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在甲状腺癌监测中的应用

 Wdjljjfj 2018-04-28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检测工具灵敏度的增加,超声已成为国内外甲状腺癌检查和术后监测的重要方法,4 月 22 日,在厦门举办的第十一届默克中国论坛——甲状腺糖尿病年度峰会甲状腺分会场上,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 Susan Mandel 教授分享了超声在甲状腺癌监测中的应用


图 1  Susan Mandel 教授


一「夫」当关 —— 超声对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监测


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大部分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临床上根据甲状腺癌术中能否触及肿大淋巴结而决定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但实际应用中有时清扫了未发生转移的淋巴结,漏扫了转移的淋巴结,导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影响预后。因此,甲状腺癌术前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并在术中进行清扫,对提高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超声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检查的临床检测方法,在检测淋巴结时,还能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图 2  大会主席:赵文新教授、刘绍严教授


术前超声——让淋巴结转移无处遁形


2015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推荐:对所有经细胞学或分子检测发现的恶性或可疑恶性肿瘤患者,推荐在行甲状腺切除术前对颈部(特别是侧颈室)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需对淋巴结的边缘、内部回声、血流情况及大小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超声检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对判断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指导意义。


超声诊断有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主要特征为:淋巴结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低、形态不规则等。转移性淋巴结还具有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的特点,但不同病理分型表现出的超声图像特征亦不同。


图 3  淋巴结转移超声图


如果影响疾病管理,对短径≥8~10 mm 的可疑淋巴结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 简称 FNA),以明确其良恶性。研究显示,约 20% 的患者可通过术前超声检测出非触诊可及的侧区淋巴结异常,从而改变手术方式。


术后监护——复发监测早知道


2015 ATA 指南推荐:对通过解剖超声定位发现的中央区淋巴结短径8 mm 和侧区淋巴结短径10 mm 的患者,一经活检证实病灶仍持续存在或复发,应在既往手术的区域行治疗性中央区和/或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并保留未受影响的重要结构。对短径﹤8~10 mm 的可疑淋巴结可不行活检,继续随访,当淋巴结生长或威胁重要结构时,可考虑 FNA 或其他干预。


甲状腺癌复发通常是由残留病灶引发的,而甲状腺床、颈部淋巴结远处转移导致的复发非常少见。2015 ATA 指南推荐术后 6~12 个月内进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和超声检查,以监测甲状腺癌是否复发。但超声检查的结果可能产生假阳性,Rosario 发现超声检查检出的复发率超出随访 2 倍以上。


图 4  现场盛况


超声产生假阳性的原因包括:

1. 无法看到深部淋巴结或淋巴结被浅表组织覆盖;

2. 正常结构(如食管、肌肉、甲状旁腺、未消融患者的残余甲状腺)被误认为病变;

3. 对术后改变(如疤痕组织、缝合肉芽肿、外科小夹钳、神经炎、低度炎性病变)导致误解。


超声发现异常淋巴结时究竟应进行监控还是选择手术?美国甲状腺外科委员会对此给出了回答(见表 1)


表 1 积极监控和手术的适应症


小结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且超声为无创检查,操作简单,可重复性检测,对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会议精彩瞬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