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肩腰痛反复发作?可能是因为呼吸不对!

 长沙7喜 2018-04-25


作为物理治疗师,我们在为患者评估时,通常会从骨骼、肌肉、关节活动度、体姿体态、步态等角度进行评估与考量。而,更有经验、能力更强的治疗师,还会从更多角度进行评估。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解析呼吸模式在疼痛处理中的应用。

在上篇中,我们会着重介绍呼吸的基本原理,即呼吸的神经控制机制、化学控制机制、生物力学机制、错误呼吸模式造成的问题。


而在下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呼吸评估中的4个要点,与6个适用于不同情形下的呼吸训练。


文章导读

1、呼吸的神经控制机制

2、呼吸的化学控制机制

3、呼吸的生物力学机制

4、呼气肌与吸气肌

5、错误呼吸模式造成的问题


呼吸的神经控制机制


一个正常的呼吸运动任务必须是经由神经系统皮质下控制的。脑干下方的延髓里的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控制着呼吸的节律性。向呼吸肌发出信号,接受来自化学感受器和肺部机械感受器的反馈。


呼吸可分为有意识的唤醒与支配动作过程以及无意识的动作过程。


正常的呼吸运动是属于无意识的动作,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高效协调的,不需要思考。只要这个系统的功能是正常的,就会无意识的运转。


当我们刻意去调节呼吸时说明呼吸是可以受意志所控制的。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动作过程。比如在吐气后马上做一个吸气的动作,这时是启动了大脑皮质所引发的吸气过程,并非无意识的自然呼吸节律。



在临床应用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激活控制呼吸的方法,会引发不同的神经反应。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控制呼吸的节律时,直接性的大脑皮质经皮质脊髓束传导,实现呼吸模式完全自主控制。间接性地控制呼吸可以利用本体感觉刺激感受器,达到呼吸中枢控制呼吸的过程。

呼吸的化学控制机制


呼吸使得我们从吸入的空气中摄取氧气,随呼出的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呼吸随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调节着身体的PH值。



在呼吸中枢里,敏感性化学接收器会记录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呼吸的动力是靠血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而非氧气的浓度调节。

 


随着人体活动量的不同,消耗的氧气以及产生的二氧化碳都会随着活动量的大小去调节。消耗的氧气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当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增加吸气与吐气肌群的呼吸神经元的活性,刺激呼吸的更快。反之,降低消耗的氧气,就更能降低二氧化碳的生成,将减少呼吸的动力。

 

呼吸的生物力学机制


根据呼吸时的强度,可以分为安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安静呼吸发生在相对静止的活动中,用力呼吸发生用力的过程中。


经由神经与化学机制刺激肌肉收缩,造成肋骨腔扩张而引发吸气。


在生物力学的角度,正常的静止的呼吸的吐气是被动的,不需要控制的。几乎不需要肌肉的收缩来帮助。呼吸是气体吸入和呼出肺部的机械性过程。


▼ 吸气时:

① 膈向下的活塞式运动来增加上下方向的直径(吸气时主动下降,呼气是被动上升);


② 胸骨上提(胸腔侧面的肋间肌收缩),通过使肋骨绕其脊柱附着转动来增加前后方向的直径;


③ 下肋打开(位于胸骨旁的肋间内肌和脊柱旁的肋提肌收缩),通过使肋骨绕其胸骨附着转动来增加左右方向的直径;


 ④当腹肌收缩腹压增加腹腔内容物对中心腱提供支持并产生阻力时,膈肌的收缩能使其下肋缘和下肋上提并展开。用力吸气肌还可以在静止时帮助补偿主要吸气肌的无力。


▼ 用力呼气时:

腹肌能将腹腔内容物向上挤压,下拉胸廓排出空气;胸横肌、肋间内肌和肋下肌均下拉胸骨减少胸腔容积

  


所以,呼吸时,通过收缩胸腔和肺部把气体送出体外。


安静呼气是一个被动过程,不需要肌肉收缩,依靠肺部、胸腔和被牵拉肌肉的回弹,类似于气球放气的过程。用力呼气(咳嗽、打喷嚏、吹蜡烛等),需要用到呼气的肌肉,例如腹肌的收缩。


 

呼吸遵循「波尔定律」:气体的体积和压力成反比。吸气时胸廓和胸腔体积扩张,横膈膜的圆顶下降,这两个因素增加了胸腔的体积,然后肺内的压力下降,气体进入肺部,类似于注射器将气体或者液体吸入空腔。



呼气肌与吸气肌


人体中呼气肌和吸气肌共20多块 ,最主要的吸气肌则是膈肌,其余辅助呼吸肌包括着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如果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过紧说明呼吸主要由这两块来代偿了)



—吸气是一个需要肌肉参与的主动过程,60-80%的吸气由膈肌完成,平静呼气是一个被动过程,主要靠肺的弹性回位完成,因此所有的呼气肌都是呼吸辅助肌。


—膈肌如果出现损伤或力量变弱,其吸气功能就会变低,容易引起一系列别的代偿。(附着在锁骨上的胸锁乳突肌、附着在肋骨上方的斜角肌、和附着在肋骨里面的肋间外肌以及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 膈肌的解剖学结构

呼吸最主要的一块肌肉就是膈肌(横膈膜),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是肋骨横隔、中心韧带横隔膜脚。肋骨横隔是连接到肋骨边缘与中心韧带,而横隔膜脚则是连接中心韧带与腰椎椎体。

     

肌肉分为前方的胸骨部(剑突后面),外侧的肋骨部(第7-12肋和肋软骨内面)和后方的腰椎部(两条肌脚附着于L1-3椎体,L2横突),双侧腰椎部还附着于两条弓状韧带(一条从脊椎跨越到横突,另一条从横突延伸到第十二肋),弓状韧带还在后方为腰大肌和腰方肌提供通路。

 

膈上有主动脉、腔静脉和食管穿过。膈肌受膈神经支配(C345)。


错误的呼吸模式造成的问题


综上所述,人体大约有20块主动肌和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这些肌肉几乎都发挥着稳定姿态的作用,其中膈肌、肋间肌、斜角肌、腹横肌、盆底肌和脊柱深层肌在维持呼吸和稳定脊柱方面尤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旦呼吸模式出现问题,其他动作模式都会受到影响。错误的呼吸可能以多种方式造成腰部功能障碍。


膈肌、腹横肌、盆底肌肉、深部脊柱固有肌共同协调作用,如果其中之一功能障碍就会影响其他肌肉,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脊柱的稳定性。当膈肌受到抑制时,正常的肋骨运动就会改变甚至失去,即丧失稳定腰部的核心肌肉。


错误的呼吸机制还可能会导致反复的中胸部疼痛,这是因为缺乏正常的肋骨运动的活动效果。下肋部桶柄运动以及促进脊柱健康运动和循环的轻柔按摩效果的缺失,反过来影响整个胸腰椎脊柱。



浅呼吸导致呼气减少和胸廓活动范围降低。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通常在T4-6水平发现活动范围受限。如果错误的模式变成慢性,增加的后凸可能成为固定的胸椎后凸。接下来,将导致头向前或肩前耸姿势。‘’


所以所有慢性肌骨疼痛患者,尤其是前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慢性肌骨疼痛患者,其实都与呼吸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从呼吸化学控制机制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存在固有作用,即维持机体酸基础平衡。如果屏住呼吸,血液、整个机体开始变得更酸。如果呼吸超过机体需要,机体开始变碱。酸/基础平衡的轻微变化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肌肉功能,疼痛、感知及情绪易变性均有巨大的影响。  

   


通过增加/减少呼吸来补偿机体的PH值变化,如酮症酸中毒。现在非常流行的饮食促进了高蛋白/低糖类的摄入,其不良反应就是增加了机体的酸状态,将会促进更深更快的呼吸。


Leon Chaitow描述健康的影响会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见于至少大多数与慢性疲劳及焦虑的因素相关的人群中,并且所有人都有疼痛的发作及恐惧行为,他们中许多人也有多种骨骼肌肉症状。”


根据Leon Chaitow指出,习惯性的慢性过度呼吸(通气过度)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碱中毒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因为周围神经触发阈值降低,肌肉紧张度增加,肌肉痉挛,脊柱反射,明显升高的疼痛觉,光及声音导致焦虑发作及惊恐行为。这种模式复制慢性疼痛状况的情节不一致,也可能导致情绪的易变性。


呼吸是康复的基础


曾有人提出“只有呼吸正常化,康复才有可能”。总而言之,一个人的呼吸往往可以反应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正常的呼吸力学是脊柱稳定及良好健康的关键。




关注   康复医学网   微信号: 
cnkfyx 
合作/投稿/打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