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如果仅仅把自己变为一个权势者,欺凌者,又有什么意义?

 晓泉教育 2018-05-20
换模学习
已关注
特级教师吴非:教育像做葱油饼一样轻松,那还需要教师做什么?

换模学习
百家号05-20 13:15
已关注
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鲜有人想到,错误的教育其实比没有教育更加糟糕。
本期的教师观点,万行为各位老师带来吴非老师对于教育的观点和理解以及他眼中的理想教育。

本文作者吴非,原名:王栋生
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
教育带来的是“改变”,而不是“翻身”
教育改变人生。
中国式的宣传是“从一个山村穷孩子成为当地首富”,“白手起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经济翻了身,又当上了政协委员”,低一些的,则“有房有车,过上了富裕生活”。

如果教师从事的是这样一种帮人“翻身”的工作,那教育真和做葱油饼、烤面包一样轻松。
“教育改变人生”,指从蒙昧走向解放,从苦难走向光明,这是精神“改变”。
人接受教育的愿望是“改变”固定的境况,而非仅仅从贫困走向富裕,更非从“被压迫”转为“压迫”。
读书如果仅仅把自己变为一个权势者,欺凌者,又有什么意义?
过错的教育比没有教育更糟糕
对教育,如果十分之一的社会人有正确的认识,五分之一的教师能有教育理想并恪守教育常识,这个国家的教育并不难办。 

然而我们不能高估环境。功利的教育就是逼死人的教育,是伪教育,把人教成粗鄙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
所以说,错误的教育不如没有教育。文革前后,我在社会上见到的一些文盲,对时事世事的见解,一点不比读书人差,他们依靠口耳相传的常识,牢牢记住生活给予的人生经验,即使强势宣传无孔不入,他们也不轻易放弃个人见解。
当年闹腾不己的,倒是最有资格“文化大革命”的读书人,从“立人”这个意义而言,文革前十七年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反常识的教育扭曲人。
 ,
比如,全国一千多万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基本学过会计学,但大批会计不敢说自己没做过假账,哪个会计宣誓不做假账,他可能就得失业。
社会价值观扭曲,中国哲学中有毒的那一部分在专制政治和金钱至上的文化中迅速发酵,在压迫正常教育。
虽然这是个正派人艰难生存的时代,但青年一代的路只能靠自己走,不必对他们宣扬什么“成功”。自由快乐,合理做人,能做到并不难,只要“不和他们玩”,就能拓宽精神空间。
学校,是学生做梦的地方
你既然不知道他想什么,凭什么说他是“胡思乱想”?
学校,是学生做梦的地方,学生处在“有梦”的年龄,所以,学校应当保护学生的梦想。也因为如此,学生必须和既理性也有梦想的教师在一起。
现在的麻烦往往是“非常现实”的一代教师指导在做梦的学生。常常听教师说:“不知这些学生怎么回事,都高二了,成天胡思乱想”,“作业总是少做,却有空写一本子诗”,“成绩一直上不去,倒是想到西藏去”……
我不太理解:你既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凭什么认为他是“胡思乱想”?他写诗,有什么不好?诗比“作业”有趣多了。什么时候有规定,考试成绩不优秀的学生不配去西藏?
总之,儿童、少年以及迈入青春的高中生,他们可以想他们愿意想的事,这个年龄应当做些梦。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开始上学时总是愉快的,把上学作为美好的事;而一旦发现考试成绩与家长的喜怒、教师的脸色有关联后,压力便出现了,恐惧和不安开始追随他。
他原来以为自己长出了翅膀,应当飞翔,飞得很高;上学了,他希望教师能给他一双有力的翅膀;或者,他仍以为自己是有翅膀的,希望教师至少能告诉他一个方向。
然而,老师冷静地教训他:“你现实一些吧,别做梦了,来,就从这里,开始爬……”

有梦的学生进了无梦的学校,就如同想飞的人被锁进了地狱。牢笼关不住鸟的梦想,然而时日久远,鸟的翅膀会退化,即便有飞的欲望,也会丧失飞的能力。
教育不是获取功名与利禄的工具
如果教育只是用物质化的梦想把儿童和少年教得只知“拼搏”、 “奋斗”、“成功”、“励志”,只知刻苦而不懂得趣味与快乐,那还算不算“教育”?
教育要让人美好而和谐地生活,而不是汲汲于功名利禄。当今社会文艺热衷宣扬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就连广告反映的生活画面也趋于富贵化,缺乏“普通人”的文化意识。
不要让学生对学习的人事总是带着强烈的物质欲望!
在这种文化环境熏染下,学生把读书学习当作“脱离底层”的途径,对学习的认识总是带着强烈的物质欲望。
经过奋斗“发达”之后,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包括荣归母校,大笔捐钱),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非常体面的人生。
我不否认个人奋斗的合理性,然而这些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倘若教育之果仅仅以这类形式呈现,说明社会的文化教育观仍然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那些从小就被教育要去追名逐利的人,无论如何掩饰,都难以遮盖品格与教养的缺陷,都遏制不了无边的物质欲望。
有位教师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说对那个只教了一学期语文的老师印象最深,因为他在课堂上公开宣称“读书就是为了今后做大官,挣大钱”—— 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猥琐,他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那个老师后来终于当了校长,颇有权势,然而他没想到:当年的学生记住了他课堂上的猥琐之论,并一直在观察他。
学生为什么会记住他那番话?因为他们多多少少受过些正常教育,有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教师的猥琐言论侮辱了学习宗旨,学校就可能鄙俗不堪。
无梦的孩子,是我们教育想要的吗?
我很困惑:
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会出现那么浓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为什么那些有理想有梦想的教师,反而经常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甚至会被学生当作幼稚的一群?把一个儿童教得太“现实”了,他就不会有任何梦想。

如果在他迈出每一步之前都告诉他:你不能输,如果你输了,你的人生就完了。那这样的儿童是没有梦也不会做梦的。
这种无梦的儿童,没有朋友,只有对手;没有合作,只有竞争;没有高尚,只有利益;没有快乐,只有“成功”……
然而,学生过早失去梦想,还会有“明天”吗?他们能拯救自己么?这个社会还会好起来么?一个有梦的学生如何看待无梦的老师?一个有梦的学生如何看待不准做梦的课堂?一个有梦的学生如何看待不敢做梦的同学?
和一些过去的学生交流,我发现,他们人到中年,仍然有梦想,对未知世界保持好奇心,能对新事物作出理智判断。

他们始终有学习探究的意识,他们满足于基本生活保障,不为“利”而辛苦,在公共社会和私人空间,都能保持读书人应有的修养和品格。
这样的生活态度,不是教育界那些“急吼吼”的人能想象出的。这样的梦想,庶可接近鲁迅所说的“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