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准确定位振兴中医

 369蓝田书院 2018-06-18

 

 

                          

                                

封志强(河北石家庄市)

 

中医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国家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是,从媒体传出的信息和社会现实都已表明:振兴中医,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主要原因是对中医的定位失准。把中医定位为“科学”,管理部门一直用西方的“科学”模式管理中医,而“重建中医理论体系”不绝于耳,不破不立,“重建”当然意味着“推翻”。在“推翻重建”之前,高举“中医现代化”大旗,把中医的特色定位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医等同西医,于是,西化的假中医也冒充中医。这样下去,中医难以振兴。

 

一、中医是医道,难为科学

 

将中医定位为科学是失真,不准确。

《黄帝内径》曰:黄帝坐名堂,召雷公问之曰:子知医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不能别,…… 帝曰:善!……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可见,中医是道,是医道。

何谓道?《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阴阳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何谓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21章)。《内径》曰: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道无鬼神,独来独往。(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字拆成两部分可为,首,即头脑。人的头脑随物、像的恍惚变化而走动,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恍惚之数,生于毫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医道也然,比如脉象,浮为表,但,气虚不能内守,浮越于外,是浮不可概言表;数为热,但,阴阳俱困,气血张慌,是数不可概言热。邪之中人,……,上下左右,无有恒常。(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可以在恍惚之中抓住病人的关键症候,决定治愈疾病的大方向。比如,喻嘉言治徐国珍伤寒案,病人脉洪大无伦,而重按无力,身热目赤,异常大躁,身卧地上,欲求入井,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喻嘉言据脉大而重按无力,索水到前,复置不饮而断定是:真寒假热。服参附干姜等而愈(《古今医案按》)。上述病案,身热目赤,当然是热。如果按科学而寒凉退热,病必恶化。对于阴寒格阳发热的病人施以冰块,可能毙命。在恍惚复杂的病情中,识物别像,就是医道。能够把握真像,就是高明的医生。再比如,夫血之于气,异名同类。(灵枢·卫营生会第十八)。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以上这些都是中医的基本概念,恍恍惚惚,难为科学。但,却是中医医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立法、处方、遣药也是一样,往往似此似彼,恍恍惚惚。砒石是毒药,也不是(寒痰哮喘);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补气)用量是当归的五倍,似是重在补气,实则补血;针灸百会(在头顶)治脱肛;推拿涌泉(在脚底)能治头疼。恍惚又模糊,科学难说清。如果得医道,疗效不含糊。

科学要求:头是头、脚是脚,一是一、二是二。要经过实验,双盲、对比,数理分析,可以重复。医学多是抽样调查对总体进行估计,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病人(标准差不为零)。不显示误差和可靠性的统计数据不能是科学数据,比如,某药对某病的有效率或治愈率。中医医道能够在科学误差这部分发挥其优势。比如,有的病人因为有诸多难受、不舒服才到医院看病,医院做了科学检测,医生告诉他:检测数据正常,你没有病。这看似清楚、科学,实际是检测有误差或不知道还有那个项目需要检测,既模糊又恍惚。在此误差和模糊之中,中医可以据四诊八纲,辨证论治,解除病痛。再比如癌,常常是某些慢性病转化而成,在病变的某阶段,癌与非癌没有明确界限,检测产生误差是正常的,不能说不科学。而在癌与非癌互变的恍惚阶段,中医治疗慢性病阻止癌变是可能的。手术前主治医生让患者或其家属签字,说明医生对自己的科学也觉得恍惚,没有十分把握。然而,知医道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第1章)。求索于有无之间,是为道,为医道。在模糊和恍惚之中,未病防其病,已病知其变。经言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效果如何,全在医道的高低。

 

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非中医所独有

 

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并非中医所独有,西医也有。辨证论治就是将收集到的与该病人疾病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辨证分析,做出诊断,据此立法处方用药,并观察病人体征和症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西医何尝不是如此,虽然西医治病有各种标准、规范,但是并不舍弃辨证论治。西医要收集各种检测、影象等资料进行分析诊断、辨证论治,有时还需要多个医生会诊,则是辨证论治的形式之一。西医也有整体观念,比如,常服雷米封,防止伤肝,同时服用维生素;做骨癌手术,防止肺转移;治疗糖尿病,同时预防各种并发症,等等,做一项大手术更是要考虑患者整体状况能否承受,做各种检查以做决断,都是整体观念的体现。西医没有阴阳五行等中医概念,依据西学理念统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不少当代学者把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确定为医独有的“特色”或“特点”,这是对中医扭曲。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四气五味、升降归经等是中医基础理念,也是中医的特质。中医以其基础理念统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脱离中医的基础理念,谈论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前,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作为中医的特点,大有取代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理念之势 。这个错误定位,是一个不利于振兴中医的倾向。以为坚持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就是中医了,进而,有可能以中医权威的姿态诋毁中医之本。这种偷换中医基础理念的趋势是阻碍中医振兴的烟幕弹,会误认为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西化的中医也是中医。
      

三、莫把西化的中医当中医

 

应当明确:在中医理念指导下的医事是中医,在西医理念指导下的医事是西医,打着中医旗号在西医理念指导下的医事是西化的中医,本质是西医。在当今打着中医旗号行西医医事者不乏其人。

万能神医排毒教父等等,无一不是打着中医旗号在西医理念指导下行事的。比如制造食疗神话的张悟本,《中国中医药报》2010531的一篇专家驳斥张悟本养生谬论的报道中,4谬论,没有一条是中医谬论。看不见阴阳五行、四诊八纲、四气五味等中医痕迹,而是血脂、血压、血糖、补钙等等西医理念,是西医有是病,吃某物那一套。给张悟本等戴上中医的帽子,是中冠西戴

还有另一类科学盗名者,打着中医的旗号,以非中医理念指导医事。他们胸前挂着中医的牌子,却按西医理念行医事。诊脉留于形式,伸手不到一分钟,诊脉已毕。随即开出检测单,让患者缴费。为什么?因为需要摆出诊脉的架势以显示自己是“中医”。他们根本不相信脉诊,而是据西医理念和检测数据开药。他们中药西用,嫁祸中医。几年前,龙胆泻肝丸事件是典型的案例。龙胆泻肝丸是一个泻实火的丸药。从报道的病例来看,无一不是长期服用而造成尿毒症,这些病人反复上火,上火则服之。从八纲来分析,此上火,病程长、火势缓,属的范畴。可见多是虚火,却服泻实火之剂,犯了虚虚之戒的原则错误。危害所及,恐怕还不只是尿毒症。西医化学分析得知六味地黄丸可以增强免疫力,就推荐人们吃六味地黄丸,然而,对于脾肾阳虚的病人适得其反。再如,给阳虚的肝炎患者或感冒患者服板蓝根抗病毒,难说不出问题。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出事故或许也可以说明脱离中医理论指导的危害。记者在中药注射剂在反思中奋起(《中国中医药报》09410)一文中说;据有关调查,中药十大品种中七个都是中药注射剂,而应用最多的不是中医单位,是西医单位。中药注射剂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制造并使用,本质上是西药,出问题属正常。科学盗名,嫁祸中医。实属冤枉,中医何罪之有?

在中医定位失准的前提下,几十年来,以中西医结合为招牌,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掘墓人。他们用中西医共有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替换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中医核心观念,在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谋求西化中医。致使队伍在萎缩。正如周然先生所说:“中医学尽管已经很努力,国家的政策和民间的力量全部调动,而且几乎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仍然是越来越显得单薄、无助、吃力和艰难。”(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11月26日)为什么?定位失准。中医的当务之急是:准确定位,振兴中医。

中医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中医的振兴有待于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医的振兴将有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对中医有准确定位才能振兴中医。

                                             

 

2010.1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