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诗词的平仄?

 语林27ckplcgsi 2018-04-14

格律诗词中的平仄,最简意的地说是为了增强句式的抑扬顿挫感,即音乐的韵律感;最形象地说是像一首曲子的乐谱,即音乐的音符。所以,格律诗词的平仄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一首作品是否失律即跑调的大问题。对此,话可以随便说,诗词可不能随意写(填)。因为说到大处则关系到文脉,言及小处则关系到文德。


现附《〈三上词话〉作者导读:填词失律即跑调》节选

一、按谱填词避免失律在于遵循平仄的四声规则

诗词的格律,主要指平仄。平,指平声,中古四声以上平声、下平声为平声;仄,即侧,不平,谓之仄。上去入为仄声。平仄之称,来源于四声,通俗地讲平仄就是区分语音的高低、升降和长短。问题在于平仄对句子的联系有多大呢?虽然《钦定词谱》《白香词谱》等谱书作了规范,有些字声可平可仄,对文辞无影响,但在音乐性上就影响大了。词谱中的平仄,就是吟诵起来出现


抑扬顿挫的效果,对于演唱来讲,对应的是用符号来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的乐谱,即平仄与乐谱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变化有关。比如周邦彦《一剪梅》之“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开句,第一句为仄起平收律句,谱书规定一、五字可平可仄,如果填写平声字,句式就变为拗句。从文辞上讲无甚大碍,从音乐角度讲,其调门唱腔上变化可就大了。第二句四字可平可仄,会出现两种情形:要么全平,要么全仄。故全平或全仄,


其规只管词的含义,不管词牌句子的审字定音,更谈不上韵字有阴阳平衡,字声有清浊轻重之分了。字声对曲调的影响是直接的,平上去入,去声最易发调。比如一句当中,逢去上联用之处,由去声到上声,谓之由上而下;由上声到去声,谓之由下而上,故用去上比上去更为动听,如果此处可平可仄,草草用之,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用字不当则失律。

虽然对平仄声调的界定随着朝代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平仄旨在讲究声调,它是建立在四声基础上而采用不完全


归纳法归纳出来的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在具体操作当中,如果不按谱填词,造成声调变化过于悬殊,不要说宋词是配乐的,就是今天之流行词句配乐亦有“声门适度”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不好唱不美听的效果。所以平仄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原因是“所填同一词牌之词,因宫调不同,诸如‘变宫生徵’而致不同词句,非某一乐段可以随意配词。”①究其原因,最基本的观点是词调分令、引、近、慢等,字声与乐谱是相互

一一一一一一

① 马同儒著:《三上词话·词论》卷上,中国书店,2016年,第58页。


关联的,如以笛管度词,对词调中平上去联串之处,即有“务头”的要求,以七字句为例,其第三第四第五之三字,不可用同一字音,否则不动听。至于词以现代音乐进行朗诵,或词的音乐美不应局限于平仄格律等观点,是偏离了词最初是音乐文学非案头文学这一方向。[2]

一一一一一一

[2] 中国作家网,原创栏目,2017年5月2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