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青花瓷器鉴赏

 zzm1008图书馆 2018-04-19

明代景德镇青花在元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除在珠山设置“御窑厂”外,民窑更是烟窗如云,出现了“官民竞市”的制瓷繁荣景象。

明代制瓷业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又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早期:

明初:(一)洪武、建文

(二)永乐、洪熙、宣德(黄金时期)

(三)正统、景泰、天顺(黑暗期)

中期:(四)成化、弘治、正德

晚期:(五)嘉靖、隆庆、万历

末期:(六)泰昌、天启、崇祯(也称转型期)

洪武 (1368-1401)

清蓝浦著《景德镇陶录》载:“洪武二年就镇之珠山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

青花芭蕉怪石纹执壶

万历年间绕补的《江西省大志、陶建》,汪汲《事物会原》卷二十八等文献中都有景德镇御窑厂于洪武三十五年始烧的记载。

青花锦地垂云莲纹折沿盘

目前止,传世和出土中洪武完整器青花不多,更未发现真正官窑款洪武青花,仅洪武间墓葬中出土了一些青花瓷,也未见带款器物,传世中仅见伪托款。

青花菊花四季花纹盘

洪武时期青花瓷特征

器型

器型多为碗类,少量大盘、菱口托盘、梅瓶、执壶、大罐等。洪武器型明显少于元青花,多数保留元青花浑圆厚重之遗风。但传世较少,还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此乃洪武青花之上品。

青花缠枝花卉纹托杯

青花缠枝菊纹碟

胎釉

所有器物多为印坯成型,接胎痕明显,胎体比元青花同类产品稍薄。胎为白色,或微泛灰,部分烧结不透呈黄褐色。

釉白中泛青,青中闪黄,有乳浊状,失透感,釉层肥腴。

青花缠枝莲纹碗

青花龙纹盘

青料

青花仍为进口钴料,可能由于元末明初战乱频繁,进口钴料几乎中断,剩余钴料大多为次等料,故大部分青花蓝中泛灰,少量浓艳。

青花残片

青花残片

纹饰

洪武纹饰比元代要疏朗,且纹样也少些。常见缠枝莲、折枝花卉、菊花、松竹梅、龙纹、人物等。值得一提的是,内印花外绘花是此时的典型器。

青花缠枝花卉纹罐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