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山作者说”中的一个低级错误

 风临酒把2 2018-04-19

我一直认为找《红楼梦》作者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往往费了很大的力气,可结果都经不起质疑,甚至会出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比如最近几年流行起“傅山作者说”,我早就揭示过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傅山虽然博学多才,有一些地方确实与《红楼梦》的作者相合,但还是有很多地方是合不上的,比如政治观点是对立的,《红楼梦》的作者大骂“东林党”,大骂吴梅村,支持魏忠贤,而傅山在这一点上正好相反,他曾经组团进行过流行示威,抗议魏忠贤的余党的行径,所以让他来隐写历史赞扬魏忠贤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但提出“傅山作者说”的人很不甘心,还找到了一个角度非常有意思,傅山的书法确实很不错,于是搬出来与现存的《红楼梦》钞本上的字进行对比,找出一些字来,非说笔记一样,是相同的字体,这一点太让人吃惊了,因为这意味着其中某一个钞本是曹雪芹的原笔,真的是这样吗?目前红学界公认的发现的比较早的本子是“甲戌本”、“庚辰本”和“己卯本”,“甲戌本”算是这本个本子中最早的了,第一回里提到: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这是指此本早已经不是曹雪芹写的了,而是脂砚斋后来抄写的,也就是说这上面的笔记肯定不是曹雪芹的。那会不会脂砚斋的呢?这也不可能,因为此本应该也是过录本,也就是说别人抄出来的,而且不定在此本之前有几次过录了,所以此本也应该与脂砚斋也无关,根本不是脂砚斋的字体,更不可能是曹雪芹的了,何以见得呢?这个很容易找到证据,比如在第五回惜春的曲子《虚花悟》里有这样几句: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那清淡天和。

“甲戌本”本上就是这样写的,大家想想,什么呢“那清淡天和”,这个“觅”当什么讲呢?寻找清淡天和?而且这几句应该是字数对照的,“将那三春看破”应该与“把这韶华打灭”对应,而“桃红柳绿待如何”应该与“觅那清淡天和”一句字数对应,不然读起来怪怪的,所以“觅那清淡天和”读起来让人感觉怪怪的,感觉少了一个字,这是怎么回事呢?而在其他的一些钞本里这句是这样写的:

不见那清淡天和

这样读起来就对头了,而且意思也完全能够理解了,可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呢?其实不难理解,就是抄书的人把“不见”抄成了“觅”,过去的书是竖着写的,上面是“不”,下面是“见”,如果写得太近了,自然就被看成了“觅”字!原来堂堂的“甲戌本”上也有如此可笑的错误呀,肯定是抄错的,如果此本是作者原本,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错误呢?不然为什么其他的本子上是对的呢?脂砚斋也不太可能犯这样的错误。所以“甲戌本”上的字体肯定不是曹雪芹写的。那“庚辰本”和“己卯本”会不会与曹雪芹有关系呢?实际上问题更大了,这两个本子上有很多“黛玉”的“黛”字被抄成了“代”,如果是作者写的,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所以严格来讲,我们现在看到的钞本都不定抄了多少次了,早就与原本没有了关系,所以想从其中找曹雪芹的字体纯属笑话。如果找到了就更说明傅山不是作者了,也许参与过抄写,不过也不太可能,因为傅山死得太早,1684年,这个时候《红楼梦》还没有写完。

“红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版本学”,在以前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因为需要人用眼睛一点一点地去对比不同钞本之间的区别,然后得出各种结论,这些钞本有哪些系统,有哪些分支,有的钞本中既有这个系统的差别,也有那个系统的差别,所以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的流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最早作者的本子早已经不在了,我们看到的都是过录本,所以不可能从这些本子中找作者的笔记。

现在有电脑了,这对于“版本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帮助,有位首都师范大学的专家就在这个领域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让“版本学”的研究更为方便了,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红楼梦》,必需要懂一些“版本学”的知识,不然就会犯一些非常幼稚的错误。我个人倾向于《红楼梦》的作者是根本无法找到的,而且作者也不想让人找到自己,因为《红楼梦》是一本反书,写此书是冒着风险的,自然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也许正象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如果你吃一个鸡蛋感觉不错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找到是哪只鸡下的呢?

想要购买我刚刚公布的《红楼梦》新钞本和我写的《红楼梦断三百年》,

第一种购买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