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的“小”事件折射“大”问题,如何与老师有效的沟通是那么的重要

 喜杨杨emily 2018-05-19

笔芯



说在前面:


也许有人看了这个案例会说:中国的幼儿园环境不一样,老师大多不会理会这种情况,所以这样的处理方法不适合我们。


但我分享这个案例的目的并不是希望大家照搬这种方法去应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的问题,而是希望借助这个案例,提供给大家一个如何与老师沟通的正确思路,引发大家的深度和全面的思考,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和老师的有效沟通是基于一些原则之上的:


  1. 教育理念相同,更确切的是幼儿园和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相同。 这一点是和幼儿园以及老师能够愉快而有效沟通的前提,也是基础。


  2. 尊重老师,也要尊重和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的情绪问题绝对不能忽视。


  3. 客观分析事实,根据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结合教育理念,从老师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角度出发,有理有据的支持自己观点。


  4. 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和老师对立,而是和老师以及幼儿园建立无信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





C在幼儿园遇到的问题:


某天老师说: C在幼儿园专注的和另一个孩子玩餐馆游戏,玩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圆圈时间(幼儿园集体活动)了。老师让她们去坐好,但小C和另一个孩子没有理会,老师叫了三次都没去。于是老师走过去,边收玩具边把两孩子带走了去圆圈时间。 放学时候,孩子明显的一脸沮丧,老师让我们家长在家跟孩子讲讲规则的事情。 


关于老师的做法,细节是:


1)老师并没有提前告知结束自由游戏,并且圆圈时间到了。老师只是站在某个地方,拍拍手,告诉大家该停止游戏,集合坐下来圆圈时间了。圆圈时间是幼儿园的固定活动,当老师看到有小朋友没有及时回应时候,还是站在原地喊:该结束了,到老师这边来坐好。 叫了小C三次,也是以这种方式来喊人的。 


2)老师告诉我这件事,是因为怕小C在家会抱怨这件事,所以提前跟家长报备具体细节,以免产生误会。






我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1. 如何看待老师的处理方法


我不认同老师的做法,原因是:


1)老师没有提前给予提醒,孩子对于时间的观念还不明确,进行活动时候太专注了就更加不会有时间概念,这是有时候连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孩子只是简单的认为被老师在无预告的情况下强行要求停止活动。


2)老师在三次喊人发现没反应后,强行带走孩子,简单粗暴的方式,不够尊重孩子,也忽略了孩子的情绪问题,导致孩子接下来半天情绪低落。


3)老师只是告知孩子要遵守活动规则,没有具体说明理由,不能够充分说服孩子。这样的交流方式,看似可以理解(因为幼儿园老师顾及不了每个孩子),实则弊大于利。处理孩子的困扰和情绪问题,远比耐心解释理由要麻烦的多。


4)整个过程,老师没有询问孩子行为背后的理由,没有给予孩子发言权。


老师作为一个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英国早期教育大纲EYFS提出的要求的。这位老师没有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没有和孩子建立正向积极的关系,也不了解幼儿阶段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特征(老师忽略了有效学习的特征,这点后面具体说)。



2. 如何和老师沟通


我具体了解情况后,第二天申请了和老师以及幼儿园经理面谈的机会。在谈话过程中,我首先感谢和肯定了老师做的好的方面,比如:了解孩子的兴趣喜好,提供了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激发能力的环境),及时和家长沟通幼儿园孩子的情况。


其次我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用审辩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个问题):


1)圆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一般早上小朋友刚到幼儿园之后,一起进行圆圈时间是比较合理的做法。而下午自由活动后又是圆圈时间,势必像小C这种情况应该很多。孩子们专注的在玩一些游戏,圆圈时间到了就被打断原先的活动。所以下午圆圈时间的设置是否有必要,是需要商讨的。


比如在一个公司里,老板规定大家每天下午4点开会。但总是有这个人那个人忙于其他事情而不能参与到这个会议中,那老板为了让会议更有效,是否应该审视这个会议时间点并不合适呢?而不是强迫大家参与,强迫大家遵守这个规则。 


2)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比圆圈时间的集体活动更重要:


英国早期教育大纲EYFS提倡给予孩子深度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当孩子可以自由的选择,遵从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利用好奇心,这样的活动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深度参与和专注的机会。这就是玩和探索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的好方法,以及为什么孩子主导的游戏是如此的重要的原因。孩子参与到活动中的动力主要是内在的,并不是来自外界的,所以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内动力,显得是如此的重要。这也是EYFS中提到的有效学习的特征之一:主动的学习。


所以当时那种情况,小C选择了自己喜欢玩的游戏,深度的参与到活动中去,给自己找到了深度学习的机会,主动的学习,也就是说这是内动力所驱使的学习。老师是否应该制止这样的活动?圆圈时间的读故事活动,明显孩子是被迫参与,那是否可以达到同等的深度学习效果? 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能力是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进一步面对以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对于孩子规则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


英国早期教育大纲EYFS提倡的有激发能力的环境,也包括持续不断的展示孩子感兴趣的资源。有时候,相比于保护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收纳玩具也许不是必须的。比如可以把积木类,角色扮演等游戏设置为孩子一天中的最后一项活动,允许孩子把已经搭建好的积木放置在原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还可以继续此项活动,直到孩子转移自己的专注力到其他内容上为止。所以当老师把小C的玩具收了,让孩子失去了进一步主动学习的机会。孩子也许在圆圈时间后,可以继续自己的游戏,然而老师切断了这种可能性。


3)关于规则:


可以理解老师希望孩子遵守规则,但任何规则的制定都是老师制定的,孩子并不理解这个规则的合理性。如果老师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沟通规则设定背后的理由,这会让孩子更愿意主动遵守。


4)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可以提前提醒孩子活动结束的时间,这样的提醒要具体一些,比如孩子在玩餐馆游戏,可以和孩子说:你做完这两个菜,我们就暂停一下吧。 这样孩子会更有活动安排时间的概念。



3. 如何和孩子解释这样的情况:


1)首要任务是安抚孩子的情绪:表示深刻理解孩子的感受,举例说明妈妈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表示对孩子的认同。


2)利用角色游戏来复盘整个事件过程,小C扮演老师,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细节内容。 


3)肯定孩子的正面行为:专注的积极参与自己选择的活动。 


4)分析和指出孩子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老师需要带动很多小朋友,不遵守规则时候会增加老师额外的工作,影响了老师,这样就是不尊重老师;也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因为餐馆游戏会制造噪音,会吵到圆圈时间的小朋友听故事,这样就不尊重其他小朋友了。


5)角色扮演游戏后,让孩子说说作为老师的感受,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了解老师行为背后的原因


6)提议解决办法:(已经提前和老师沟通,希望老师能安排和孩子有一次单独的有效沟通)


  • 请孩子主动找老师说明自己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有需要妈妈帮忙,请告诉妈妈。


  • 培养审辩思维能力和协商能力,鼓励孩子质疑规则。 关于安全问题的规则,孩子需要无条件的遵守。其他规则,可以尝试质疑,但必须提出自己的理由。 在家里,当孩子的洗澡时间到了,孩子如果希望延长玩耍时间,我会鼓励她说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和我协商,她会提议减少讲故事时间来换取游戏时间,但不影响睡眠时间,一般我会同意这样的提议。所以这件事情上,我也鼓励孩子可以和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协商,比如圆圈时间设置不合理,形式不喜欢,或者提议圆圈时间后是否可以继续餐馆游戏,或者自己小声玩耍不影响其他人圆圈时间等。


  • 希望孩子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候,可以先遵守规则,尊重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如果有不开心或者其他想法,可以事后和老师提出沟通,也可以告诉妈妈一起想办法解决。



4. 事件处理后的反馈:


1)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不再纠结于此事,而是积极主动的和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寻找应对措施。


2)老师答应并且提出:以后对于活动的设置安排,会更多的倾听小C的想法,也会让小C慢慢参与一起制定活动计划,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文章封面图片来自谷歌图片库




EYFS游戏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