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大同县南坡旧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

 RK588 2018-04-26

2016年4月22日至6月22日,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泥河湾盆地山西区域(或称大同盆地、桑干河盆地)进行了调查与试掘,共发现旧石器地点60余处。其中南坡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石制品较为丰富,石器工业特征较为鲜明。南坡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部山西大同县瓜园乡南坡村东南约1400米处的桑干河北岸(图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5′04.1″、北纬39°56′34.3″,海拔高程为998米。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广义的“泥河湾盆地”包括山西北部的大同盆地,河北西部的阳原盆地、蔚县盆地以及北京的延怀盆地。大同盆地占据广义“泥河湾盆地”的大部分区域,南坡遗址位于盆地东端。此区域是六棱山与丰捻山之间的山间盆地,盆地中部为沿断层下降的堆积平原,桑干河自西向东贯穿其中。本地区第四纪地层以早更新世泥河湾组为主,出露于大同东部的桑干河两岸。桑干河南岸和北岸地层相似,但北岸下降而南岸上升,致使两岸地层无法相接,从而形成北岸较陡直且坍塌严重而南岸相对较平缓的地貌。


南坡遗址位于堆积平原中桑干河北岸、二级基座阶地风成堆积中,其基座为早更新世的泥河湾组。遗址所在地经河水的长期冲刷而坍塌严重。我们在即将塌落区域开1米×1米的探方2个,试掘面积共2平方米。现将此次试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地层堆积


遗址地势较平坦,从塌落区域地层剖面看,其地层堆积可分八层(图二)


第1层:耕土层,厚0.25~0.3米。出土汉代和辽金时期陶片、瓷片及动物化石。

第2层:浅灰黄色砂质黏土层,厚0.4米。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

第3层:灰白色砂质黏土层,厚0.1米。

第4层:浅棕黄色砂质黏土层,厚0.2米。

第5层:浅黄色砂质黏土层,厚0.5米。

第6层:灰褐色淤泥层,厚6.5米。

第7层:浅黄色粉砂层,厚0.95米。

第8层:灰绿色粉砂质黏土层,厚25米。上部0.25米厚为灰绿色粉砂层,内含大量质地坚硬的螺壳。


图二  遗址地层堆积

1.耕土层  2.浅灰黄色砂质黏土层  3.灰白色砂质黏土层  4.浅棕黄色砂质黏土层  5.浅黄色砂质黏土层  6.灰褐色淤泥层  7.浅黄色粉砂层  8.灰绿色粉砂质黏土层


二、出土遗物


(一)动物化石

共发现7件,总重1800克。石化程度较高,有轻微磨蚀和风化,保存相对较好。其中蚌片2件,1件疑似有穿孔痕迹。其余为哺乳动物肢骨化石。2件肢骨化石(NP∶123、NP∶126)个体较大,石化程度较高,保存较完整,可鉴定种属为犀牛。其余动物化石多为小片状和小块状,完整部位较少,种属不辨。


(二)石制品

本次试掘共出土石制品119件,有石核、石片、断片(块)、细石核、细石叶和石器。其中石核2件,占石制品总数的1.7%;石片62件,占石制品总数的52.1%;断片(块)28件,占石制品总数的23.5%;细石核3件,占石制品总数的2.5%;细石叶2件,占石制品总数的1.7%;石器22件,占石制品总数的18.4%(表一)


表一  石制品分类统计表


1.石核  2件,分别为单台面石核和双台面石核。


单台面石核  1件(NP∶33)。浅砖红色泥岩。以断块为毛坯,节理面为台面剥片,沿台面周边打片。台面角为69度。至少打片数为1片。长24.32、宽27.96、高18.12毫米,重10.7克(图三,2)


图三出土石核

1.双台面石核(NP∶31)2.单台面石核(NP∶33)


双台面石核  1件(NP∶31)。灰褐色石英。以断块为毛坯,片疤面为台面剥片,有两个台面,台面角为69~98度。至少剥片数为6片。长33.58、宽56.82、厚41.44毫米,重90.5克(图三,1;图四;图五)


图四  双台面石核正面(NP∶31)

图五  双台面石核背面(NP∶31)


2.石片  共62件,其中完整石片52件、其他石片10件。


完整石片  52件。均为锤击石片。以人工台面、背面者为主。石片长7~29.42、平均长13.31毫米,宽6.22~22、平均宽11.39毫米,厚0.92~10.2、平均厚3.35毫米,重0.1~5、平均重1.49克。石片台面类型包括8件自然台面和44件人工台面,石片背面类型包括3件自然背面、12件自然或人工背面和37件人工背面。NP∶53,黄色半透明玛瑙。台面形状呈倒弓形。石片角为81度,台面角为102度。石片背面片疤方向Ⅰ1(从上到下)。长12.46、宽18.13、厚5.84毫米,重1.1克。NP∶57,白色半透明玛瑙。台面形状呈正扇形,左边刃为凹刃,且分布有小型片疤。石片角为79度,台面角为101度。背面片疤方向Ⅲ1(从下往上)。长11、宽15.24、厚3.58毫米,重0.6克(图六)

 

图六石片(NP∶57)


其他石片  10件,有左裂片、近端和中段各1件,远端7件。NP∶38,灰白色石英岩。左裂片,左边缘薄锐,其上分布有小疤。台面形状为四边形,石片角为109度,台面角为80度。石片背面片疤方向Ⅳ1(从右往左)。长28.2、宽14.22、厚10.2毫米,重5克。NP∶98,白色半透明玛瑙。远端,台面缺失。背面片疤方向Ⅰ3与Ⅲ1对向。长6.66、宽8.94、厚0.98毫米,重0.3克。


3.断片 (块)28件。长6.66~37.2、平均长15.92毫米,宽4.44~33.34、平均宽11.67毫米,厚0.98~21、平均厚5.29毫米,重0.1~22.6、平均重6.32克。


4.细石核  3件,均为船形石核,其中2件为初期剥片阶段,1件为石核毛坯。NP∶48,白色玛瑙。石核毛坯,节理断块为毛坯,节理面为台面剥片。有一个台面。两侧面正向修整,底端为刃状,有向左侧修整的痕迹,后端为片疤面,截面呈三角形。高12.08、宽11、厚17毫米,重2.1克(图七,1;图八;图九)。NP∶30,灰色夹黄条带燧石。节理断块为毛坯,节理面为台面剥片。有一个台面,台面角为47度。以节理面为台面向两侧边修整,底端为刃状,有一片向右侧边的修理片疤,后端为砾石面。剥片数至少有1片。高8.84、宽10.72、厚18.54毫米,剥片面长10.56、宽10.22毫米,重1.8克(图七,2;图一〇)。NP∶19,深灰褐色燧石。以石片为毛坯,片疤面为台面剥片。有一个台面,经修整,台面角为70度。两侧面正向修整,底端为刃状,有向两侧边修整的痕迹。剥片数至少有2片。高9、宽8.8、厚16.72毫米,剥片面长8.14、宽6.06毫米,重1.2克(图七,3)


图七  石器

1~3.细石核(NP∶48、NP∶30、NP∶19)4、5.细石叶(NP∶21、NP∶22)


图八  细石核正面(NP∶48)


图九  细石核背面(NP∶48)


图一〇  细石核(NP∶30)


5.细石叶  2件,有完整的细石叶和近端各1件。NP∶21,深棕红色燧石。完整细石叶,鸡冠状,为细石核修脊剥片的第一片。台面形状为尖状,石片角为90度,台面角为43度。背面片疤方向Ⅱ4与Ⅳ3对向(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对向)。长27.36、宽7.66、厚4.32毫米,重0.7克(图七,4;图一一;图一二)。NP∶22,白色透明玛瑙。近端,两边边缘薄锐,其上分布有小疤。台面呈倒扇形,石片角为92度,台面角为94度。背面片疤方向Ⅱ2。残长14.5、宽6.84、厚1.6毫米,重0.3克(图七,5)


图一一  细石叶腹面(NP∶21)

图一二  细石叶背面(NP∶21)


6.石器  22件,有刮削器10件、端刮器8件、尖状器1件、雕刻器2件、镞1件。


刮削器  10件,有单边刃刮削器8件、不相邻两边刃刮削器2件。4件以锤击石片为毛坯,6件以断片(块)为毛坯。长10.68~41.54、宽10~33.44、厚1.92~22.38毫米,重0.3~32.2克;平均长20.41、宽18.13、厚6.61毫米,平均重5.68克。单边刃刮削器中,以石片为毛坯的有3件,以断片为毛坯的有5件。均为单向加工,以反向加工为主。边刃形状有直刃4件、凸刃1件、凹刃3件。NP∶2,深黄色燧石。以Ⅰ2-3型石片为毛坯,石片右边反向加工,左边有崩落的小片疤,加工宽9.42、深1.12、厚1.1毫米,刃角为36度。刃缘形态准平齐,边刃为凹刃,截面呈三角形,片疤为普通状。长21.92、宽18.08、厚5.98毫米,重2.2克(图一三,6)。NP∶29,灰白色燧石。以石片为毛坯,右边正向加工,加工宽14.18、深1.54、厚1.38毫米,刃角为52度。刃缘形态准平齐,边刃为凸刃,截面呈三角形,片疤为普通状。长25、宽16.22、厚5.48毫米,重2.1克(图一四)。NP∶40,红黄色燧石。以Ⅱ2-2型石片为毛坯,两侧边正向加工,加工宽24.32~24.54、深1.78~5.48、厚2.34~5.22毫米,刃角为53~61度。刃缘形态准平齐,边刃为凸、凹刃,截面呈四边形,片疤为叠鳞状。长26、宽28.14、厚11毫米,重10克(图一三,7;图一五)


图一三  石器

1.端刮器(NP∶25)2、4.雕刻器(NP∶20、49)3.尖状器(NP∶69)5.镞(NP∶77)6、7.刮削器(NP∶2、NP∶40)


图一四  刮削器(NP∶29)


图一五  刮削器(NP∶40)


端刮器  8件,其中4件为残件,石片毛坯1件、断片毛坯7件。长7~32.46、宽7.18~31.24、厚2.5~10.06毫米,重0.3~11.3克;平均长15.05、宽14.33、厚5.17毫米,平均重3.08克。加工方向以正向为主,其次为两面加工。NP∶25,黄色透明玛瑙。石片毛坯,左、右两边及远端两面加工,刃缘平整,加工宽13.54~15.35、深5.12、厚4.06毫米,刃角为65度。两侧边为两面加工修整,形成端刃。远端刃为主要刃缘,边刃形状为凸、直、凸刃,刃缘平齐,轮廓圆弧,截面呈三角形,片疤为叠鳞状。长17.2、宽15.14、厚6.44毫米,重2克(图一三,1;图一六;图一七)。NP∶27,黄色半透明玛瑙。断片毛坯,应为修整端刃刃缘时沿石片节理断掉一块,背面保留有35%的砾石面。一端正向加工,加工刃缘平整,加工宽7.72~11.04、深1.78、厚1.38毫米,刃角为45度。断片一侧边有加工痕迹,加工深1.88、宽10.34、厚1.42毫米,刃角为46度。刃缘平齐,轮廓圆弧,截面呈四角形,片疤为普通状。长14.5、宽9.08、厚2.5毫米,重1克(图一八)


图一六  端刮器正面(NP∶25)


图一七  端刮器背面(NP∶25)


图一八  端刮器(NP∶27)


雕刻器  2件,分别为角雕和鸟喙形。以断片为毛坯,加工方向为正向。NP∶20,灰黄色燧石。角雕。加工位置在一侧边,加工深4、宽12.46、厚3.34毫米,边刃角为80度。边缘轮廓为直刃,截面呈三角形,片疤结构为普通状。刃缘为直刃,刃角为56度,剥片数为1片。长19.56、宽12.76、厚7.42毫米,重1.6克(图一三,2;图一九)。NP∶49,灰色燧石。鸟喙形。加工位置为左、右边,加工深2.66、宽9.42~10、厚3.12毫米,边刃角为67度。边缘轮廓为直刃,截面呈梯形,片疤结构为普通状。刃缘为直刃,刃角为61度,剥片数为1片。长13.2、宽12.36、厚5.8毫米,重1.5克(图一三,4)


尖状器  1件(NP∶69)。白色半透明玛瑙。以断片为毛坯,角尖形,在相邻两侧边加工,加工方向为错向,形成一个凸出的尖刃,加工深1.58、宽3.44~7.08、厚1.18毫米。边缘轮廓为直、凸刃,刃缘平齐,截面呈三角形,片疤结构为普通状。尖刃角为38度,尖面角为59度,边刃角为51~70度。长19.24、宽7、厚4.12毫米,重0.6克(图一三,3;图二


图一九  雕刻器(NP∶20)


图二〇  尖状器(NP∶69)


镞  1件(NP∶77)。白色半透明玛瑙。以断片为毛坯,仅存尖部,在左、右边加工,均为两面加工,形成一个凸出的尖刃,加工深2.24、宽8.14~12.78、厚1.2毫米。边缘轮廓为直刃,刃缘平齐,截面呈菱形,片疤结构为普通状。尖刃角为30度,尖面角为72度,边刃角为35度。残长11.28、残宽11.64、厚2.36毫米,重0.4克(图一三,5;图二一)


图二一  石镞(NP∶77)


三、结语


(一)石器工业特征


南坡遗址的石制品原料以玛瑙为主,占石制品总数的62.2%;其余依次为石英、燧石、泥岩、石英岩、水晶,占比分别为14.3%、13.4%、6.7%、2.5%、0.8%。石制品大小多在20毫米以内,即以微型为主,占石制品总数的83.2%。重量小于1克的器物较多,占石制品总数的68.1%。


从石核和石片的形制看,均为锤击法打制。石片以人工台面为主,人工台面、人工背面的石片最多,反映出当时为获取更多的石片,已经开始石核的预制。背面片疤方向以多向多片疤为主,说明石核剥片率较高,转向剥片行为成熟,在一个台面上连续剥片较多。


石器类型有刮削器、端刮器、雕刻器、尖状器、镞,以刮削器为主,端刮器次之,是典型的与“细石器文化”共存的器物组合,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的活动内容较为丰富,社会经济模式仍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石器加工方法为锤击法和压制法。加工方向以单向加工为主,有少量两面加工。刃缘以单刃为主,边刃形状以直刃为主,凹刃次之,刃角在28~85度之间。


根据石制品的磨蚀、风化程度以及产状分析,此遗址应为原地埋藏。从周围环境来看,遗址靠近桑干河,水源充足,其所在的二级阶地地势相对较高,上部平坦、开阔,适合人类活动。遗址中还发现有少量的动物化石,反映出当地狩猎取食活动的一些情况。通过对石制工业特征和动物化石的分析,推测遗址在当时应为石器加工和狩猎的场所。


(二)与周边遗址的关系


通过对晋北地区以及河北阳原地区考古资料的统计,可将晚更新世晚期的遗址分为两个文化系统,即以峙峪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的“小石器文化”和以虎头梁为代表的“细石器文化”。属于“小石器文化”的典型遗址有峙峪、张家山、杜庄、西白马营、梅沟和苇地坡等,属于“细石器文化”的典型遗址有山自造、尉家小堡、南磨、二道梁、油房、虎头梁、于家沟、马鞍山等。根据石制品特征,南坡遗址可归入“细石器文化”。


遗址中出土的细石核为船形石核,且底缘经过修整。其与油房遗址、二道梁遗址、于家沟遗址第3B层、马鞍山遗址等出土的石制品相似:(1)细石核类型与制作工艺相似;(2)普遍采用较为优质的石料;(3)个体较小,类型相同;(4)剥片方法为锤击法,未见砸击产品;(5)工具类型、组合为典型的“细石器文化”,包括刮削器、端刮器、尖状器、雕刻器、镞,且以刮削器为主;(6)加工方法为锤击法,偶用压制法,加工方向大都为单面正向加工,两面压剥技术出现。


(三)年代分析


南坡遗址位于桑干河二级基座阶地的前缘,文化层为浅灰黄色砂质黏土层,地质年代应为晚更新世。从细石核类型及工具组合看,此遗址应晚于峙峪、油房、二道梁遗址而早于虎头梁、尉家小堡、瓜地梁遗址,大致与于家沟、马鞍山遗址的年代相当,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


泥河湾盆地西部大部分位于山西省,近年来有关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较少。本次调查和试掘工作的收获,补充了山西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材料,进一步增强了“大泥河湾”旧石器时代考古框架的完整性,为这一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开启了新局面。


附记:本项目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5BKG001)、山西省文物局的资助。参加本次发掘工作的主要有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部分研究生,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张志忠、靖晓亭,阳原县文物管理所成胜泉等。本文插图由于洋春子、尤昱丹绘制,照片由姬凌飞、李饰言拍摄。大同县文化局对本次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执笔者:李君  石晓润  李树云  靖晓亭

(发掘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文章来源:《考古》2018年第2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