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品茶指南:期待,在一杯茶里与你结缘……

 昵称34797360 2018-04-24

引子



最美人间四月天,恰是春饮佳茗时。“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值此春茶上市之际,“晓说地理人生”策划创意并邀请暨南大学旅游学院李舟老师,一起完成了这期关于茶饮的微推,与大家一起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期待,在一杯茶里与你结缘……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绿茶

不发酵茶,中国产茶区分布最广泛的茶类,汤清叶绿,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含量高,滋味鲜爽,誉为“国饮”,产地与品种也是多姿多彩,深受茶友喜爱。

白茶

轻微发酵茶类,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分为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主产地在福建福鼎、政和等地。

黄茶

轻发酵茶类,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远安黄茶;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

青茶

亦称乌龙,半发酵茶类,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主产区在广东潮安,闽北(崇安、建瓯、建阳、水吉等)、闽南安溪县,台湾(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等地),香气高扬,有“形美、香郁、味甘”之誉。

黑茶

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口感醇和,对三高功效显著,在中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红茶

全发酵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有祁红(安徽祁门、至德及江西浮梁等);滇红(云南佛海、顺宁等);霍红(安徽六安、霍山等);苏红(江苏宜兴);越红(浙江绍兴);湖红(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川红(四川马边、宜宾、高县等);英红(产于广东英德等地);宁红工夫(江西修水);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花草茶

茶与花均为自然界之灵物之精华,搭配精妙可以产生更多美好的口感和健康的品质;如玫瑰花、菊花、茉莉花、桂花等均可入茶,且各自功效可以配搭。

谁人能解茶中奥?

一碗

喉吻润

二碗

破孤闷

三碗

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

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

肌骨清

六碗

通仙灵

七碗

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之德,令人不眠不积不失

爱茶之人,必为精行俭德之人

无由持一碗

寄与爱茶人

健康饮茶,最好不要拘于某一种茶类,要根据年龄、性别、体质、工作性质、生活环境以及季节有所选择,多茶类、多品种、多地域选择,领略各种茶品的美好。要想饮好茶,有以下三个要点:



看茶饮茶

不同品类的茶具有不同的茶性


看人饮茶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适宜饮用的茶也不尽相同。2009年4月9日,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提供体质依据。

以上只是提供参考,还是多元化饮茶比较好,没有绝对标准。



看时饮茶

四时轮回健康饮茶

每日饮茶建议:早上可饮红茶;下午饮青茶或绿茶;晚上适宜温性茶,如黑茶与普洱。 

四时饮茶建议:春饮花茶、黄茶,夏饮绿茶,秋季饮乌龙茶,冬季饮红茶、黑茶,白茶视其年限可全年选用。

年龄饮茶建议:儿童成长发育期少饮淡饮,以温性茶为主,包括黑茶和红茶等;青少年时期绿茶白茶均可选用;  中年时期以个人体质特点为选茶依据;老年时期体质衰退,宜适时、适量饮用温性茶品,如红茶或者普洱熟茶、陈年乌龙、黑茶等。

最美人间四月天,遍山茶农采茶忙

您知道一杯绿茶中需要多少茶农的辛勤付出吗?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名优绿茶之所以珍贵,部分原因是因为采摘极为细嫩,工艺要求严格。

  • 安吉白茶以鲜爽著称,一斤成品茶经估算约含有1.65万个芽头以上。

  • 西湖龙井被誉为绿茶皇后,早、嫩、勤的采摘特点保证了它鲜叶的嫩匀,经估算一斤干茶约含有2.1万个芽头以上。

  • 碧螺春的茶芽非常细嫩,一斤高等级的碧螺春干茶需要6万-7万个芽头。

细嫩的茶芽与茶农采茶佝偻身影和粗糙双手,看似浑然不搭天壤之别,在茶的世界里却又是如此天然相配。喝茶,喝的不仅是茶,更是品味制茶人一颗朴素的初心……

茶之美好,在于无穷变化

一人得神,二人得味,三人得趣

是谓以茶会友,以茶交心,以茶修道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茶,一溪云

山中无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一碗洗心茗,一瓣劫前香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诗眼倦天涯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期待,在一杯茶里与你结缘

李舟  副教授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副教授,高级茶艺技师、高级评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从事《茶文化赏析》、《茶道与茶品鉴》等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会说话的茶文化》已成为广东省级精品视频课程,愿与更多的人分享茶文化的美好。

致谢:感谢武郎中工作室的武建设医学博士提供的专业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