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佬

 好办法 2018-06-02

“赤佬”一词系吴地方言,用途甚广。“赤佬”的用法千变万化,如果对上海文化没有充分的了解,难免会错意。总的来说,“赤佬”在上海话中的意思相当于北方话的“鬼”,小赤佬,小鬼。“碰着赤佬”,见鬼。要说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完全看语境的变化。弄堂里的阿姨聊天时讲到自己的儿子:“阿拉屋里只小赤佬”,相当于北方话“我们家那个小鬼”,听上去欢喜得不得了,就好像阿姨聊到自己的丈夫:“格只杀千刀”,意思是一样的。走路不慎扭下脚,感叹一句:“今朝出门捧着赤佬了!”如此而已。“赤佬”在上海话中属于程度比较轻的俗语,“侬只小赤佬过来!”,那是寻相骂,要是改两个字变成“侬只biang帮我过来”,性质立变,可能要打相打了。



关于“赤佬”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因为上海华洋杂处又海纳百川,所以很多俗语的来源都有各种说法,我粗粗计算,大概分考据派、乡土派和外来派。考据派从古书里找依据,动不动《说文解字》,引用《康熙字典》算是客气的。乡土派则是从上海本地,或者苏州、宁波等地方言中找方向。至于外来派,在他们眼里上海话简直就是外来语,恨不得普通话里没有的词,都要找到个外国词根才过瘾。关于“赤佬”这个词的解释,三派都有。


宋朝名将狄青狄武襄,著名的“赤佬”


有种说法,宋朝保留五刑之一的黥刑,也就是给犯人脸上刺字,也叫“刺配”,一般刺“归化”、“归圣”等字样。黥刑在脸上留下的痕迹是红色的,所以刺配的“贼配军”被人称为“赤佬”。宋朝出了位配军中的伟人狄青,此人年轻时因兄长与人斗殴,为兄顶罪刺配充军,从行伍中脱颖而出,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一枪一剑打到枢密使的位子,相当于国防部长。江休复《江邻幾杂志》记载,狄青到枢密院上班,部下在官府门口久候不至,问一路人有没有狄青的消息,不料这位路人就是狄青。狄武襄微笑不语,只说不知道,这位部下骂道:“迎一赤老,累日不来!”——这是骂山门骂到“赤佬模子”本人头上去了。狄青当大官以后,宋仁宗曾劝他用药物将脸上的黥文洗去,《宋史》记载,狄青回答:“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宋江也是著名的“赤佬”


根据乡土派的说法,“赤佬”一词是上海本地语言,追根溯源也有依据。刘雅农《上海闲话》里记载,上海地处海滨,自古以来就是海盗、贼匪和倭寇争夺的要地。上海城是明朝时筑起来的,明朝是火德,军人穿红色衣服,所以上海人“因畏军人如鬼,而呼作赤老,且将下流人物与做不端之事者,皆呼为赤老”。赤佬相当于军人,进而转化成战死疆场的死鬼,此说也有一定道理。


明朝身穿红衣的锦衣卫,他们上门,那真是“碰着赤佬”了


外来派也没闲着,按他们的说法,“赤佬”的来源是英语中的“cheat”,赤佬者,cheat佬也,骗子的意思。或叫“cheap”佬,有“贱货”的意思。这种说法是我最不认同的,且不说“骗子”和“贱货”和“赤佬”在中文意思上是否相似,单说cheat和cheap的英语发音和上海话的“赤”,差别也很大。如果是cheat和cheap佬是广东话,那倒还有点道理。上海话自有其来由,事事都要找个洋依据,我看有点cheap,十足是在cheat。



在我看来,“赤佬”一词源自古文,有自己清楚的历史渊源。能在现代上海方言中保留下来,是书面语和方言长期融合的结果,说明这个词和上海、和上海人很有缘。要不然古书里那么多佶屈聱牙的词语,为什么偏偏是这些词留了下来呢。在上海话里,“赤”字有裸露的意思,“赤膊”是光膀子,“赤屁股”是光屁股,民国时代,四方八面“赤”贫的人从“赤”地千里的内陆来到上海,“赤”手空拳地从别人嘴里的“小赤佬”开始奋斗,这是很了不起的近代上海人的历史。如果不了解上海,一竿子把“赤佬”归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粗话,那未免太武断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