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根海:整本书阅读要实现由梳理式阅读向问题式阅读的转换

 老刘tdrhg 2018-05-19
 5月16日,“步根海阅读教学实验基地”本学期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市民办莘庄初级中学举行。该基地由原市教委研究室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领衔,步老师定期来校指导并进行公开课示范教学。


课堂再现

在此前的阅读基地活动中,莘庄初中两个班的孩子对已经阅读过的几本书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汇报以及阅读项目报告的制作。本次公开课,步根海老师则由阅读项目报告讲起,与孩子们共同探讨了其各内容板块的价值,并由此期望孩子们能够在项目报告制作过程中找到整本书阅读问题的思考点。


01

小组合作

首先,项目报告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那么,小组合作的意义在哪里呢?步老师讲到,除了进行组内分工将一个项目有侧重的完成之外,还会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认知(冲突)。


尽管阅读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阅读体验认知是不同的。同学对某些存在分歧的问题相互提问,然后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讨论,通过交流新学到的知识否定已有知识,最后求同存异。


02

认知冲突

比如《百合花开》第九段讲百合花开的理由和决心。“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第一个可以提出疑问的地方是四个句子用三个分号连结,构成并列,但是,从句式上看,最后一句和前三句可以这样并列吗?第三个分号的使用正确吗?有人觉得正确,有人觉得不正确,因为问题而产生冲突。


第二个问题,很明显可以看出最后一句时表示决心的,那么,除了表示决心外,这几个句子哪个是开花最重要的原因?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答案,这就是认知冲突。


通过组内的认知冲突,交流时全班的认知冲突,再回到自己的阅读过程,重新认识自己的认知冲突,为明天的合作和与合作相关的认知冲突打下坚实的基础。

步根海:整本书阅读要实现由梳理式阅读向问题式阅读的转换

公开课


03

生成问题

读一本书至少想到一个核心问题,作为重要交流点,然后产生其他阅读。


比如《青铜葵花》里用的的比喻句,拟人句有什么用意?这里的孤独是哪里来的?青铜的孤独和葵花的孤独相似点不同点在哪里?为什么青铜认为自己的孤独和葵花的孤独相比算不上什么?通过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


04

批注式阅读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这个作品是孤岛上发生的一个故事,当读者读过之后你就会联想到自己,假如我是鲁滨逊,我的父母会让我去吗?我到了孤岛上要生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最难的的条件是什么?该怎么解决?礼拜五是一个土著人,还没有经过文明开化的人,鲁滨逊去教育引导改造礼拜五?


可以围绕人物命运走向,决定人物命运走向的时间,与人物命运相关的细节这些方面提出很多问题,然后思考批注。批注式阅读更大的价值就在于怎么更加深入地走下去,深化明天的阅读。


评课说课

之后,步老师就这堂公开课进行了详细的说课。此次整本书阅读交流活动对学生的作用应该是承上启下的,从梳理性阅读、阐述性阅读,走向问题性阅读、批注性阅读。阐述性就是对人物,人物关系,人物命运以及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等的阐释。但想要走向明天更好的阅读,还需要转向问题性阅读,阅读需要批注,批注的前提就是问题,形成自己的认知。


以前整本书阅读主要着眼点是整本书阅读与课本的差异。课本比较简单,于整本书存在差异,以前更关注的是教材于整本书的不同。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是求知层面的阅读。要通过讨论过程中的的想法冲突形成自己的认知,这个角度对孩子的发展来说价值最大。


现在转换成的问题是两者的相互促进和交流点,我们需要从内容形式转化为问题。


比如《在那颗星子下》里为什么要把老师看电影作为交流点?这里或许有许多自我表扬的东西,也可能有自我批评,与英语教师独特个性分不开,与老师产生的共鸣分不开,与对教师认识的生化分不开的。因此对于提出问题,学生要知道在尤其容易忽视的地方提问,看似废话将内容连接起来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怎么在这些地方提出问题,形成共识,留存分歧,怎样将课堂知识迁移到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为更好地问题性阅读打基础,为阅读的明天打基础。


教学研讨

在最后的教学研讨环节,学员教师们就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向步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步老师也一一做了解答。


Q:步老师提到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出问题,但现在的情况是学生提问时比较浅层次,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


A:教师要教学生在常识处提问,在反常中提问,在反复表达的地方提问,反复表达的地方作者是怎样的观点和思考,还可以从学生的实践中提问,然后老师进行对学生问题进行归并,提炼学生的提问最好不用演绎式,而用归纳式。


从学生的琐碎,空洞问题开始,帮学生提炼,分解,将多个问题浓缩成积累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得到了练习。对于比较空洞的问题,就要知道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分解式解答,要形成问题链意识。怎么使学生懂的东西外显化,文字化,逻辑化,老师要帮助学生练习。


Q: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求同存异,怎样把握“同”与“异”的度?


A:“同”更多的指向是一种思考路径,比如《老王》这篇文章里杨绛听到老王死了后,看到老王的鸡蛋和香油,一再追忆自己和老王的对话,一直觉得心里不安。不安在哪里?源于临走时老王的形象的描写,来到底干什么,除了给我们送东西吃,还有告别吗?想起他蹬我坐车的场景,体现了我和老王地位的不同,因此体现了对平等的渴求,这里的关注点是相同的。


“异”只有通过不同的见解,答疑解惑,才能深度阅读,并不要求在课堂上解决所有问题,归类之后,不是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是找到问题答案的可能存在处,形成不同认知。


Q:步老师强调学生在整篇阅读中应形成认知冲突,具体是那种认知冲突


A:所谓的认知冲突就是已有的认知跟新的语言环境之间的冲突


也就是通过已有经验来读,发现问题和评论。在阅读的过程中转换视觉,会有不同的分析和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认知冲突。


可以是内容上的认知冲突。内容上以我们以往的经验,比如一篇作品都是从一个视角,或许是第一人称视角,也可能是成人视角等。也有结构上的认知冲突。比如《草房子》的结构和我们习惯的结构不一样,这样的结构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这就是认知冲突。除此之外认知冲突还会牵涉到是具体的语言形式,比如《背影》中 1到5段使叙述,第6段是描写,这个转换的点在哪里?这样转换的意义是什么?此外,认知冲突还可能是在作者的创作意图、鉴赏基础上的移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