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

 学中医书馆 2018-04-10
《外台》柴胡桂枝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4.5g 芍药4.5g 黄芩4.5g 人参4。5g 炙甘草3g 半夏4.5g 大枣6枚 生姜4。5g 柴 胡12g 以上9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1. (功效]和解少阳,发散太阳,表里双解。 (主治) 主证:心腹卒中痛,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痛,微呕,胸 胁心下微满,苔薄白,微湿,脉浮弦。 副证:头痛,不欲饮食。 (临证加减) L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基本方为柴胡12g,桂 枝、白芍、黄芩、半夏各lOg,党参15g,生姜9g,甘草6g,大枣 5枚。随症加减,每Et工剂,水煎服。 2.柴胡桂枝汤治疗慢性胰腺炎22例;本方含柴胡12g,桂 枝、黄芩、芍药、党参、半夏各9g,甘草3g,大枣5枚,生姜 3片。发热,便秘去半夏、党参,加大黄、金钱草;腹痛较剧加 木香;呕吐去党参,加川连(吴茱萸拌炒);腹泻加云茯苓、莲 子肉.每日工剂,水煎服. 3。柴胡桂枝汤治疗急腹症:根据临床观察,以本方治疗无 绝对手术指征者,奏效颇捷。基本方为:柴胡12g,黄芩4.5g, 桂枝4。5g,白芍9g,炙甘草3g,太子参9g,法半夏9g,生姜 4.5g,红枣6枚,木香4.5g,枳壳6g,金铃子9g,延胡索6g. 如系胆囊炎另加黄柏6g,栝蒌实12g;合并胆结石加金钱草 30g,郁金9g;如胰腺炎痛剧加没药9g,五灵脂9g;阑尾炎加 桃仁、薏苡仁各18g,败酱草15g;肠梗阻加莱菔子30—60g, 川朴6~12g,槟榔9g。[科技简报,医药卫生部分,1975,fl,] 4。本方加味治疗病毒感染发热:柴胡24g,黄芩、党参、 白芍、川芎、苍术、甘草各lOg,半夏、桂枝各12g,生石膏 30g,大枣4枚,生姜3片。每日工剂,水煎300ml。13岁以上 患者顿服,重症患者每日2剂.[山东中医杂志,1990,c6,:17] 5。本方去桂枝、生姜、红枣、半夏、人参,加生地、陈皮。 治感四时不正之气,或为发热,或为寒热,或因劳因怒,或妇人 热人血室,或产后经后因感冒风寒以致寒热如疟等证,名柴胡 饮。[景岳全书] 6.本方去桂枝、半夏、红枣、生姜,加大黄、当归。治一 切肌骨蒸热,寒热往来,或伤寒五六日,发热潮热,发汗不解, 或汗后余热劳复,脉洪实弦数,大便秘结,妇人产后经病不快 等,名柴胡饮。L2生宝鉴] 7.为本方用量加至四倍。治少阳病兼有太阳表证,及三焦 不透,营卫不和,心腹急痛者,可用于胆道蛔虫、阑尾炎、粘连 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过敏性紫癜等,名 大柴桂汤。[山东医刊,1965,c4,:42]

(原文] 《外台》柴胡桂枝汤: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两、黄芩、人参、芍药、桂枝、生姜各一两半,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大
枣六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曰三服。

  (经义阐释) 本条所谓“心腹卒中痛”《外台.卷十七》作“疗寒疝腹中痛”。以方
测证,此由感受风寒而起,邪传少阳,气血不得通畅,肝胆失于疏泄,气郁而化热。《伤
寒论》中本方主治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
罢者。”故本方当为表邪挟有内热之的治。

  (方药评析) 本方由小柴胡汤和桂枝汤二方各半而组成,以小柴胡汤清热开郁、和
解少阳,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散风寒,故本方既可解太阳表邪,又能和解少阳,故能
和解表里,缓中止痛,用治外感兼胸腹两胁疼痛之证。如魏荔彤所说,本方为“表里两
解,寒热兼除之法。”

  (临床应用]

  (1)治疗腹型癫痫 :李××,女,8岁。3月前开始阵发性腹痛,恶
心呕吐,泄泻,每日2—3次,曾2诊“急性肠胃炎”,服药后好转。1周后又出现脐周腹
痛,诊为“蛔虫病”,给服驱虫剂,未见虫下。以后腹病断续发生,时在上腹部,或脐下,
或两胁,但以脐周为主,诊为“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胰腺炎”等,屡治无效。后
经某儿童医院脑电图检查,2次发现癫痫波型,乃确诊为“腹型癫痫”。经用鲁米那等抗
惊厥药物治疗,仍有时腹痛阵作,迁延2月余,遂改服中药。症见阵发性脐周腹痛,持
续半小时,自行缓解,发作时神志迷糊,中止后肢软乏力,嗜睡,l小时后即如常人,舌
苔薄,脉细弦。初以平肝熄风、化痰定痫法,药用全蝎、蜈蚣、石菖蒲、钩藤、白芍、甘
草、制半夏、陈皮、远志、白蒺藜等,连服14剂,病无进退,腹痛仍2—3日一作.遂
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药用柴胡、制半夏、黄芩、党参、香附各9g,桂枝4.5g,白芍15g,
甘草6g,生姜2片、大枣5枚。14剂后诊:2周来腹痛仅作2次,症状也较前轻缓,继
服上方,白芍改20g。原方续进计32剂,1个月来未见腹痛,食欲增加,智力如同龄儿
童。为巩固疗效,嘱上方每2日服1剂。2月后,每3日服l剂。如此持续半年余而停药。
复查脑电图已恢复正常,随访2年,腹痛未发。

  (2)治疗癫痫:据报导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在被统
计的433个病例中(其中大多数是经抗癫痫药治疗效果不好的),治愈115例,症候明显
减轻的79例,合计显效率为44.8%。不少病人经治疗后获得了较为巩固的远期疗效。还
有些病人随着发作被控制,脑电图也有改善。报告者对123例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和临床
症状进行了对照分析,发现发作终止而且癫痫波也消失的占46%;残存癫痫波而已无临床症
状的占38%。药物组成:柴胡4g、半夏4g,黄芩3g人参3g、桂枝4g芍药6g甘草2g、生姜
2g,大枣4g,每日一剂,水煎服。从服药至获得疗效的时间,多在3个月至2年之间,因此,主张
长期服药。即使发作被控制以后,还要服药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3)治疗脂膜炎:据报导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脂膜炎患者5例,较长时间反复。
脂膜炎为皮下脂肪层的炎症,又称回归发热型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
反复发作的皮下结节,同时伴有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本病多为营卫不和,湿热
内蕴,凝滞血脉,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患者素常自汗,易患感冒,发病皮肤
泛起红斑,皮下结节,伴有畏寒、发热、自汗、纳减、恶心、疲倦、肌肉关节疼痛等症
状,说明邪入少阳,兼太阳表症,故可投用柴胡桂枝汤。另外随症配用清热解毒,活血
通络,燥湿化痰之品。

  (4)治疗行痹:周某,男,43岁,教师。1985年12月诊。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
而住院治疗一周,寒热未罢,又出现两侧颈项交替拘强制痛,上引至耳,下控缺盆,此
止彼作,难以环顾。如此数日,颈痛稍缓,双肩又轮番出现肿痛。倏左倏右,痛势甚烈,
无法抬举、更衣。医曾按风湿病施治,中西药互进,旬日不效。又疑肺部赘生物压迫神
经所致,建议进一步检查,患者心生疑惧,乃转延中医治疗。观其形瘦神悴,色天不泽,
检查痛肩,不红微肿,轻抚处则惊呼痛不可耐。诊脉虚浮兼弦,舌苔白薄,舌质淡暗。询
知恶寒低热至今未罢,伴有胸胁胀痛,咳嗽痰稀等证。患者告称:幼年曾患结核,弱冠
又染左胸膜疾病,浸至肺不张。中年复罹患支气管扩张,常无端咯血,今病已近月,虽
迭经治疗,不惟寒热不退,又增颈肩走窜疼痛。脉象浮弦,舌苔薄白,证属风寒留恋太、
少二经,以柴胡桂枝汤加味治之。柴胡7.5g,桂枝6g,甘草4。5g,党参9g,半夏7.5g,
黄芩6g,白芍、防风各9g,威灵仙12g,秦艽9g,生姜3片,大枣3枚。3剂。三日后,
患者欣喜来告:寒热已罢,肩之肿痛随之消失,余证亦相继好转,再桂枝汤合玉屏风散
化裁,嘱服三剂,遂告痊愈。

  (5)治疗发热:据报导用本方治疗高热和低热各1例,疗效满意。病例:徐××,
女,46岁,农业社员。因每日午后高热半月于1978年4月8日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每
日下午2时许,先形寒畏风,继之发热,体温达38—39.6℃,汗出不多,伴头痛身痹,经
4—5小时热度渐乎,但仍怕风无力,食欲不振。在当地曾用抗感染、抗疟药治疗无效。入
院后查血常规,粘蛋白,抗“O”,大小便常规,均无异常,血检疟原虫两次未找到,血
培养无细菌生长。经用青、链、氯霉素,病发如前,遂于同1月6日加服中药治疗。当
时患者症状如前,舌质淡红,苔白腻,中根微黄,脉滑带数。依中医辨证;寒热往来为
邪在少阳,畏风身痹乃太阳证未罢,苔白腻有兼湿之象。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故病程
虽长尚未化燥入里,宗太阳少阳合病论治,选用柴胡桂枝汤去人参。处方:柴胡、桂枝
各6g,白芍lOg,生黄芩15g,法半夏lOg,甘草6g,生姜二片,大枣10枚。水煮头二
煎,分别于发作前2—4小时服下,药后当日未见体温上升,但仍畏风无力,次日继进一
剂,精神食欲好转,寒热未作,余无所苦,经观察两天,患者恢复常态而出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