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合鹦子汤--滋养肺胃,润燥降逆

 学中医书馆 2018-04-11
百合鹦子汤方: 百合七枚(擘) 鷄子黄一枚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 鷄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词语注解] ①后方:指百合鸡子汤。 (经义阐释] 本条论述百合病误吐后的治法。根据百合病的病机,不当用吐法.如 因患者“不用闻食臭”而将其误作痰涎壅滞,或宿食在上脘,遂用吐法,此为虚作实治。 其结果是阴液更损,燥热愈甚,肺胃和降之气受扰,而在第l条诸症外,又增烦躁不安, 胃中不和,嘈杂,干呕等表现。治宜滋养肺胃,润燥降逆,以百合鸡子汤主之。 以上三条均论百合病误治后的治法。误治生变的处置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变证严 重者,急救坏证;一是变证较轻微者,仍以治本病为主,兼治变证。这里所论百合病误 汗、误下、误吐后的治法,当属后一种情况。每首方剂都以百合为主药针对本病,再配 以救误之品以顾兼证。三种误治情形虽不相同,但损阴液,增燥热的病机基本一致,故 养阴清热润燥的总旨不变,具体用药则因症而异。体现了仲景谨守病机,随证治之的精 神。 (方药评析) 方中百合清养心肺,益气润燥,鸡子黄滋阴养血,.和胃安神,泉水清 热利小便,共奏养阴清热,和胃润燥之功。 (文献选录] 徐彬(忠可)。吐伤元气,而阴精不上奉,故百合病在吐后者,须以鸡 子黄之养阴者,同泉水以滋元阴,协百合以行肺气,则血气调而阴阳自平.(《金匮要略 论注》) 尤怡:本草鸡子安五脏,治热疾,吐后藏气伤而病不去,用之不特安内,亦且攘外 也。(《金匮要略心典》) 吴谦等:百合病不应吐而吐之,不解者,则虚中,以百合鸡子汤清而补之也。(《医 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陈元犀:吐后伤中者,病在阴也,阴伤,故用鸡子黄养心胃之阴,百合滋肺气,下 润其燥。胃为肺母,胃安则肺气和而令行,此亦用阴和阳,无犯攻阳之戒。(《金匮方歌 括》) 高学山:百合病吐之后者,犹言因吐后而成百合病也。吐后则脾胃之阴液大伤,而 中焦神气有懒散不完之象,故见首条种种诸症也.(《高注金匮要略》) (临床应用) (1)治疗肝昏迷:王X X,男,44岁。因肝炎后肝硬变合并克鲍二 氏征,第二次出现腹水已9个月,于1970年9月4日入院。入院后经综合治疗,腹水消 退,腹围减到7l厘米。1971年工月15日因冷餐引起急性胃炎,予禁食、输液治疗。1月 21日患者性格改变,一反平日谨慎寡言而为多言,渐渐啼哭不宁,不能辨认手指数目,精 神错乱。考虑肝昏迷I度。因心电图上有U波出现,血钾3.26mmol/L,补钾后,心电 图恢复正常,血钾升到4。3mmol/L。同时用麸氨酸钠,每日23—46g,达12天之久,并 用清营开窍,清热镇静之方。患者症状无改变,清晨好转,午后狂乱,用安定剂常不效, 需耳尖放血,始能平静入眠,而精神错乱如故。考虑其舌红脉虚,神魂颠倒,乃从百合 病论治。从2月1日起加用百合鸡子黄汤,每曰工剂,每剂百合30g,鸡子黄1枚,煎服。 2月2日患者意识有明显进步,因多次输入钠盐,腹水出现,加用氨苯蝶啶每日200mg, 并继用百合鸡子黄汤。2月3日患者神志完全恢复正常,继用百合鸡子黄汤2剂后改服百 合地黄汤(百合30g、生地15g),患者病情保持稳定。1971年3月21日出院时,精神良 好,如常人行动,腹水征(一),肝功能试验基本正常。1972年6月与患者联系,情况保 持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