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静专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窗》教学实录与点评

 深思的草甸 2018-05-04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窗》教学实录与点评

曹静/执教    段岩霞/点评   于保东/总评

【教学设想】

微型小说《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的课文。小说通过描写发生在两位病人之间的故事,在利已与利人、生存和死亡矛盾冲突中,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批判了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意味深远,发人深省 。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从两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以形式的探究带动内容的探究。

这篇文章留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结尾。欧·亨利式结尾的运用,使小说在极短的篇幅内形成巨大的张力,瞬间触动读者的心灵。教学设计从结尾直接切入,以“你对这个结尾是否感到意外”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回溯课文,仔细揣摩人物形象,并探究主旨。这样设计,以对“欧·亨利式结尾”的探究,带动对小说人物形象和主旨的探究。


二是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从矛盾之处发现思想内涵。

人物在矛盾处方能显出本色,教师引导学生贴近语言,贴近文本,去找寻“碧波深处”的“珍奇”。文中最惊心动魄的就是生命攸关的那个夜晚。不靠窗病人反常的举动,与读者的美好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靠窗的病人那栩栩如生的描述,与结尾“光秃秃的一堵墙”也形成强烈的反差。教师引导学生由这些矛盾之处入手,深究人物性格,感受人物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窗的图片)

师:很显然,图片上是一间安静整洁的教室,白色的窗纱,朦胧了外面的风景。考考大家的想象力,窗外会有怎样的风景?

PPT显示】

生:窗外一定有同学在尽情玩耍,可能在打篮球,或者踢足球。

师:你肯定是个爱运动的孩子。

生:外面可能有山,有人工湖,就像我们的校园一样美。

师:校园就是这样美,有山有水。

生:可能会有一个池塘,里面游动着活泼的鱼儿。

师:你就像拿着摄像机,把镜头聚焦在了小小的池塘里。“鱼戏莲叶间”,让人不禁畅想夏日的风景。

师:同学们想象力很丰富。请大家思考:面对同一张图片,为什么同学们想象的风景各不相同?

生: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想象的风景不一样。

生: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心中的风景也不同。

师:心中有什么,窗外就可能有什么,风景是在人心中的。

【插评】小说的阅读价值在于它用虚拟的方式丰富人生体验。曹老师用精心设计的想象活动导入本课,不仅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下一环节的生成做好了铺垫。

二、感知《窗》的情节

师:今天我们就来阅读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的小说《窗》。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提示:人物,事件,因果。

(学生阅读《窗》,教师给的阅读材料上把结尾删掉了,为后面补写结尾做准备。)

生:一个病人因为嫉妒另一个病人能够看到窗外的风景,所以在他发病的时候没有救他,后来这个病人死去了。

师:你的概括里用上了“因为”、“所以”,就把这两件事的因果关系说清楚了。不过这两个病人,我们能不能用具体的称呼来分清他们?他们的区别在于什么? 

生: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靠窗。一个称作“靠窗的病人”,另一个就是“不靠窗的病人”。

师:这样讲,就比较清楚了。谁能概括得更简洁一点?

生:不靠窗的病人嫉妒病友能够看到窗外的风景,因此在病友危急时刻而见死不救。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既全面又简洁。

【插评】曹老师特意提醒学生概括情节时要讲清因果关系,这个小提示体现了小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故事和情节是有区别的,讲故事只需把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讲清楚就可以了,但概括情节则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清楚。而这个因果关系恰好是“这一篇小说”的阅读关键。

三、探究《窗》的结尾

(一)补出结尾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这篇小说似乎没有写完。同学们的感觉是对的,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补上这个结尾,并说明理由。

 

PPT显示】

 

生:他惊呆了,茫然地看着窗外,又茫然地躺下。不久他去世了,留下了最后一句话:“以前明明不是这样的。”原来窗外是一片废墟。

生:他发现公园里没有多少人,一切只不过是他的同伴想象出来的。

生:他开始怀念每天那两个小时的时光了。

师:老师先不做评价,我们来看看原文的结尾。

PPT显示】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请朗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个词要读好?

生:“只是”。

师:为什么?

生:这说明窗外只有一堵墙,没有别的东西。

师:没有什么呢?

生:没有公园,没有湖水,没有牡丹花和金盏草。

生:没有孩子和情侣,更没有扣人心弦的网球赛。

师:而这一切,病友曾经多次栩栩如生地描绘过,不靠窗的病人对此显然深信不疑。可是他只看到了什么?

生: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你有没有留意到,这句话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而不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你能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吗?

生:作者把“光秃秃”提前了,给人更加荒芜、凄凉的感觉。

生:不靠窗病人的希望被彻底打碎了。

师:这句话,我们怎样读出作者的心思?

(学生朗读,重读“只是”“光秃秃”两个词语。)

师:大家听出了不靠窗病人怎样的心情?

生:曾经满怀希望,可是现实却给他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失望、落寞此刻一定弥漫在他心里。

【插评】抓住“光秃秃的一堵墙”和“一堵光秃秃的墙”的细微差别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匠心,文本解读与教学可谓细致到位,语文的妙处就蕴含在这样的细腻之处。纵观整堂课,曹老师始终紧贴文本的语言和学生的体验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中咂摸品味出自己的东西。

 

(二)探究结尾

师:你对这个结尾是否感到意外?为什么?

(学生默读全文,并作圈点勾画,小组内交流,最后班内分享发现。)

师:这个结尾,和谁预想的比较接近,和谁预想的角度不同呢?(学生分别举手示意老师)我们先请感到“意外”的同学谈谈理由吧。

生:我觉得这个结尾很意外。文章写道“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可结尾却写道“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个反差太强烈了!

生:我也觉得很意外。第⑤段写“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从这句话,我感觉窗外的美景很真实。

师:如果不是真实的,那描述起来可能很难达到栩栩如生的程度。

生:可是他明明说了假话啊。把光秃秃的一堵墙,硬说成是美丽的风景。

生:我觉得这说明他很乐观,凡事看得开。开头写道“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种情况下,他还能讲述快乐的故事,描绘美丽的风景,如果不乐观,他是做不到这些的。

生:我认为他很善良,他看到真相后,宁可独自忍受孤独,也要让病友感到快乐。

师:你心思细腻,你感受到了他的善良,更体会到了他的孤独。

师:我们对刚才的讨论做个小结。这是一个善良、热情、乐观的人,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他心中的风景才那么美丽。所以,这个结尾让很多同学感到意外。当然,也有很多同学不感到意外,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插评】在讨论伊始,曹老师的选择疑问句“你对这个结尾是否感到意外?”,就巧妙地为后面的环节进行了铺垫。课堂讨论热烈而有序,教师驾驭课堂也轻松自如。

生:我不感到意外。第⑨段里写“他纹丝不动地看着”,当时他的病友情况十分危急,他仍然这样冷漠。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病友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

生:(朗读)“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

师:看来靠窗的病人生命危急。按照常理,不靠窗的病人应该怎样做?

生:他本应该帮助病友按响电铃,护士就会很快赶来。这样,也许病友就能得救,第二天他们就能继续享受两个小时的快乐光阴。

师:可是,“他却纹丝不动地看着”,你从这里能读出不靠窗的病人怎样的心理?

生:非常嫉妒。

【板书】嫉妒

师:“非常嫉妒”,我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恨。

【板书】

师:我们常说“羡慕、嫉妒、恨”。文章里哪句话直接表达了“恨”?

生:第⑥段:“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成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师:你能读出这不同的感觉吗?

生: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加点字,学生做重读处理)

师:还有没有比这句话表达的情感更强烈的语句?

生:第⑨段:“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师:哪个词最能读出“恨”的感觉?

生:凭什么!

师:我们齐读这句话。(学生齐读,重读“凭什么”。)

PPT显示】

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口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学生朗读体会。)

师:不靠窗的病人内心充满了恨。这种恨,是一开始就有的吗?

生:最初只是羡慕。

【板书】羡慕

师:再往前推呢?

生:靠窗的病人曾经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同伴“栩栩如生”的描述。

【板书】享受

师:再往前读,两人相处得如何? 

生:他们曾经相处得很融洽,“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师:“几个小时”!两人如此投缘,为什么?

生:因为两人同病相怜,“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

生:因为他们都很孤独。小说里写道:“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师:“孤独”,你体会得深刻,也就是说他们相处得不是一般地融洽,甚至情感上彼此依赖。

【板书】融洽

师:我们从头梳理一下两人的相处,由关系融洽,到享受,到羡慕,到嫉妒,直至恨。到结尾,不靠窗的病人本应看到美丽的风景(师板书:美丽的风景),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请一位同学帮老师完成板书。

生:(生板书:光秃秃的一堵墙)他没有看到美丽的风景,而是看到了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谢谢你! 

【插评】曹老师让学生表述自己对小说的这个结尾是否感到意外,并强调“从文章的词语、句子中找出根据来”,有效避免了脱离文本、脱离语境的“空对空”的分析。并且由结尾的探究带动起全篇的阅读,再以全篇解局部,让学生浸润在文本中,真切体会到了本文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妙处。

(三)理解题目

师:本文写的就是两位病人与窗的故事。我们思考一下题目的含义或作用。

PPT显示】

小说为什么以“窗”为题?

生:“窗”是本文的线索。

生:心中有什么,窗外就可能有什么。这句话反过来说 ,窗外有什么,就能折射出心里有什么。

生:靠窗的病人善良、热情、乐观,他把光秃秃的一堵墙变成了美丽的风景,而不靠窗的病人内心自私冷漠,就把那美丽的风景变成了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文中的“窗”是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一语双关,既是病房的窗口,也是心灵的窗口,由此可以展现两位病人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

 

(四)介绍欧·亨利式结尾

PPT显示】

师:“欧·亨利式结尾”,在短篇小说中能够瞬间形成一种张力,触动读者的心灵。

【插评】曹老师先是删掉结尾,再补出结尾,探究结尾,最后揭示介绍这种结尾的妙处,这种创造性使用文本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一来抓住了“这一篇小说”文本的特性,设置教学悬念,教出了其独有的味道;二来这有效扩充了学生自己阅读小说的时间和过程,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小说里,在比较、朗读、品味中充分体会、感受和移情,获得对文中人物的行为、心理变化以及作者表现艺术的独特感悟。

(五)续写结尾

PPT显示】

你能不能续写结尾?

(学生写作。)

生:他心中充满了恨,恨那位病友为什么没有告诉他真相,他带着恨离开了人世。

生:他开始想念,想念和病友相处的每一分钟,他渐渐变得落寞,最终悄然离世。

生:他后悔了,后悔靠窗的为什么不是他,不是他来讲那些美妙的故事,后悔没有去挽救病友的生命。

生:他没有看到风景,于是慢慢地躺了下来,带着眼泪离开了这人世。

师:是什么样的眼泪?

生:是忏悔的眼泪。

师:你用善良的心,去揣摩他的心理。

生:他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但是他没有去摁响电铃。

师:为什么?

生:他觉得自己不该再活在人世间。

师:你的设想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

生:他躺下,又挣扎着坐起来,他宁可相信病友的描述,也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一切。

师:他仍然愿意生活在美丽的谎言里。

生:他其实是一个富翁,每日的辗转反侧,一半为了那个靠窗的位置,一半为了自己的财产无人继承。他决定了,拿出钱来在窗外建一座真正的公园,有湖水,有草地,还有网球场。他要让后来的病人能看到真正的美景,以此来纪念那位善良的病友。

生:这位病人在医生的救治下终于痊愈。他出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光秃秃的墙刷上希望的颜色。所有的故事都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结局。

师:说得真好!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以自己的善意,来揣摩这位见死不救的病人。同时,我也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续写的结尾多数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其实,像这样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还有很多。老师为大家推荐几篇,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阅读。

【插评】续写是对原作品的再认识和再创作,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和表达能力的极好方式,很多教师执教本文往往都采用这种方法。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成来看,主要是基于师生前面的探究,续写不靠窗病人的心理、行为,部分同学尝试情节的逆转。“小说是探索人存在的一种文学作品”,也就是说作家要在小说中去揭示人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如果曹老师的指导再多维一些,比如从靠窗病人描述美景的心理动机(这是小说刻意回避的)或者医生、护士的视角展开思考、构思故事,学生或许能够写出更多样化的作品,抑或更好地体会到本文的精妙之所在。

四、布置作业

PPT显示】

阅读欧·亨利式结尾代表作:《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


结束语:

有的人不仅内心阳光灿烂,还能把光明播撒到他人的心里;而有的人眼前却永远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正如北岛所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让自己的内心阳光灿烂,还要把光明播撒到他人心里。

【总评】

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

一、打破常规,建构新图式。

人物处在小说的核心地位,人物的言语是打开人物心灵世界的一扇窗户。言语是语言在运用状态下的存在形式,是特定时间、空间中语用关系的总和,是一种鲜活的、生态的存在形式。教师不仅要关注“这一篇”外国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更要关注“这一篇”教学内容的确定在“这一类”小说文本中的作用,这需要教师建构在课程教学理念下的“小说阅读理论图式”。王尚文教授曾说:“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非‘说什么写什么’”。曹静老师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来处理“欧·亨利式”小说的阅读图式,“以形式的探究带动内容的探究”,以“你对这个结尾是否感到意外?”这个选择疑问句作为这堂课的主问题,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文本以形式的探究带动文本内容的探究(这里的形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小说的形式,二是人物的言语形式)这就打破了惯常的“情节、人物、环境”的教学框架,为小说教学打开新的视域。本文人物简单,但人物之间的关系却简约而不简单,曹静老师很好地抓住了小空间、短时间时空中简单人物关系的复杂变化,用到卷帘式的学习方式,很好地引爆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关注语境,提升思维内涵。

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言语,是小说教学的重要内容。品味、揣摩、推敲人物的言语,就必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言语的情景,揣摩言语的方式,进而理解言语的内涵,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之中立体起来,深刻认识语言背后的生活底蕴,语言形式背后的艺术趣味。提高语言修养,得到人文教育,学到语用经验,这应是小说中言语教学的价值。任何言语及言语方式都是具体情境中的,脱离具体情境的言语及方式都不存在。曹静老师本节课善于引领学生把握言语在实际运用中的变化和情趣,感受、获得语言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对言语的环境,教师如不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很容易忽略语境中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曹静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到了言语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对“临窗者”和“不临窗者”言语使用的特定地点、场合、对象等都进行了详尽的品味与分析,以体现了这篇小说独特的教学价值。

三、揣摩方式,领悟情感内涵。

透过言语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从矛盾之处发现思想内涵,从而引领学生走向对文本、对人物的理解更深处。言语在实际运用中,呈现出很强的张力,言语的方式富有很多变化,临时生成一些语境意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蕴。“不临窗者”的言语一方面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存在,这种双重特性决定它所传递的意义也具有双重特性,这种双重特性就为思维张力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曹老师善于引领学生开掘言语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细细品读“不临窗者”言语的声音、色调、意蕴、分量等,学生就会发现这种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不仅是外在的声音、色调,更映照出人物心中的真实世界,深刻体悟“不临窗者”不断“变”的心理变化过程。在续写结尾阶段,进一步引领学生通过续写深化对情感内涵的领悟。教师引领学生捕捉到这样的言语,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本,就能引爆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维张力,体会、感悟到言语的多重境界。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