病条辨》按语中总结说“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筒,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寒苦者,燥证则唯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这对于燥证的治疗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18。8。1、邪在肺卫证治

  [症状]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白舌红,右脉数大。

、本证为温燥初起邪袭肺卫之侯,因其燥热袭表:故见有发热,恶寒,头痛,少汗等表证。由于燥热在肺,肺津受伤,则有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等津液干燥表现。苔白舌红,右脉数大,也均为燥热侵袭肺卫之征象。

  本证与风温初起的症状颇多相似。病机均属邪在肺卫,两者所不同的是:在感邪和发病季节上,风温为感受风热病邪而引起,多发生在冬春季;本病为感受燥热病邪而引起,多发生在秋季。在证候表现上,秋燥除具有与风温基本相同的卫表症状外,尚有津液干燥的特征在病情转归上,风温易于逆传心包,而秋燥则不常见。据此,两者不难辨别。

  (治法] 辛凉甘润,轻透肺卫。

  (方药] 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叶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沙参二钱 象贝一钱,豆豉一钱.栀皮一钱五分 梨皮一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本证为温燥袭于肺卫,其治法既不同于风寒,又不同于风热。因此辛温之品固不可用, 纯予辛凉又不完全含拍。根据温者宜凉、燥者宜润的原则,本证治疗宜用辛凉甘润,方用桑杏汤。方中以桑叶、豆豉辛散透邪,杏仁、象贝宣肺止咳,栀皮清热,沙参、梨皮养阴润燥,以使邪去而不伤津,润燥而不碍衰,共奏疏表润燥之效。若感燥邪不甚,其证情较轻浅者,可用桑菊饮轻透肺卫之邪。

  13.8.2 邪在气分证治 '

  13.3,2.1 燥干清窍

  [症状] 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薄黄而干,脉数。

  本证为上焦气分燥热扰及清窍所致。因咽喉为肺胃之门户,牙龈为阳明经脉所络,燥热随经上千,所以咽痛、龈肿。清窍受扰,故有茸鸣、目赤等证。苔薄黄而干,脉数为燥热之征。

  (治法] 清宜上焦气分燥热

  (方药]、翘荷汤(<温病条辨})

  薄荷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生甘草一钱 黑栀皮一钱五么 桔梗三钱 绿豆皮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 顿服之。日服三剂,甚者真三服。

  本证因燥热之邪上干,精窍为之不利,病位在上,病势轻浅,故治疗当践轻清宜透,清解上焦燥热为主。方用翘荷汤,取薄荷辛凉以清头目,连翘、桅皮、绿豆衣清解燥火,甘草、桔梗以利咽喉而消龈肿。此为辛凉清火之轻剂,符合“治上焦如羽”之大旨。它如桑叶、蜂衣亦可加入,如耳鸣可加苦丁茶,目赤加菊花、夏枯草,咽痛加牛蒡子等。必须注意的是本证当禁用苦重之品.

  13,3。2.2 燥热伤肺

  (症状] 身热,千咳无痰, 气逆而喘,咽喉午燥,鼻燥,齿燥;胸满胁瘸,心烦口渴;舌苔簿.白而燥或薄黄干燥,舌边尖红赤等。

  此为肺经燥热化火,耗伤阴液之证。肺为热灼,肺气失于清肃,则见身热,千咳无痰厂气逆而喘。热壅于肺,气机失畅,则胸满胁痛。燥伤津液,故姻喉干燥、鼻燥;齿燥。热灼伤,故见心烦口渴。本证苔薄白而燥,是因燥热迅即由卫及气,化火伤阴所致,散舌面千燥而苔色未及转变。一俟邪留气分时间稍久,苔必由白转黄,舌面必进一步干燥、对此种薄白而燥之苔切不可以作表未解而津伤。综合诸症全面分析,本证病机当是在气而不在卫亦不在营血。

  (洽法] 清肺润燥养阴 .

  (方药).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石膏二钱五分 冬桑叶三钱 甘草一钱 人参七分 胡麻仁一钱(炒研) 真阿胶八分 麦门冬一钱二分(去心).杏仁七分(去皮,麸炒)  枇杷叶一片(去毛,蜜炙)

水一碗,煮六分,频频二、三次温服。

  本证为燥热化火,伤及肺气肺阴。肺之气阴两伤,既不能用辛香之品,以防耗气,亦不可用苦寒泻火之品,以防伤津。治疗当以清肺润燥为主,方用清燥救肺汤。本方取桑叶、杏仁、枇杷叶轻宜肺气而止咳,石膏清肺金燥热,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难经.十四难》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人参、甘草益气生津。合之以共奏情泄肺热、润燥养阴之功。若肌表尚有邪热,则又当稍参轻宣之品,如连翘、牛蒡子等以透邪外,同肘可暂去阿胶以防其恋邪。若痰少者可加瓜蒌皮、贝母化痰。

  13.3。2.3 肺燥肠热, 络伤咳血

  (症状] 初起喉痒干咳.继则因咳甚而痰粘带血,脚胁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数。

  秋燥初起,燥热在肺,故喉痒于咳。继而燥热化火,肺络受伤,故痰粘带血而脚胁作痛。津伤而肺、肠有热。故舌红,苔薄黄而千,脉数。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燥热之邪下秽大肠,故见腹部灼热如焚而大便泄泻。此种便泄,多是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琅涩难朽,似痢非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此属热利,与虚寒利下而无热象者迥不相同。

  (治法] 清热止血,润肺清肠。

  [方药)阿胶黄芩汤(《通俗伤寒论》)

  陈阿胶 青子芩各三钱 甜杏仁。生桑皮各二钱 生白芍一钱 生甘草八分 鲜车前草、甘蔗梢各五钱

  先用生糯米一两,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本证是因肺燥肠热而致咳血泄泻,治当清热以止血,清肠以止泻。肺与大肠同治,方为全面,方用阿胶黄芩汤。以甜杏仁、桑皮、甘蔗润肺生津且止咳嗽,阿胶养血以止血,芍药合以甘草酸甘化阴,且能缓急止痛,再配黄芩苦寒以清肺与大肠之热而坚阴,车前草以导热下行,又能清肠止泻。

  13.3。2.4 肺胃阴伤

  [症状) 身热不甚,干咳不已,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脉细。

  此为燥热渐退而肺胃津伤未复之候。肺阴伤则咳嗽不已而少痰,胃阴伤则口舌干燥而渴,以外感之邪渐净,故身热不甚。由于邪去而肺胃津伤,故舌质多为光红而少苔,脉象多细。本证与前证比较,均为燥热伤津,但前证为阴伤而燥热正盛,本证以津伤为主而燥热已轻。

  (治法] 甘寒滋润,清养肺胃。可用沙参麦门冬汤,津伤甚者合以五汁饮。

  [方药] 沙参麦冬汤(方见风温章)

  五汁饮(《温病条辨))

  梨汁 荸荠汁 鲜苇根汁 麦冬汁 藕汁(或用蔗浆)

  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本证外邪已解,燥热不甚,以津伤为主,故治疗重在滋养肺胃津液,方用沙参麦冬汤。方中以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滋养肺胃之阴,扁豆、甘草益气培中,和养胃气,配以桑叶轻宣燥热。合之具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

  究本证性质,实为邪少而虚多,虚在肺胃津伤,故只宜甘寒,忌用苦寒。吴鞠通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此正说明苦寒之品不仅不能退虚热,反有苦燥劫津之弊。

  13.3.2.6 肺燥肠闭

  [症状] 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便秘等。

  此证为肺有燥热,液亏肠闭,肺与大肠同病之候。表证虽解。但肺受燥热所伤,气机失于宜畅.故咳而不爽,肺之输布失职,则津液停聚而为咳嗽多痰。肺不布津,大肠失于濡润,传导失常,则糟粕停聚于内而为便秘腹胀。此与阳明腑实证的区别在于:本证虽有腹胀、便秘.但无腹痛拒按,舌苔也无焦老燥裂起刺。

  {治法] 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

  (方药]五仁橘皮汤(《通俗伤寒论》)

  甜杏仁三钱(研细) 松子仁三钱 郁李仁四钱(杵) 原桃仁二钱(杵) 柏子仁二钱(杵) 橘皮一钱半(蜜炙)

  本证之便秘是因肺燥而影响及肠,肠中缺乏津液所致,与阳明燥实内结者不同,故不任承气苦寒攻下,宜用肃肺化痰,润肠通便之五仁橘皮汤为治。方中松子仁、郁李仁、桃仁、柏子仁均富有油脂而具有润燥滑肠之功。甜杏仁既能润肺化痰,又可宣开肺气,滑肠通便。橘皮能化痰行气除胀,且助运行,使诸仁润而不滞。所以用蜜炙,亦取其润而不燥之意。全方意取肃肺润肠,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肠润便通则肺气易降,肺气降则大便亦易于通下.

  13。3.2.6 腑实阴伤 .

  [症状] 便秘,口干唇燥,身热,或见谵语,苔黑干燥,脉沉细。

  此为燥热内结阳明,津伤肠燥之证。阳明热结津伤,故大便不通,津液耗伤,故口干唇燥。腑热太盛,上冲扰及神明则见谵语。热结阳明,津液被灼,故舌苔色黑而干燥,脉见沉细。综观本证,实为土实水虚之候。本证与前证均有大便秘结,然病机则有不同:前证为肺不能布化津液而肠燥便秘,并无谵语及苔黑干燥等热盛见症;本证为燥热结滞而腑实津伤,并无咳嗽多痰等肺家见症。同为津伤便秘而病机则并不相同,所以具体的证候表现即有显著区别。

  [治法) 滋阴通下

  [方药] 调胃承气汤加鲜首乌、鲜生地、鲜石斛等。

  调胃承气汤(方见风温章) 。

  本证既为燥热内结,当攻下以泻实;津液受伤,又当滋养阴液以润燥。选用调胃承气汤攻下腑实以去燥热。攻下虽有存阴之意,然阴亏已甚,亟待复阴,故加鲜首乌、鲜生地、鲜石斛以滋养阴液。通下能存阴,滋液亦有助于通下。所以用鲜品者,以鲜药汁液较多,滋液之力较强。 .

  18.3.8 气血两燔证治

  [症状] 身热,口渴,烦躁不安,甚或吐血、衄血,苔黄,舌绛。

  此为气分燥热之邪未解,热又入营血,而成气血两燔之证。身热,口渴,苔黄为气分热盛之象。舌绛,烦躁不安以及吐血、衄血,均为热炽血分之征。本证热邪不单纯在气。又不单纯在血,其病机是气分、血分热势均盛。

  [治法) 气血两清 ,

  [方药) 加减玉女煎(方见春温章)

  本证为气血两燔,治疗不可单治一边,必须两清气血分之热,可用加减玉女煎。本方系以景岳玉女煎加减而成,方用石膏、知母大清气分之热,玄参、生地、麦冬凉血养阴,共奏气血两清之效。

  18.8。4 燥伤真阴证治

  秋感燥热病邪,在卫不解可传入气分,有少数患者如再不解,可进而影响营血。若燥热之邪全入营血,便有热燥营阴、热闭心包、热迫血溢等方面的病机变化。若进而深入下焦,热烁真阴,则又可出现肝肾阴伤或虚风内动之变,其证治可参看春温章。

  [附] 凉燥 .

  凉燥是感受秋令凉燥之气而咸。燥气有温燥与凉燥两种不同的属性,这是由秋天气候有偏寒或偏热的不同变化而决定的。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说:“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可见燥而偏寒者为凉燥。凉燥性质近于风寒,故又有“次寒”之称,严格来说,它不属温病范围,这里提出来讨论,可与温燥对比,以便在辨证施治方面获得较完整的认识。

  凉燥初起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稀痰等。这是由于凉燥之邪侵袭肺卫所致,其性质偏于寒,邪束于表,故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等症。又因邪郁于肺,肺气不利,则鼻塞,咳嗽稀痰。伴见咽干唇燥,为燥伤津液的特征。本证既不同于温燥,因温燥初起热象较重;又不完全同于风寒,因风寒初起,无津液干燥征象,此为辨证中的关键。

  本证属凉燥之邪侵袭肺卫,故治宜辛开温润,可用杏苏散。

  杏苏散(《泥病条辨》)

  杏仁三钱 紫苏三钱 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半 前胡一钱半 甘草一钱.桔梗一钱 枳壳一钱半 茯苓三钱、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方中以苏叶、前胡辛散透表,杏仁宣肺润燥,甘草、枳壳、桔梗、陈皮、半夏,茯苓宣降肺气,化痰止咳,姜, 枣调和营卫。综合全方功效,可疏表而不伤津,润燥而不碍表。

  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发生于秋季的急性外感热病。其临床特点是初起邪在肺卫时即有口、鼻、唇、咽等津液干燥见症。燥邪最易伤津,所以治疗以滋润为原则。初起邪在肺卫时.宜用辛凉甘润,如桑杏汤,轻者可用桑菊饮。若燥干清窍,可用翘荷汤清散上焦气分燥热。若操热化火伤及肺阴,可用清燥救肺汤以清肺润燥养阴。如肺燥肠热,络伤咳血者,可用阿胶黄芩汤清热止血、清肠止泻。如燥伤肺胃津液。宜用沙参麦冬汤合五汁饮滋燥养阴。有肺操脾湿者,亦有肺燥肠热者,以及胃燥肝热者,脾湿肾燥煮矿全在脑症者,先其所因,然其所主,推求其受病之源而已。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何秀山按:春月地气动而湿胜,故春分以后,风湿暑湿之证多。秋月天气肃面燥胜,故秋分以后,风燥凉燥之证多。若天气晴暖,秋阳以曝,温燥之证,.反多于凉燥。前哲沈目南谓《性理大全》嫌属次寒,感其气者,遵《内经》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辛甘之法;主用杏苏散加味,此治秋伤凉燥之方法也。喻嘉言谓《生气通天论》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终。即“堵气赣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指燥病言明甚,更多属于肺之燥¨….故治秋爆病.须分肺肝二脏,遵《内经》燥化于天;热反胜之之旨,一以甘寒为主,发明《内经》操者润之之法.自制清燥救肺汤,随证加药。此治秋伤温燥之方法也。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何廉臣按:凡治燥病,先辨凉温。王盂英曰:以五气而论,则燥为凉邪,阴凝则燥,乃其本气。但秋承夏后,火之余炎未息,若火既就之,阴竭则燥,是其标气.治分温润、凉润二法。费晋卿曰:燥者干也,对湿言之也。立秋以后,湿气去而燥气米。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活,法当清润,温润,次辨虚实。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徐荣斋转引何廉臣语:六气之中,惟燥气难明,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分。凉燥者,燥之胜气也,治以温润,杏苏散主之;温燥者,燥之复气也,治以清润,清燥救肺汤主之;上燥治气,吴氏桑杏汤主之;下燥治血,滋燥养营汤主之。

  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按:燥与火不同,火为实证,热盛阳亢,身热多汗,法宜苦寒夺其实而泻其热;燥为虚证,阴亏失润,肌肤膜燥,法宜甘寒养其阴雨润其燥。

药方加减查询  药方查询

  (病案举例) .

  温燥伤肺(录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拯华医案,) .

  (病者] 壬敬贤,年三十五岁,业商,住南街柴场弄. .

  (病名] 温燥伤肺。

  (原因] 秋深久晴无雨,天气温燥,遂感其气而发病。

  乙症侯] 初起头疼身热,干咳无痰,即咯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子唇燥,胸懑胁疼,心烦口渴。 ’

  [诊断) 脉右浮数左弦涩,舌苔白薄而干,边尖俱红.此《内经》所谓。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是也.

  (疗法) 遵经旨以辛凉为君,佐以苦甘,清燥救肺汤加减。

  (处方) 冬桑叶三钱 生石膏四钱(冰糖水炒) 原麦冬钱半 栝楼仁四钱(杵) 光杏仁二钱 南沙参钱半 生甘草七分 制月石二分 柿霜钱半(分冲) 先用鲜枇杷叶一两(去毛筋) 雅梨皮一两 二味煎汤代水.

  次诊:连进辛凉甘润,肃清上焦,上焦虽渐清解,然犹口渴神烦,气逆欲呕,脉右浮大搏数者,此燥热由肺而颇传胃经也,治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甘寒清镇以肃降之。

  次方:生石膏六钱(杵) 毛西参钱半 生甘草六分 甘蔗浆两瓢(冲) 竹沥夏钱半 原麦冬钱半 鲜竹叶卅片 雅梨汁两瓢(冲) 先用野菰根二两 鲜茅根二两(去皮) 鲜刮竹茹三钱 煎汤代水。

  三诊:烦渴已除,气平呕止,惟大便燥结,腹澜似胀.小便短涩,脉右浮数沉滞.此由气为燥郁,不能布津下输,故二便不调而秘涩,张石顽所谓:“燥于下必乘大肠也”。治以增液润肠,五汁饮加减。

  三方:鲜生地汁两大瓢 雅梨汁两大瓢 生莱麓汁两大瓢 广郁金三支(磨汁约二小匙)用净白蜜一两,同四汁重汤炖温,以便通为度。 。

  四诊:一剂而频转矢气,二剂而畅解燥矢,先如羊粪,继则挟有稠痰,气平咳止,胃纳渐增,脉转柔软,舌

  四方:白归身一钱 生白芍三钱 肥知母三钱 蔗浆两瓢(冲) 细生地三钱 生甘草五分 天花粉二钱  蜜枣二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