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武汤加味临床验案

 德寿堂图书馆 2018-05-31

 余在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太原030024)

贾丽丽  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24

摘要:本文阐明真武汤对多种病症的治疗作用。通过应用真武汤加味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效果的分析,说明在疾病过程中,只要符合脾肾阳虚,气化失司,水湿停滞或泛滥,均可用真武汤治疗。关键在于精确辨证,把握病机。

关键词: 真武汤;痢疾;水肿;肺胀;虚劳;医案

 

    真武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方药物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组成。其主要功效为温阳利水,所治病证见于原文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和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1。经历代医家临床验证,用其治疗阳虚水泛引起的病证,疗效确切。笔者临床多年,应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杂病,验案较多,现列举数例,报告如下。

1        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阎某,男,57岁,干部。2006921就诊。患者因腹痛、腹泻、粘液血便10余年,曾在西医院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多次住院治疗未愈。近1月症状明显加重,大便日10余次,为稀糊状,夹有较多白色粘冻和少量血迹,腹痛、里急后重,腹部及全身畏寒,腰膝痠软,纳食减少。检查:精神差,形体较瘦,腹软无压痛,舌质淡而胖,苔白厚滑,脉沉细。结肠镜检查:全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散在小片状溃疡,粘液较多。中医辨为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投以真武汤加味:制附子10g,白术15g,茯苓20g,白芍15g,炒薏苡仁20g,肉豆蔻10g,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剂。二诊:连服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至日4-5次,畏寒减轻,饮食略增加,效不更方,7剂。三诊:大便日2次,呈软糊状,粘液减少,饮食基本正常,仍有腹部畏寒,继以上方加党参20g,补骨脂10g,砂仁6g,服2周,大便日1-2次,成形,无粘液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无明显畏寒,舌质略胖,厚苔渐化,脉沉。复查结肠镜:全结肠溃疡均愈合,直肠下段充血。随访2年病情无复发。

     按语:本病属中医“痢疾”。《医宗必读·痢疾》曰“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腹痛下利当责之于脾,然肾阳虚衰,火不生土,则脾运失健,寒湿内生,阻滞肠道,损伤脂络而成下利。故须温补肾阳,釜底加薪,脾运复健,寒湿得化,泻利自止。

2        慢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周某,男,62岁,农民。1989112就诊。患者5年前曾发现面部及下肢浮肿,未行诊治,后自行消退。近因劳累,病情复发,即去县医院检查,诊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住院治疗3周,无明显效果,建议转中医治疗。当时症见:全身水肿,双下肢尤甚,腰膝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小便量少,食欲不振,时有呕恶,舌胖苔滑,脉沉而细。化验血尿素氮18.6mmol/L,肌酐306μmolL,血钾5.0mmol/L,血钠138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0mmol/L,尿蛋白(+),血浆总蛋白66g/L,白蛋白32g/L。中医辨证: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投以真武汤加味:制附子12g,白术15g,茯苓30g,白芍15g,泽泻10g,大腹皮15g,生姜3片。五剂,水煎日一剂,分2次温服。二诊:服药后小便明显增多,日2000ml,水肿明显减轻,精神较前好转,食欲增加,无恶心呕吐。继以上方加黄芪30g5剂。前后共服10剂后,水肿基本消退,血尿素氮、肌酐均已正常。嘱其服金匮肾气丸9g,日2次,继续调治2月,随访4年病情无复发。

按语:本病属中医“水肿”。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且寒水反侮脾土,致脾肾阳虚,气化失司,水湿泛滥。故以真武汤为主温阳化气,治病求本,辅以泽泻、大腹皮利水消肿,增强疗效。其治切中要害,故可应手取效。

3        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

    患者陈某,女,68岁。199013就诊。患者反复慢性咳嗽、咯痰20余年,近3年咳嗽咯痰加重伴气短喘促。2周前因受凉感冒,出现发烧,咳嗽咯痰、气喘明显加重,住院输注青霉素、头孢类药物10余天,体温已正常,血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82%(参考值50-70%),仍咳嗽喘促,夜间加重,转中医治疗。入院症见:咳嗽气短,夜间较重,咯痰清稀,畏寒神怯,腹满纳少,双下肢轻度水肿,舌淡而胖,脉象沉细。听诊两肺呼吸音较弱,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胸片:两肺纹理紊乱,右下肺可见大片状絮状阴影。肺动脉段膨出,右肺下动脉增宽。西医诊断为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前已用抗生素,故以中医治疗为主,辨为寒饮阻肺,予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6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干姜6g,半夏10g,五味子6g,葶苈子12g,陈皮6g,茯苓10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二诊:连服5剂后,咳嗽气喘略有减轻,但痰量仍多,结合患者全身症状,分析其病机,辨为脾肾阳虚,寒饮阻肺,改真武汤加味:制附子12g,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0g,细辛3g,炙麻黄6g,生姜3片。连服3剂后夜间咳嗽气喘明显减轻,痰量减少,且服药后自觉全身温暖。原方继服5剂,咳喘基本缓解,肺部罗音消失。

按语:本病属中医“肺胀”。咳喘日久,肺脾气虚,继而及肾,致脾肾阳虚,气化失常,水饮内停。复感寒邪,寒饮阻肺,则咳喘加重,前以小青龙汤温肺化饮,仅为治标之法,后改真武汤加味,温阳化气,标本兼治,故能立竿见影。

4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姜某,女,49岁,干部。20071019就诊。患者体质素弱,近5年经常感觉全身畏寒。在当地医院化验甲功等正常,诊为更年期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西药治疗效差。近1年病情明显加重,四处求医,服温里祛寒之品数十剂,疗效不佳。经朋友介绍来诊。患者诉:自觉全身冰凉,夏天常需穿毛衣,伴头晕乏力,睡眠差,食欲不振,月经后期,检查:下肢微肿,舌质暗,苔白滑,脉沉细。综合分析其病机,乃为脾肾阳虚,寒湿挟瘀,凝滞经脉,拟温阳化湿,祛瘀通经为法,予真武汤加味:制附子10g,白术15g,茯苓20g,白芍12g,薏苡仁15g,麻黄6g,桂枝10g,羌活10g,川芎10g,丹参15g,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剂。二诊:服三剂后,全身略有暖意,继服五剂。三诊:全身冷感基本消失。原方去麻黄、桂枝,加党参20g,黄芪30g,继服半月,诸症全消,病情基本告愈。

     按语:本例属中医“虚劳”范畴。肾阳虚衰,失其温煦气化,寒湿内生,阻滞经络,日久成瘀,经脉不畅,阳气不能外达,故现上述诸症。前医所用方药,虽可温里祛寒,而无化湿祛瘀通经之,故难以取效。只有温阳化湿、祛瘀通经,标本兼治,阳复而湿自化,瘀祛则经自通,阳气外达,则病自愈。

                           小结

真武汤功能温阳利水,用于肾阳虚、水湿停滞引起的各种病症。临证应准确辨证,谨守病机,方能取效。以上四例,病症不同,但其病机基本相同,故用真武汤加味治疗都可取得良好效果。其次,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减,守其法而不拘泥于个药。阳虚者,气亦虚,故方中可加入人参、黄芪之类,增强疗效。值得注意的是方中附子味辛、性热、有毒。现代药理研究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2。经炮制后,毒性虽可降低,但用量仍不可过大,笔者认为一般不宜超过15g,以免发生中毒。

 

参考文献

【1】    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伤寒论译释.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761114

【2】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7~58

 

 

 

余在先 ,男,医师,从事消化内科、内镜工作。

通讯地址:太原市晋祠路75号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