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如何更清楚地了解不同年龄幼儿的建构发展水平?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一般有六个发展阶段。教师从幼儿的表现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的必要条件。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六个发展阶段中幼儿有什么行为表现?在每个阶段中,教师需要做什么? 探索材料本身,这通常是2岁以下幼儿的典型行为。 简单地把积木一块块地往上叠起来,或者一块接一块地平铺成一列,试图将积木堆高,然后再推倒,重复进行。此时幼儿往往不注意重叠或排列整齐,只注意能叠多高的“宝塔”,能铺多长的“铁路”。即单一维度的堆砌。 约3岁左右,幼儿开始探索如何用一块积木把其他两块积木连接起来,搭成一个可让小汽车开进开出的“门”。类似技能的逐渐发展,使幼儿可以搭成“桥”、“楼房”等结构。即简单的二维建构。 幼儿用几块积木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形成小动物的“家”、“动物园”、“汽车库”、“幼儿园”等。 幼儿在建构中,使用不同的建构技巧实现造型的平衡与对称,进一步实现造型的美观度。 幼儿自己为所建造的东西定义,使它成为现实世界中某种物体的象征性代表。复杂的再现型建造还可设计多个幼儿共同合作。 教师在建构游戏中可以观察幼儿的表现,从中进一步把握幼儿现有建构发展水平,更有效地为幼儿提供游戏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