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力开发的四个关键思维

 blackhappy 2018-05-30

来源:《家族企业》杂志

作者: 温金丰

领导力 (leadership competence)是指担任领导者职务或角色的能力。很多早期学者认为,领导力来自个人特质 (traits) 或是人格 (personality),是天生具备,或需要长时间养成,这被称为“特质论”观点。1970年代后的领导学研究常从行为面出发,认为个人通过学习、模彷、运用特定的行为,也可能成为优秀领导者,这被称为“行为论”观点。

行为论与特质论观点孰是孰非?个人认为并无对错,实务上,两者其实有相当程度的互补性。本文进一步整合两种观点,将领导力的组成,分为“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两部分,并提出观念性架构,说明领导力开发与建立,可参考下图。

领导力开发架构

图中的“领导行为”,是指能应用特定的知识与技巧,或特定工具、制度、流程与做法,以增进群体绩效;“领导特质”则是指因为天生或经过长时间而培养的性格、价值观、信念或创新思维,能协助组织面对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并提出新方向,进而可能创造全然不同的绩效。领导行为与特质两者的组成比例,常会因为“职位层级”而不同,而这些差异,则会影响到领导者所需的“专业能力”,以及领导力开发的“责任归属”与常用方案。以下分别说明领导力开发的四个关键思维(上图的A、B、C、D)。

思维A

领导力开发与职位层级

根据图中的A,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职位层级,例如:基层、中阶及高阶主管,对领导力的需求也常有不同。基层的主管因为管辖的范围较小,更需要重视工作细节,并指导员工执行工作,所以比较能通过领导行为改变而创造绩效。而担任中阶主管者则因为管辖范围变大,且扮演承上启下、跨部门间协调整合工作,所以角色扮演上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展现较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即对复杂议题的洞察力,所以特质面的能力比较多一些;高阶主管则是要能综观全局,对内展现影响力,对外则要能够了解环境与利害关系人的需要,进而设立组织的愿景与目标,因此,概念性与特质面的能力更为重要。

由此来看,适任的的基层主管与中阶主管,不一定会成为适任的中阶与高阶主管,个人认为,反之亦然。

\

因为部分特质面与行为面的能力或许相关,但是并没有替代性;如果因为在低阶或中阶主管职位表现良好就晋升,未能详细评估其特质面能力,就容易发生不适任的问题。

思维B

领导力开发与专业能力

常见的专业能力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可以对应不同层级主管所需要的领导力。

Know what:基层主管常要解决部属面临的问题,所以通常要有相当资历,实际操作过第一线的工作流程,且具备特定的知识,能使用合适的工具、流程及方法,才能给予部属指导。这些解决问题的技能,可从经验、训练累积,是“know what”的能力。

Know how:中阶主管在组织中,通常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优秀的中阶主管,能将高层制定的组织方向,转化为部门目标,带领部属完成;同时也会担任基层、高层间的沟通桥梁,协调双方。要完成这些任务,中阶主管需要融合专业知识、实务经验与洞察力(insightfulness),也就是需要 “know how” 层次的能力,以增进群体或部门绩效。

Know why与Care why:高阶主管主要执行策略性的工作,包括运用整合性的视野,一方面从外界了解未来经营趋势,另一方面搜集内部建议,整合出对组织前景的看法。由此可知,高阶主管要有很好的资讯整合能力,并要有提出新目标与愿景的创意。另外,高阶主管的承诺与价值观,会影响主管及员工是否愿意追随,进而影响能否达成目标与愿景。

因此身为高阶主管,要能“know why”,甚至 “care why”,就是要有强烈的内在动机,并能坚持信念与价值观。

大致上,基层与中阶主管所需的know what 及 know how,比较容易随着经验、用心程度累积,领导力以“行为面”为主。至于高阶主管,所需的多在know why及care why层次,有相当程度要看个人的天赋及性格,不一定能后天获得,领导力以“特质面”为主。

思维C

领导力开发的责任归属

领导力开发是谁的责任?组织中的人员有时是流动的,有些是组织间的流动(例如离职、转职),有些则是组织内的流动(例如转职、晋升),这些流动有些是组织主导的,有些则是自发性的。领导力的建立通常组织与个人都有责任。

针对晋升为基层主管的人员,组织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以发掘适合担任基层主管的人员,并给予支持及协助;对于晋升为中阶主管者,则一部分通过组织的制度性运作,例如人才管理计划(talent management),另一方面则有赖其在基层主管任内,积极主动展现自我的领导特质以及解决困难问题能力;对于高阶主管的晋升,则多有赖个人努力,展现其领导魅力与对企业经营的洞察力。

思维D

领导力开发的常用方案

那么,组织该如何提拔各阶层的适任者,并开发领导力呢?

在企业或机构中,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有“训练与开发”(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功能。所谓训练,常以工作职务为中心,常见做法就是排课程,教授基本的领导观念与技能,以便执行工作;基层主管与新进中阶主管的领导力建立,就多着重于训练。至于开发,常以人为中心,主要目的是将员工的“潜力”(potential)进一步突显出来,企业通常比较着重在发掘管理、领导潜力,或是创造力、逻辑分析能力。

资深中阶主管与高阶主管的领导力强化,就是以开发为重。

基层主管的晋升标准通常比较明确,通常由少数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经过特定流程就能做适当决策。常用的工具除了绩效考核之外,也可用个人发展计划(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使主管及员工参与到个人发展与升迁流程中。

中阶主管则因为影响范围较广,晋升相对复杂。候选人才应经过缜密的评估及观察,安排轮调、代理或实践过程,了解各方面能力是否适任。除了一般升迁流程,也可实施人才管理方案,设计制度性的作法,为组织培养源源不绝的中阶管理人才,以支持企业发展。

高阶主管的晋升则是高度政治性议题,也不能单就领导能力来看,应该寻找有创新思维,能因应外在环境变化,有效整合内部力量的领导者。此外,真正带来重要变革的领导者,也不一定来自内部,因此企业也往往会同时向外征才。

结语

组织中各阶层主管不但担任管理职,同时也是领导角色,因此要自觉地在不同层级岗位,展现不同的行为与特质,才能实现自我提升;而一个重视领导人才的组织,则如伯乐之于千里马,要使不同的人充分展现领导潜能。所以,要如何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及训练、发展制度,使每个人能人尽其才,值得组织与主管们共同努力。

最后,值得注意的观念是,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够或必须成为优秀领导者。有些员工通过个人贡献或与他人合作,在特定的专业上也能创造巨大价值,组织对于这种工作者也应该给予肯定。

(作者是台湾交通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教授、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