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是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最难调理的,千风易尽一湿难除,说的就是湿气。 湿遇风在皮肤就会形成皮肤病瘙痒,痰湿在头就是血栓,痰湿在心就是心脏病,寒湿在关节就是关节炎,湿热在肛门就是湿疹,在足部就是脚气等等。 脾主运化,指运化水液,参与肌体水液的代谢。湿气主要因脾虚造成脾虚又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气虚表现为,不思饮食,腹胀,没精神,身体消瘦,容易肥胖,身体浮肿,表现在舌苔多为淡白。脾阳虚,表现在腹痛、便溏、四肢怕冷,面色无华,皮肤发黄,小便短少清白等等。 湿又分为外湿。外湿多于环境有关系,比如淋雨了,洗头之后不及时吹干,工作在长期潮湿之地,在浴池拔罐等。外湿伤人多由体表肌肤而入,浅则侵犯皮肉筋脉、关节,深则伤及脏腑。 内湿,多因饮食不节造成,尤其夏天千万不要吃食冷饮喝冰镇啤酒,试想体内温度37度,冷食0度左右,进入胃部就需要用热能温化,最是耗费阳热,胃与脾互为表里,久而久之,脾胃受损,再加肾阳不足,滞留在胃形成胃病,在肠内形成肠炎。 少食甘腻食物,主要是大鱼大肉等荤腻食物,否则会加重脾的运化功能,脾气不足,就会将甘腻之物,滞留在经脉,造成血管沉积,形成垃圾。 人体三大排毒通道大便、小便、汗液,所以平时要适当运动,加快体内湿气的代谢。 食疗,薏苡仁、赤小豆,加大枣、茯苓、芡实、扁豆,选其中几样适量,熬汤代茶饮,或者加黑米煮粥。肛门湿疹、脚气、白带异常者加黄柏。注意,薏苡仁赤小豆先文火炒熟再用,很多人吃着效果不明显,就是因为没有炒的缘故。 穴位按摩。首选丰隆穴, 注:夏季是最好排湿祛邪毒的季节,最简单方法就是喝点姜汤。 |
|
来自: 果果w65k9gp8te >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