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蔚:《璇玑诗图》研究(五)

 昵称16627923 2018-06-01

 

_

(接前)

三、一项有趣的文化娱乐:戏解《璇玑诗图》

 

《璇玑图》古今解读回顾

 

《璇玑诗图》原作是由不同颜色的丝线织就的,五彩斑斓,十分艳丽。但是,由于印刷抄写着色困难,传世的为黑白图像。(本书中的彩图,其色彩系笔者学着。)

传世《璇玑图》黑压压一大片!实在很难解读。

 

 
 

 

过去,诗是自上而下、从右至左读的。按此读法,诗图第一行:“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重华勋业昌。嫔沩降汭陪英皇,伦匹飘迹沉江”赞扬舜帝和他的两位妃子,是一首诗。可是,第二行:“伤基恭疑……”,就不知所云了;此后其他二十多行,也都不能成诗。现在,文字改革,读法变了,从左而右,自上而下读。这样读,最上面第一行:“蓁筝流脆激弦商西发声悲摧藏淳风和咏宜高堂嗔忧增慕怀惨伤”抒发诗人自己的痛苦,是一首诗。但是,第二行:“芳娟月夜君无家楚姿淑窕窈伯召南周风兴自后妃荒从是敬孝克基”就又不是诗了。从第二行起,各行同样都不成其为诗。

《璇玑诗图》的解读,可真是难死人了。现在,不仅一般读者如此,有些学者也未能外。由权威的中华书局出版的、著名学者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竟然也把好端端的一个四方四正的诗图,按散文排为长方形,弄得面目全非,无法阅读。这本书不仅通过了层层审稿把关,而且竟然获得了国家图书奖。当前我国出版工作的粗糙,可见一般。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印的李渔小说《合锦回文传》,其中的《璇玑图》同样也是按散文排的,而且将原来的竖排改为横排。闻名历史的这幅杰作,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变成了无法解读的“文字垃圾”。

解读是如此之难:民间传说,苏蕙是天上的织女星下凡,《织锦回文诗》内藏有天机,天机不可泄露,谁泄露谁召祸。传说有人研究诗图,解诗三百余首,因泄露天机遭了大祸,家中三间楼房被火烧尽。

陡兀而起的、惊人的、大方块文学形式,想象中超出黑白世界的色彩斑斓的诗的新的样式,大片似懂非懂的诗句,巧妙至极的织造技术,加上曲折的悲喜剧并存的婚姻,这一切,毕竟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难解《璇玑图》成为历代文人学士的一个诱饵,许多人想征服它,不辞辛苦,对它进行解读,力求攻克。久而久之,竟产生了这样一种社会风气:谁能解开,谁就算有本事,得诗越多,说明本事越大。《璇玑图》的解读,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衡量才情高下的一个标志。这种风气,在清代李渔的小说《合锦回文传》中,表现得淋漓至尽。“神童”梁栋材和才女桑梦兰,各有《璇玑图》半幅,又各从中绎出诗若干,彼此倾慕,经过无量曲折,终成夫妻。梦兰又把另一才女梦蕙介绍给自己的丈夫,三人同结连理,彼此唱和。

这种以解读为贵的社会风气对《璇玑图》的解读有积极作用,这是主要的,但也带来了解读中某些勉强凑数、粗制滥造的消极影响。

《璇玑图》的解读激起了读者浓厚阅读探索兴趣。不仅历代文人学者关注上至皇室,下至普通百姓,乃至寺院僧人,都有人参与其间。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宋代著名画家、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的李公麟,与李清照齐名的宋代杰出女诗人朱淑真赵雪松夫人、画笔清绝、书牍行楷与雪松相似、几不能辨的才女管道升明代状元康对山之孙、著名学者康万民等,他们都对诗图的解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僧人起宗,打开了织锦回文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对诗图的解读作出贡献的还有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今人贵州大学张启成教授、西北政法学院吕夷刘淑芳先生研究过诗图的解析。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则对《璇玑图》的文化蕴含和社会学认识价值作了比较充分地讨论。

积历代长期之努力,《璇玑图》里被解读出来的诗越来越多。朱淑真从中读出81首。  程篁墩家出衍圣孔公所藏旧本,得诗140多首。  贵州大学教授张启成,解析《璇玑图》,得诗198首以上。    武则天在《<璇玑图>记》中说“题诗二百余首”。    幺厓子少读此图。得绝句260首。    怀凤山人仇东之亦得260首。⑧    金古良撰绘的《无双谱》说,苏蕙的回文诗读诗300余首。①  杨文公增读至500余首。明万历间,安徽诸生侯珦曾衍氏回文,共得诗800首,著有《衍回文诗》。  《带经堂诗话》卷二十、卷二十六载黄庭坚诗:“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亦有英灵苏蕙子,只无悔过窦连波”说明氏从诗图中破解出了1000首之多。

   《璇玑图》曾被李汝珍 ( 1763 一约 1830 ) 收录在小说《镜花缘》。随着小说的流传,诗图在民间广为人知。根据小说里提供的解读方法,笔者逐首排列,发现读出的诗,遗漏、错误和重复三者都有。而真正绎出者为2042首,其中,按彩色分读,得诗582首,哀萃芳1460首,数量超出上述诸家。

管道升1262-1319)在《<璇玑诗图>跋》中说,她从诗图中“得诗3518首,遂快然自得。”⑩

    起宗道人把诗图解读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因为他的解读方法传世,所以,影响很大。

起宗读法详见《名媛诗归》。起宗将《璇玑图》一分为七,每图有每图的解读方法,按其读法,自称可得三、四、五、六、七言诗3752首。《词源》及各种工具书均沿用此数。但据笔者逐首检查,此数实误。其原因在于他将“图三读法之一、二”绎出的诗,多算了8首。其中,以第二句(即:妙显华重荣章臣、士感旷悲路长身、清志洁齐冰霜新、曲发声悲摧藏音、堂空惟思咏和音、墙面殊意感故新、房幽处己悯微身、皇英配圣惟贤臣)为起读句者,每段只能读出24首,起宗误为25首。因此,用此读法,全图绎诗为3744首,不是已成定论的3752首。

同为明代人的康万民(他是状元康对山的孙子,他们与苏蕙同为武功县人),在起宗第三图的基础上,又附增一图。他在《织锦回文诗》中说:“右七图并附增一图,共八图,新增诗4206首,合(起宗)原读3752首,共7958首。”实际氏增读,除重复及计算错误外,为4188首,合起宗原读3744首,共7932首。氏读数之误,如同起宗之误,以讹传讹,几百年来,一直误用至今,见于各种有关书籍、《辞源》等工具书中。

今人吕夷刘淑芳对从诗图读出的七言诗,叠读中间一字,使七言四句变为四言八句。如:“仁智怀德圣虞唐”,读为“仁智怀德,德圣虞唐”。如是,全图增读48首。二位研究读法,加上自己新读,“总计读诗4408首”。康万民从图二中增读的3788首,因他们感到“不懂音韵学”,姑且照录。两数相加,全图读诗应为 8196首。

乾隆四十六年,熊家振编撰的《扶风县志》说:《璇玑图》可读诗9958首。

康万民的弟弟禹民,自号“水衡渔叟”,在万民之后,说:他又可以多读出2000余首,共可读出万首。可惜,其法不传,无从深究。

据说近日又有国外学者在大功率计算机上对《璇玑图》再次破译,竟得诗词39827(11)

对于勉强凑数、不顾及内容、诗义的读法,今人张启成表示了不同看法。他依“斜角读法”读出两首诗,其一:“嗟中君容曜多亲,恩伤君梦诗璇心。氏辞怀感戚知麟,神轻粲散哀春亲”,此诗“句句押韵,但不仅全诗不可理喻,连每句的意思也不知所云。”

开始是严肃地探索,后来探索中玩乐的成分逐渐增多,最后,竟以玩乐为主。戏解《璇玑图》最后成了一门有趣的文化玩乐活动。但是,这种活动是有益无害的,不应当反对。

以上,就是我们对《璇玑图》古今解读状况的简单回顾。

 

吕夷刘淑芳:《法门寺的织锦回文诗研究》,打字本

 《苏蕙<回文璇玑图>的文化蕴含和社会学认识价值》,《甘肃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

   朱淑真<璇玑诗图>绎诗》手抄本,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名媛诗归》卷八

张启成:《探索<璇玑诗图>的奥秘》,《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10期)

中央刻经院:《织锦回文··记》

《名媛诗归》卷八

《织锦回文诗·织锦图起宗道人读法跋》)

安徽文化网·桐城人物(大全)录5

管道升:《<璇玑诗图>跋》手抄本,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11)哪位大哥给几个841字【回文璇玑图】的读法·最佳答案》(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8843564.html

 

 

璇玑读法

 

本来只有本诗46首,加上回读,共92首的一幅诗图,后人为何从中竟解读出了万千首诗?

这与诗图编织手法的异常有关。

中国古诗的写法,遵循文的习惯,字书是从上而下,行书是从右而左的。例如,唐代初年,在今天陕西宝鸡发现的先石鼓,共有十件,直径约三尺,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记述秦国游猎。所用文字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以《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

 

 

 石鼓文拓片

 

前面的几行文字, 从上而下、从右而左:(音吾)车既工我的田车打造好了),(音吾)马既同我的驾马聚集齐了)。(音吾)车既好我的车已装备得漂漂亮),(音吾)马既() 我的马也养得肥肥壮壮),君子员员(音芸) 陪我的官员贵族一个个数也数不清),邋邋(音猎)(音旒) 旌旗下的长旒一束束迎风猎猎飞扬

《璇玑图》铸诗为图,本身就是对诗既有形式的最大突破,极其

新鲜。就单首诗的书写而言,则既有继承(即: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书写)更有突破。它所创造的诗的许多新鲜的写法,其超前、异常,完全超出今天人们的想象。

一、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书写相反,诗图中的有些诗是自下而上地书写的。例如,三环左边:“亲爱疏阔空远望,纯清志洁齐冰霜。新故惑意娘面墙,春阳敷秀蕙兰芳。”二环左边:“麟凤分远旷幽遐,精神少瘁愁兼加。

二、与传统的“自右而左”的书写相反,诗图中的有些诗是自左而右地书写的。例如:三环上边:“蓁筝流脆激弦商,秦西发声悲摧藏。淳风和咏宜高堂,嗔忧增慕怀惨伤。二环上边:辛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这种写法在今天当然已经普遍化、不足为奇了,但在当年,却是石破天惊。

三、与传统的上下直书不同,《璇玑图》里有些诗,在书写中途,突然向左转角书写。例如:二环:“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两句,而后左拐:“林阳潜耀翳英华,沈浮书札鱼流沙。

四、与传统的上下直书不同,《璇玑图》里有些诗,在书写中途,突然向右转角书写。例如:二环:“麟凤分远旷幽遐,精神少瘁愁兼加。”两句,而后右拐:“辛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

五、与传统的诗句自上而下直书,全诗自右而左排列相反,《璇玑图》里有些诗,全诗自上而下排列,而句却是自右而左书写。例如:一、二环之间下中:“衰年感往事,情深劳远眺。卮酒消薄味,声故非琴调。”

六、环书——转圈写。例如:一环:“怨义兴理,辞丽此作。眷恋终始,诗情明灼。”一环内的四言诗:“诗图璇玑,始平苏氏这完全是一种创新。

七、蛇书:例如:一、二环之间上中:自右而左:“龙虎繁文备”;接着反过来,自左而右:扬彩华雕旂下一句,又回到自右而左:容饰观壮丽”;再下一句又反过来,自左而右:光美耀绣衣。其动如蛇,蜿蜒前行。这是又一种大胆地创新。

八、完全出人意表地交错书写。例如:二、三环之间下中第六行:“葑遗下体,作者成辞。下遗葑菲,采者无私。”先自右而左,写出前两句:葑遗下体,作者成辞。”;而后自左而右,“下遗葑”三字倒过来重用,写出后两句:“下遗葑菲,采者无私。

九、最为奇特的是飞书。这更是除苏蕙外,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天才之笔。例如,组成“八系”的两首七言诗,第一首的第一句(“贞志笃终矢穹苍”),从三环的右边飞入诗图,第二句(“钦所箴诫绝淫荒”),再从图内紧邻处的二环右上角飞出,落脚在三环上边的临近处。第三句(“秦楚间越隔土乡”),从三环上边的另一处飞入诗图;再从临近处的二环左上角飞出,落脚在三环左边的临近处,是为诗的第四句(“辛苦君身客外方”)。第二首同样,飞入飞出:第一句(“纯贞志一专所当”),从三环左边的另一处飞入:再从临近处的二环左下角飞出,落脚在三环下边的临近处,是为第二句(“麟龙昭德怀圣皇”)。第三句(“民生催迅电流光”),从三环下边的另一处飞入;再从临近出的二环右下角飞出,为第四句(“林西照景薄榆桑”)。

正统的写法、非正统的写法,相互交错;正统写法和正统写法的变体并存;诸非正统写法,斑驳陆离,杂陈于图。众多不同写法,彼此穿插,琳琅满目,遍布全幅。这样错综复杂,常人如何能够解得开?

 

但是,它们毕竟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寻,解开后,非但无杂乱无章之感,反而显得新颖别致

产生于四世纪的这幅诗图,经过约八百年的摸索酝酿,到十二世纪,终于遇到了另一位高手、同为才女的朱淑真;是她最终揭开了诗图组建的全部密秘。笔者在前面概括的“三环八系”的构架,就是根据她的启示而来的。

 

苏蕙命名其诗图为“璇玑”,是有含义的。

“璇”,指“天璇”星;“玑”,指“天玑”星。它们是北斗七星里的两颗星名。北斗七星里的“天璇”、“天枢”、“天玑”、“天权”四星的分布呈四方形,组成北斗七星的“斗”,其余三星“玉衡”、“开阳”、“摇光”分布为线形,组成北斗七星的“柄”。

北斗七星以北极星为中心逆时针旋转,一昼夜旋转一周。同时,北斗七星在天空每天又西移1度,每月西移30度,经一周年回到原来的位置。斗柄因此而不断旋转,由东而南,由南而西,由西而北,由北而东,周而复始。二月春分时,斗柄指向东方;五月夏至时,斗柄指向南方;八月秋分时,斗柄指向西方;十一月冬至时,斗柄指向北方。据此,可以判别季节。

但是,北斗七星无论怎样旋转,其顶端的“天璇”、“天枢”二星与北极星总是形成一条直线。二星间的距离,向北延长五倍,见颗极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夜晚迷失方向,抬头看天,用此办法,即可以找到北方。

“天玑”星虽与“天璇”星为邻,但它与其他诸星一起,依“天玑-天枢”线旋转。“天玑-天枢”线虽然永远与北斗星为一条线而不变,斗柄的指向却始终在变化着。

 

  

 

北斗七星四季变化图

 

北斗七星的“斗”,亦称“璇玑”,柄称“玉衡”。但苏蕙名诗图为“璇玑”者,并非取“斗”义;指的是诗之旋转嵌入,犹如北斗七星之不断旋转。

 

苏蕙诗图本身书写方法多样化的诱导,更加上图名“璇玑”的迂回旋转的启迪,经过后人的不断挖掘,现在的读法已经十分丰富,无论读法和读出的诗,早已远远超出苏蕙原来的设想很多很多了

“璇玑”者,旋转也。《璇玑图》确实十分招人喜欢。百寻不厌,百读不厌,趣味无穷。笔者用“璇玑读法”的称谓来概指本节以下所有旋转、半旋转、准旋转的读法。这幅诗图能够读出很多诗,首先缘于读法的旋转。

 

三环的读法

 

苏蕙以七言诗四首、每首四句(本诗一至四)顺时针输入,组成三环。读时,顺时针即可得到本诗。后人发现,不仅从第一句起,连读四句,可以成诗,从第二、第三、第四句起,顺时针连读四句,同样可以成诗。逆时针连读四句,同样是诗。

单句句、隔两句、隔三句,跳跃读,连读四句,无论顺时针或逆时针,可以成诗。双句隔两句,跳跃读,连读四句,无论顺时针或逆时针,亦可以成诗。

三环还可以退一字顺时针读。如:“智怀德圣虞唐贞,妙重华勋业昌嫔。沩降汭配英皇伦,匹飘迹沉江湘津。”退一字单句隔句、双句隔双句,顺时针跳跃读,同样成诗。但退一字读出的诗,不是回文,因此,不能逆读。

 

二环的读法 

 

①顺时针、逆时针旋读,均可得诗。不仅第一句起,从第二、第三、第四句起,连读四句,也都是诗。

②飞读。如由右边飞上边:“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辛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

③间一句顺时针读,间一句逆时针读;间两句顺时针读,间两句逆时针读,均可得诗。

④两边分读,上下分读;均可得诗。

⑤退一字顺时针读,退一字间一句顺时针读,退一字间两句顺时针读,退一字两边分读,退一字上下分读,退一字飞读(间四句顺时针读),均可。

 

一环的读法

 

①由各边第一字、第三字起,顺时针读,从各边第二字、第四字起,逆时针读,均可得诗。

②从各边中间一字起,顺时针读,五言一句,每句末字为下句首字,叠读,得五言诗。如:“怨义兴理辞,辞丽此作眷。眷恋终始诗,诗情明灼怨。”

③从各边中间一字起,逆时针读,五言一句,每句末字为下句首字,叠读,得五言诗。如:“怨灼明情诗,诗始终恋眷。眷作此丽辞,辞理兴义怨。”

 

八系的读法

 

①飞读。根据前述“飞书”的写法来读。如:从右上角飞左上角一首。首先右上角,第一句,由外而内:“贞志笃忠矢穹苍”;第二句,由内而外:“钦所箴诫绝淫荒”。然后,飞入左上角,第三句,由外而内:“秦楚间越隔土乡”;第四句,由内而外:“辛苦君身客外方。”至此一首诗完成。

②左右分读。如:“桑榆薄景照西林,当所专一志贞纯。方外客身君苦辛,苍穹矢终笃志贞。”

③上下分读。如:“秦楚间越隔土乡,麟龙昭德怀圣皇。民生摧迅电流光,钦所箴诫绝淫荒。”

 

二、三环之间的间带四角读法

 

①蛇形读。如:“仇好念,思君长。愁叹发,容摧伤。游西街,步东厢。休林桃,憩圃桑。流泉清,尘沙扬。鸠双巢,凤孤翔。”

②右半蛇行读。如:“仇好念,容摧伤。游西街,憩圃桑。流泉清。凤孤翔。”左半蛇行读。

③两边分读。如:“念好仇,思君长。发叹愁,容摧伤。街西游,步东厢。桃林休,憩圃桑。清泉流,尘沙扬。巢双鸠,凤孤翔。”

④右半直读。如:“念好仇,容摧伤。街西游,憩圃桑。清泉流,凤孤翔。”左半直读。

⑤自右而左间句读。如:“仇好念,发叹愁。游西街,桃林休。流泉清,巢双鸠。”自左而右间句读。

⑥间句两旁分读。如:“念好仇,发叹愁。街西游,桃林休。清泉流,巢双鸠。”

⑦两边间句向中心分读。如:“愁好念,愁叹发。游西街,休林桃。流泉清,鸠双巢。”

⑧依次四言读。如由右而左、由上而下:“念思君长,容发叹愁。街步东厢,憩桃林休。清尘扬沙,凤巢双鸠。”

⑨间句四言读。如从上而下:“念思君长,发容摧伤。街步东厢,桃憩圃桑。清尘扬沙,巢凤孤翔。”

⑩间句五言读。如:“好念思君长,叹发容摧伤。西街步东厢,林桃憩圃桑。泉清沙尘扬,双巢凤孤翔。”

⑾依次五言读。如:“君思念好仇,叹发容摧伤。东步阶西游,林桃憩圃桑。沙尘清泉流,双巢凤孤翔。”

 

二三环之间的间带四边读法

 

①上下两块,左右读。从自左而右第八字起,向左读,四言一句,两句;而后,从自右而左第八字起,向右读,四言一句,两句。每行中间三字叠读。例如,最上一行:“周南召伯,窈窕淑姿。召南周风,兴自后妃。”也可以先右后左读。

②左右两块,上下读。从上而下第八字起,向上读,四言一句,两句;而后,从自下而上第八字起,向下读,四言一句,两句。每行中间三字需要叠读。例如,最右一行:“所因祸源,肤受难明。祸因所恃,恣恶骄盈。”也可以先下后上读。

③上下(左右)分读。以右块为例,自右而左:“所因祸源,肤受难明。佞谗奸凶,害我忠贞。赵嬖妾后,戒在倾城。婕宠班姬,义不苟容。人致渐宠,盛炎犹荧。虑微察深,祸在防萌。”

④上下(左右)分段,六言读。以右块为例,自右而左:“所恃恣恶骄盈,佞人作乱帏庭。赵氏飞燕实生,婕妤乱辇汉成。人伐用昭青青,虑远慎在未形。”

⑤上下(左右)分句间读。以右块为例,自右而左:“祸源肤受难明,佞人作乱帏庭。妾后戒在倾城,婕妤乱辇汉成。渐宠盛炎犹荧,虑远慎在未形。”

⑥上下(左右)六言分读。以右块为例,自右而左:“祸源肤受难明,所恃恣恶骄盈。奸凶害我忠贞,佞人作乱帏庭。妾后诫在倾城,赵氏飞燕实生。班姬义不苟容,婕妤乱辇汉成。渐宠盛炎犹荧,人伐用昭青青。”

⑦上下(左右)分读,两句连读。以右块为例,自右而左:“祸源肤受难明,奸凶害我忠贞。所恃恣恶骄盈,佞人作乱帏庭。妾后戒在倾城,班姬义不苟容。赵氏飞燕实生,婕妤乱辇汉成。渐宠盛炎犹荧,察深祸在防萌。人伐用昭青青,虑远慎在未形。”

 

二环之间的间带四角读法

 

①依次顺读。如右上角:“怀伤思悼,悲感戚叹。乖情独抱,谁者我盼!”

②蛇行读。如右上角:“怀伤思悼,叹戚感悲。乖情独抱,盼我者谁?”

③从外读入。如右上角:“怀伤思悼,谁者我盼!乖情独抱,悲感戚叹。”

④从内读出。如右上角:“乖情独抱,悲感戚叹。怀伤思悼,谁者我盼!”

⑤半块依次读。如右上角:“悲感戚叹,怀伤思悼。谁者我盼!乖情独抱。”

⑥从外蛇行读入。如右上角:“悼思伤怀,谁者我盼!抱情独乖,悲感戚叹。”

⑦从内蛇行读出。如右上角:“叹戚悲感,乖情独抱。盼我者谁?怀伤思悼。”

⑧缠绕读。如右上角:“怀伤思悼,抱独情乖。谁者我盼?叹戚感悲。”

 

一、二环之间的间带四边读法

 

①依次直读。如:“岁寒识凋松,贞物知终始。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②蛇行读。如:“岁寒识凋松,始终知物贞。颜衰改华容,士行别贤仁。”

③从外读入。如:“岁寒识凋松,仁贤别行士。颜衰改华容,贞物知终始。”

④从内读出。如:“贞物知终始,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岁寒识凋松。”

⑤从外蛇形读入。如:“寒岁识凋松,士行别贤仁。颜衰改华容,始终知物贞。”

⑥从内蛇形读出。如:“贞物知终始,容华改衰颜。仁贤别行士,松凋识岁寒。”

⑦半边依次读。如:“贞物知终始,寒岁识凋松。仁贤别行士,颜衰改华容。”

⑧缠绕读。如:“寒岁识凋松,容华改衰颜。仁贤别行士,始终知物贞。”

 

一环内诗读法

 

旋转读,得诗:“诗图璇玑,始平苏氏。苏氏诗图,璇玑始平。”其义:这篇《璇玑诗图》,乃始平郡苏氏我之所作。苏氏的这篇诗图,乃是璇玑回文诗组造的起始。(前两句说的是诗题、作者及其籍贯,是诗人的自述;后两句有关《璇玑图》历史意义的估计,应是后人的引申。)

 

以上,九块,共得诗1033首(内:三言160首、四言289首、五言216首、六言64首、七言304首),基本诗句516句(内:三言96、四言196、五言88、六言48、七言88)。

 

其他旋转读

 

①从中心正起向外短读  以诗题四边之“始”(16·15)、“苏”(15·16)、“诗”(14·15)、“璇”(15·14)四字为首字,向外读七言一句,逐句旋转,顺时针、逆时针转,间一句转,得诗16首。如:“始怨别改知识深,苏辞感劳消非沈。诗眷兴感昭恨神,璇诗耀观华繁殷。”

②从中心正起向外长读  以诗题四边之“始”(16·14)、“苏”(15·16)、“诗”(14·15)、“璇”(15·14)四字为首句和第三句之首字,向外读七言两句,逐行旋转,顺时针、逆时针转,间一行转,得诗12首。

③从中心角起向外短读  以诗题四角之 “玑”(16·14)、“平”(16·16)、“氏”(14·16)、“图”(14·14)四字为首字,向外读七言一句,逐句或间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读,得诗16首。

④从中心角起向外长读  以诗题四角之 “玑”(16·14)、“平”(16·16)、“氏”(14·16)、“图”(14·14)四字为首字,向外读七言二句,逐行或间一行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得诗12首。如:“平兴思伤枕追林,长叹步憩泉翔津。氏此掩何是谁麟,飞彩凤乱阳微亲。” 

⑤从中心起向外读七言一句,正角交错,依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四句一首。得诗16首。如:“玑明谁情戚悼钦,璇诗耀观华繁殷。图终阻愁是冤辛,诗眷兴感昭恨神。”

⑥从中心起向外读七言两句,正角交错,依次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四句一首。得诗16首。如:“玑明谁情戚悼钦,慈顽慎远厥基仁。璇诗耀观华繁殷,艳调商歌郑南淳。”

⑦从四角之第二字向内斜读,七言一句,逐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四句一首。得诗8首。这四字分别为:“基”(2·82)、“娟”(2·2)、“微”(2·28)、“翔”(28·28)。如:“基厥远慎顽慈钦,娟容英泪旷惊辛。微阳乱凤彩飞麟,翔泉憩步叹长林。”

⑧从中线第二字起向内读,旋转成诗。8首。中线上、下、左、右的第二字分别为:“南”(15·2)、“故”(2·15)、“遗”(15·28)、“因”(28·15)。如:“南郑歌商调艳殷,故间佩天辜罪神。遗衰时盛丽壮沈,因谗嬖宠致微深。”

⑨从外向内,四角和中线交错,旋转成诗。16首。每句诗的第一字,从图的右上方开始,逆时针,右上、上、左上、左、左下、下、右下、右八个方向,依次为:“基”(28·2)、“南”(15·2)、“娟”(2·2)、“故”(2·15)、“微2·28)、“遗”(15·28)、“翔”(28·28)、“因”(28·15)。如:“基厥远慎顽慈钦,南郑歌商调艳殷。娟容英泪旷惊辛,故间佩天辜罪神。”

⑩从一环内八字起,向外读七言一句,交错旋转。得诗16首。如:“始怨别改知识深,诗眷兴感昭恨神。玑明谁情戚悼钦,氏此掩何是谁麟。

⑾从外向内间隔交错旋转。每字诗的首字与前述之首字相同。得诗16首。如:“基厥远慎顽慈钦,微阳乱凤彩飞麟。南郑歌商调艳殷,遗衰时盛丽壮沈。”

以上,其他旋转读法,得诗152首,基本诗句除重复者外,为8句,均系七言。

 

 

奇巧的韵脚,诗的追寻

 

本来只有本诗46首,加上回读,共92首的一幅诗图,后人为何竟解读出了万千首诗?除了前面总归为“璇玑”的各种读法外,与《璇玑诗图》巧妙的韵脚安排尤其密切相关。

如果说,三环、八系的安排,是诗图构建中的钢筋水泥,使其坚固异常、牢不可动,是外部形象,那么,苏蕙对韵脚的安排,就更是神来之笔,使整个诗图波动着韵律感,充满迷人的魅力,是内秀之美。

最初,我国诗的押韵比较简单,后来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地区、时代之不同,同一字的读音,是各有若干差别的。在苏蕙以后的南北朝时期(420-589),语音即已与几百年前有所不同,按当时语音读《诗经》,韵多不合。为符合原韵,学者提出某字需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此风至宋代而大盛。今天,解读四世纪的《璇玑图》,应以当初比较简单的音韵来要求,大体协韵、顺口即可。不能按后来严格的标准来强求

 

《璇玑诗图》的韵脚,有用于二、三环小范围内的,为48韵脚;有用于八系范围内的,共16韵脚;有用于全图大范围的,有24韵脚

  

三环32韵,分为两组其中,

红色16:唐(táng)、昌(chāng)、皇(huáng)、湘(xiāng)、梁(liáng)、长(cháng)、房(fáng)、刚(gāng)、望(wàng)、霜(shuāng)、墙(qiáng)、芳(fāng)、商(shāng)、藏(cáng)、堂(táng)、伤(shāng)韵母都是:ang(顺读为本诗:“仁智怀德圣虞唐……”)

绿色16chēn)、chúnqin)、zhēn)、chūn)、xīn)、chún)、qīn)、rėn)、shēn)、min)、jīn)、lún)、pin)、zhēn)、rėn)。韵母或ēn、或ún、或in,都落在n上。逆读为本诗:“伤惨怀慕增忧嗔……”)

绿色16,又是顺时针退一字读诗的韵脚:“智怀德圣虞唐贞……”

其图:

 

  

 

 


二环16韵。

红色两组8韵:峨(é)、罗(luó、多(duō)、何(hé)、华(huà)、沙(shà)、遐(xià)、加(jià)。前四字同韵,后四字同韵。为本诗顺读的韵脚。(“钦岑幽岩峻嵯峨……”)

绿色8韵:深(shen)、林(lin)、沈(shen)、麟(lin)、神(shen)、辛(xin)、殷(yin)、钦(qin)en、或in,落脚在n上。为本诗逆读的韵脚:“何如将情缠忧殷……”。

绿色8,也是退一字顺读的韵脚:“岑幽岩峻嵯峨……

其图:


 

 

 

 

八系,韵脚16

以红色显示8韵:苍(cang)、荒(huang)、乡(xiang)

(fang)、当(dang)、皇(huang)、光(guang)、桑(sang),韵母都是:ang为本诗顺读的韵脚:“贞志笃忠誓穹苍,钦所诫绝淫荒……

    以绿色显示的8韵:林(lin)、民(min)、麟(lin)、纯(chun)、辛(xin)、秦(qin)、钦(qin)、贞(zhen)。韵母:或in,或un,或en,都落在n上,为本诗逆读的韵脚:“桑榆薄景照西林,光流电迅催生民……”

其图:

 
 

 

 

三环的32韵脚,一半与二环韵脚相同,一半与八系韵脚相同。

    三环红色韵脚与八系红色韵脚相同,都是ang;三环绿色韵脚与二环绿色韵脚相同,都落脚在n上。整个诗图于是就像一张大网,韵脚就像网结,连通着整张大网,成为提得起、放得下的活体。这就为通篇交叉读诗,在必不可少的音韵的协调上,提供了基础。

 

用于全图的有24韵。以绿色标出。


 
 

 

 

24个韵眼,相互之间,等距离地分布着6个字,从“韵眼”的下一字起读,到下一韵眼,恰好读出一句七言诗,不仅音韵协调,而且联系诗人的环境与所思所想,亦可勉强粗通。由于韵眼安排出色,《璇玑图》,从任何韵字的次一字开始,无论怎么读,向上读,向下读,向左读,向右读,斜向右上读,斜向右下读,斜向左上读,斜向左下读,除不足七字者外,无不成诗。通篇是诗,简直是美丽神奇的诗的世界。其玄妙,真是不可理解。武则天评论苏蕙“才情之妙,超古迈今”,说《璇玑图》“纵横反复,皆为文章”,是有道理的。

为便于在图中寻觅,有关字后注以坐标,按今阅读习惯,圆点前的数字指从左到右的行数,圆点后的数字指从上到下的行数。如:诗图右上角的“仁”字。其坐标即为:29·1。

现举24韵脚之一的“深”字(22·15)为例,简要加以说明。

“深”字本身起读,得诗二首。其一: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耀翳英华。沈浮书札鱼流沙,麟凤分远旷幽遐。


 
 

 

 

其二:“深渊重涯经网罗,林西照景薄榆桑。伦匹飘迹沉江湘,津河隔塞殊山梁。”


 
 

 

“深”字被八个字包围:“峨”(22·14),右上“察”23·14),“微”23·15,右下“虑”23·16,下“渊”22·16,左下“凋”21·16,左“识”,左上“岁”21·14)。除左“识”字左读仅有六字无诗外,其余七字,都可得诗。

“深”字上“峨”,向上读,得诗一句:“峨嵯峻岩石幽岑钦”。

“深”字的右上“察”,向右上读,得诗一句:“察宠义在忠明贞。”

“深”字的右“微”,向右读,得诗一句:“微致宠嬖谗因嫔。”

“深”字的右下“虑”,向右下读,得诗一句:“虑伐乱燕帏盈伦。”

“深”字的下“渊”,向下读,得诗一句:“渊重涯经网罗林。”

“深”字的左下“凋”,向左下读,得诗一句:“凋始感情巵故沈。”

“深”字左上“岁”起,向左上方斜读,得诗一句:“岁贞者乖旂虎殷”

其中的每一句,都可以作为首句,向外扩张得诗。今仅以左上岁贞者乖旂虎殷”一句作例:

  

 

 

最后一字“殷”,为24韵脚之一,其周围亦为八个字所包围:其上“艳”(15·7),右上“华”(16·7),右“忧”(16·8),右下“虎”(16·9),下“繁”(15·9),左下“文”(14·9),左“多”(14·8),左上“姿”(14·7)。

从上一字“艳”放射向上,得诗一句:“艳调商歌郑南淳。”

从右上“华”向右上放射,得诗一句:“华谱歌能思妃嗔。”

从右字“忧”向右放射,得诗一句:“忧缠情将如何钦。”

从右下“虎”向右下放射,得诗一句:“虎旂乖者贞岁深。”

从下“繁”向下放射,仅六字。无诗。

从左下“文”向左下放射,得诗一句:“文扬琐忧时徽神。”

从左“多”向左放射,得诗一句:“多患生艰惟苦辛。”

从左上“姿”向左上放射,得诗一首:“姿征硕路中姿秦。”

这是第二句。第二句中的任何一句,又可以作为首句,向外扩展得诗。今仅以左

文扬琐忧时徽神”为例:


 
 
    最后一字“神”,为24韵脚之一,亦为八个字所包围:其上“精”(8·14),右上“徽”(9·14),右“恨”(9·15),右下“元”(9·16

,下“遐”(8·16),左下“积”(7·16),左“罪”(7·15),左上“构”(7·14)。

   从上“精”向上读,得诗一句:“精少瘁愁兼加辛。”

   从右上“徽”向右上读,得诗一句:“徽时忧琐扬文殷。”

   从右”向右读,只有六字,无诗。

   从右下“元”向右下读,得诗一句:“元倾羞如味琴沈。”

   从下“遐”向下读,得诗一句:“遐幽旷远分凤麟。”

   从左下“积”向左下读,得诗一句:“积因贵之同钦纯。”

   从左“罪”向左读,得诗一句:“罪辜天佩间故亲。”

   从左上“构”向左上读,得诗一句:“构疾品竹改禽春。”

   这是第三句。第三句中的任何一句,同样可以作为首句,向外扩展得诗。 今仅以向上之“精少瘁愁兼加辛”为例:

  

 
 

 

此句最后一字“辛”,亦系24韵脚之一,其周围,同样被八个字所包围:上“乡”(8·7),右上“谁”(9·7),右“苦”(8·9),右下“冤”(9·9),下“加”(8·9),左下“深”(7·9),左“苦”(7·8),左上“惊”(7·7)。

从上“乡”上读,得诗一首:“乡土隔越间楚秦。”

从右上“谁”右上读,得诗一句:“谁相人遐女召淳。”

从右“苦”右读,得是一首:“苦惟艰生患多殷。”

从右下“冤”右下读,仅有六字,无诗。

从下“加”下读,得诗一句:“加兼愁瘁少精神。”

从左下“深”左下读,得诗一句:“深我物风违弃新。”

从左“苦”左读,得诗一句:“苦君身客外方春。”

从左上“惊”左上读,得诗一句:“惊旷泪英容娟蓁。”

这是第四句。作为四句七言诗,至此完成。其诗:“岁贞者乖旂虎殷,文扬琐忧时徽神。精少瘁愁兼加辛,苦君身客方外春其图:


 

 


作为一首七言诗,虽然已经完成,但是,解读可以继续。因为诗的最后一字“春”,也是24韵脚之一。它被上“阳”、右上“”、右“方”、右下“”、下“墙”五字包围,从这五个字中的任意一字,沿其所在方向解读,连读七字,即可得诗。

如此连环解读下去,当然会得很多很多的诗来。而诗的图形,当然千奇百怪,幅幅不同。  

全图24韵脚的每一韵脚,均可仿此解读。

解读过程中,每一步所得之诗句,都可以作为一首诗的首句,向外扩展得诗。

《璇玑诗图》全图究竟可以解出多少首诗,笔者一时确实说不清楚。

解读的乐趣,就在这里。

不过,在解读时,无论诗图的什么地方,都必须注意音韵,使诗句的最后一字落在韵脚上。否则,不能成诗。要读出七言诗,必须从韵字起,逆推六字,以此字为诗句的首字,这样读下来,方可落在韵脚上

《璇玑诗图》的解读,开始是一种学术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游戏的成分越来越多。就是游戏,也是有益而无害的。

前人读法,有几种应当弃而取。首先,841字图,凡涉及中心的“心”字者,其读法应一概舍弃。其次,读出的诗,其形为三角形、第一句与第四句相同,但却没有反复吟咏的意蕴、读来索然无味者。第三,读法古怪,读起来吃力,缺乏解读乐趣者。这又包括两种情况:其一,句读为顺时针,而全诗句的排列却为逆时针者;其二,相反,句读为逆时针,而诗的排列却为顺时针者。第四,诗句十分费解,作为诗看,显得支离破碎,无琢磨价值,连强解也很困难者。并非诗读得越多越好。

    滥觞于李渔、而于近代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读法,同一首诗,采取多种读法,可以读出许多首诗,被称之为“百变读法”,也挺有趣。但与诗图无关,是另一种文化游戏,故不列入我们讨论的范围。

(待续)


作者信箱:1224260320@qq.com;  liwei9603@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