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说扇

 lj0279 2018-06-25

作者:子凡shine

中国有有三千多年的用扇历史,扇子名目繁多,以功能分为仪仗用扇和生活用扇;按形状主要分为团扇和折扇;如果按照材质来分,则有竹扇、木扇、羽扇、芭蕉扇、蒲葵扇、绢扇、纸扇、檀香扇、象牙扇等等。

素有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果然名副其实,小小的一把扇子也被写得千姿百态,摇曳生姿。宝钗扑蝶的天真,晴雯撕扇的娇憨,都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撷取几则不太被注意到的关于的扇子的趣闻趣事介绍给大家。

仪仗用扇

元妃省亲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什么是皇家威仪:“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

“凤翣”指用野鸡或孔雀羽毛编成的大掌扇。唐刘禹锡《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曰“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


“雉羽”,雉的羽毛,色泽鲜艳,古人服饰仪仗常用以为饰。《宋史·仪卫志一》记载:“古者扇翣,皆编次雉羽或尾为之,故於文从羽。”

“说不尽簾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雉尾之扇”与前文的“凤翣”、“雉羽”同样都是仪仗用扇,又名“障扇”。最初在王室外出的时候,侍从举着巨型的扇子来遮挡尘土和阳光,但是渐渐地功能性被仪式感取代,用于显示皇家的气派和威严。雉羽障扇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唐代改用孔雀羽毛做仪仗扇。宋代以后民间婚嫁也开始用仪仗扇。

周武王时代规定了不同等级官员的用扇标准。以后历朝历代都遵循着严格的等级秩序,在用扇上有很大的差别。

根据《清史稿》记载:

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仪驾:次赤、黄龙、凤扇各四,雉尾扇八。

皇贵妃、贵妃仪仗:金黄、赤、黑三色素扇各二,赤、黑鸾凤扇各二。

妃、嫔采仗:赤、黑素扇各二。

等级森然,差别巨大。

经常会有读者讨论贾元春是什么级别的妃子?因为第十六回是“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行文称呼“元妃”“贾妃”,而省亲过程中,贾政等亲眷一直称呼“贵妃”。这个“贵妃”究竟是尊称,还是贾元春的品阶呢?可以试着从元春归省的仪仗入手,但是原文只是概说“一对对”,极言其盛况,并没有详细地说明是几对旗,几对扇。而且无论是贵妃、妃还是嫔的仪仗,都应该有“七凤金黄曲柄盖一”和原文“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一致(皇贵妃是明黄,皇后是九凤)。但是细读之下,仍然有一个细节暴露了贾元春的品级,那就是香炉。

皇贵妃和贵妃用的是金香炉,而妃、嫔是银制饰金香炉。原文“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销金”的意思便是嵌金线或者洒金粉,自然纯金的香炉是不可能用“销金”的工艺的,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贾元春是妃无疑,这和原文叙述的加封“贤德妃”是一致的。

当然这是本段“障扇”题外的话了。

端午送扇


第二十八回,元妃赏赐端午节礼。宝玉得了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

也就是说林黛玉和三春的“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是基本款,其他人员,除了王熙凤和李纨之外,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酌增。节令赏赐自然和节令有密切的关联。端午节赠扇之风,是在唐代李世民倡导下发扬光大的。


《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八年五月端午日,太宗为飞白书,作鸾、凤、虬、龙、蛇等字,笔势惊绝,谓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朕今各贺君飞白扇二枝,庶动清风,以増美徳。'”宋高承《事物纪原》据此得出结论:“推旧俗之语,则知端午之以扇相遗,自唐太宗始也。”这便是端午赠扇之始为唐太宗李世民之说的由来。

到了宋代,端午赠扇成为官方风俗;至明代,逢端午,朝廷赐京官扇。万历本《大明会典》记载“凡每岁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缕。若大臣及经筵官,或别赐扇并彩绦、艾虎等物,各以品级为等。”端午赠扇蔚然成风,端午扇又有“避瘟扇”的称谓,并且衍生出了“辟邪”“清凉”“扬仁风”等丰富的内涵。

元春所赐“上等宫扇两柄”为团扇、纨扇。因为《红楼梦》中修饰扇的量词均为“把”,而只有这一处用到了“柄”,应该是团扇。

小小折扇讲究多


《红楼梦》里多处写到折扇,无论是晴雯撕扇,还是宝钗扑蝶用的都是折扇,因为折扇携带方便,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折扇制作工艺日益繁复,小小的一把折扇被赋予了丰富的扇文化。

扇骨由珍稀的竹木制成,如湘妃竹、鹿竹、桃丝竹、棕竹、罗汉竹、玉竹等等。木质的有紫檀木、红木、黄花梨木、乌木、鸡翅木、金丝楠木等。此外,还有象牙、玳瑁等珍贵扇骨。第四十八回石呆子藏扇“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说的就是扇骨。

扇面分为色面和素面。色面又以泥金、洒金最为讲究。素面分为纸面、绢面和发笺。晴雯撕扇撕的应该是纸扇。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扇面的字画是最体现风雅的。扇面收藏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书画艺术水准以及题款。贾宝玉的“大观园四时即事诗”受到纨绔子弟的追捧,纷纷题写在扇头壁上赏玩。也说明了当时倩画求题的一种风尚。


扇坠的好坏也影响到一把扇子的整体水平,扇坠用料很广,有玉石、木质、琥珀、玛瑙、沉香、水晶等等。以玉扇坠最为常见。顽石幻化而成的通灵宝玉便如扇坠一般大小的可佩可拿。贾宝玉随手将一个玉玦扇坠送给了蒋玉菡。

一把折扇通常要配以扇囊、扇袋。扇袋可以挂在腰间,盛行于明清时期。扇袋通常是丝绸做成,上面绣着精致的图案。文人雅士喜欢梅兰竹菊,凡夫俗子则喜欢富贵平安寓意的图案。贾敬之丧,袭人赶着为贾宝玉做一个相应的青灰色的扇套。袭人道:“我见你带的扇套还是那年东府里蓉大奶奶的事情上作的。那个青东西除族中或亲友家夏天有丧事方带得着,一年遇着带一两遭,平常又不犯做。如今那府里有事,这是要过去天天带的,所以我赶着另作一个。等打完了结子,给你换下那旧的来。”

贾敬去世在炎夏,而秦可卿去世在冬季,为什么也需要带折扇呢?因为在明清时期,一把优质折扇已经成为士大夫的标配,无论春夏秋冬都挂在腰间,以示身份。扇子的扇凉功能反退而其次了。诸葛亮的羽扇纶巾,纪晓岚的摇扇吟诗都为文人雅士所效仿,扇子是儒雅智慧的象征,是身份品格的体现,甚至会出现“穿冬衣,摇夏扇”的滑稽景况。

王夫人的芭蕉扇

提起芭蕉扇就会想到《西游记》。《西游记》里有两把神通广大的芭蕉扇,一把太上老君的至阳芭蕉扇,一把为铁扇公主的至阴芭蕉扇。此外,还有济公的芭蕉扇、八仙之一汉钟离的芭蕉扇都是法力无边。

故事中的芭蕉扇很神奇很强大,而现实生活中的芭蕉扇极其普通的大众化的扇子,又叫蒲扇、葵扇、蒲葵扇。蒲葵是多年生的热带和亚热带常绿乔木,葵扇由其叶加工制成。这种扇携带轻便,扇起来凉风大,而且价格低廉,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用它。

第三十四回,王夫人正坐在凉榻上摇着芭蕉扇子。

王夫人用蒲扇符合王夫人内敛,不张扬的性格特征,蒲扇看起来质朴无华却扇凉功能极佳,王夫人已经到了注重实用价值的年龄。

广东的蒲扇最富盛名,广东江门新会世称“葵乡”,具有千年葵艺文化,制作出的蒲扇有上百种。不过蒲扇根据蒲葵叶的不同,可简单分为普通扇和玻璃扇两种。普通扇就是将生葵叶割下来晒干,裁剪成扇子的样子,用竹篾加边,葵柄用藤条缝合,熏焙、漂白即可。

玻璃扇是相当名贵的扇子。它选择初发未舒的浅绿嫩叶,经过日晒,色泽晶莹洁白,再经水洗、硫磺熏蒸,色乃益白,如同玻璃,因而得名。例如火画扇、竹箨画扇、织扇都是其中的精品。火画扇还是中国四大名扇之一。

至于王夫人用的是普通蒲扇,还是玻璃扇,根据书中的描写不好断定,但是以王夫人的身份起码应该用一把制作精良的芭蕉扇。

海南带来的扇子

第七十五回,宝玉做的诗得到了贾政的赞许,贾政吩咐道“把我海南带来的扇子取两把给他。”

千里迢迢从海南带回来的扇子自然应该有当地的地方特色,海南最出名的扇子便是黄花梨扇。黄花梨木与紫檀木、鸡翅木、铁力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且始终位列四大名木之首。黄花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写道:“宣教箱中去取通天犀簪一枝,海南香扇坠二个,将出来送与小童道:‘权为寸敬,事成重谢。'”“海南香扇坠”就是海南黄花梨木做的扇坠。贾政赏给贾宝玉的“海南的扇子”应该是“黄花梨扇”吧。至于只有扇骨是黄花梨木,还是整把扇子都是黄花梨,就不得而知了。

夏季到了,烈日炎炎,你是否也用到扇子了呢?空调给我们带来舒适和便利的生活,但却远没有扇子那么有故事,有内涵,有韵味。不要说佳人纨扇的春花秋月,不要说文人墨客的扇墨书香,即使是村口街旁的老奶奶们摇一摇芭蕉扇,话话家常,都会把你带到那段悠远的岁月长河中,回忆满满,泪水涟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