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8-06-25 21:34:35
文章原标题:《象与骑象人》:幸福的假设文:小熊来源:胡慎之(ID:hushenzhixl)你下定决心要在早上七点起床,然而关掉闹钟之后,所有起床的指令却全部失效; 你发誓一定要把体重控制在两位数,然而看到桌上的甜点时,还是被无法抗拒的情绪淹没; 你理智上知道有些事不应该做,但还是被奇妙的力量牵引着,踏上了错误的路。 柏拉图曾经把自我“心灵”比喻成一辆马车,有两匹不同的马组成,一匹代表人类中好的情绪,将自我导向正途,比如荣誉感; 另外一匹代表坏的情绪,比如欲望及贪念。 而由“心灵”的冷静、理性的一面来驾驭马车。 最终目标是帮助马夫,让他得以完全驯服这两匹马。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心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人的理智像掌控思维能力的骑象人。 大象包含我们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 骑象人是有意识地、控制后的思考。 我们虽然手握缰绳,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往前走。 不过,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们才能指挥。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们根本斗不过它。 大象和骑象人各自拥有聪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便可造就出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 那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获得幸福呢? 一、情感启动效应 在大象的语言中,最重要的字眼就是“喜欢”或“不喜欢”。 当我们的情绪开始时是快乐的,我们做其他事会有愉悦感; 当我们的情绪开始时是伤心的,做同样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兴奋。 二、负面偏好 人们会更多的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 比如在夫妻关系中,一句批评的话或一个破坏性行为造成的伤害,起码要有5个善意或建设性的行为才能弥补过来。 三、强大的遗传基因 每个人平时心情愉悦的程度指个人的“情感风格”,通常会表现出稳定和一致性的特点。 我们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情感风格,但是单靠个人意志是不行的。 大量的事例总结出三种有效的方法:冥想、认知治疗及百忧解。 冥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想法,专注凝神,头脑放空。 听起来很简单:坐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或一个字,一个影像上,将其他的文字、想法排出脑外。 一开始非常困难,但这是在教导你心中的骑象人如何学会谦卑与耐心。 冥想就是要改变自动化的思考过程,驯服心中的大象。 认知治疗:沮丧忧郁的人思考时会扭曲事实,进而产生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又让扭曲的思考更为严重,于是在恶性循环之下,永无宁日。 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就是训练病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指出扭曲之处,之后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 百忧解:一般是指抗抑郁症的药物。 服用百忧解的人,脑部某些神经突触的血清素会比较高,所以相连的神经元的反应就会比较频繁。 饱受沮丧和焦虑的人可以摆脱枷锁,原本自闭的人也能展颜欢笑。 本书接着探讨了人类这种复杂又有点无知的生物,应该如何彼此相处? 如何追寻幸福? 如何找到人生的意义? 我们如何相处:互惠和放弃自以为是互惠让我们与别人联结在一起,人和人之间彼此互惠。 是一种深埋在我们心中的本能,也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往来之道。 认识的人给你好处,你会想要去回报那个人。 不要拼命帮自己找理由开脱,把过错怪到别人头上。 如果你能承认自己的过错,心里会难受,但不会太久反而感觉到一股混合着骄傲的愉悦感。 这就是一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后感觉到的快乐。 追求幸福的方法:幸福来源和依恋积极心理学提出“幸福方程式”:H=S+C+V。 我们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 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 包括消除噪声、减少通勤的时间、增加环境掌控感、降低羞愧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及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或者活动,达到忘我的沉浸状态,实现米哈伊所说的心流体验。 没有哪个人是孤岛,我们的生命需要别人才完整。 我们是一种群体性超强的物种,充满爱、友谊、帮助、分享及与其他种种可和他人紧密联结的感情。 依恋与感情关系可能会带给我们痛苦,但这种归属感确实无法替代。 追寻人生的意义:灵性的觉醒和存在思考 想象你在生活中有两个熟悉的维度:水平维度表示亲密或喜爱度,垂直维度为阶级或社会地位。 当你看见某人做出一件异乎寻常的事,或者大自然的纯色美景让你目眩神秘,你整个人有了“提升”之感,但这不是社会等级的“上升”,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提升。 作者是个无神论者,但是仍然称其为“神性”的维度,不管上帝存不存在,人心很自然便会感受到神性及神圣。 达尔文到南美洲探险时,也曾写道:“身处在原始森林的壮丽美景,我心中不禁赞叹,充满心中的这股惊叹、景仰与奉献之情,实非笔墨所能形容。 我深信,人的身体除了会呼吸之外,绝对还存在其他东西。” 这种知性上的觉醒,是一种整个人都被提升的感觉,珍惜生活中非常独特,自我超越的“巅峰体验”。 我们心中就会经常充满惊奇、敬畏、欢欣与感激等情绪。 要怎么做才能过上美好、快乐、充实又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没有什么特别激动人心的答案,幸福之道在中庸。 幸福不是我们直接能够找到、获得或实现的东西,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繁茂一样,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 需要追求心灵的成长,需要遵守道德的约束; 人也需要在大自然和群体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 只要善用人类的智慧及科学知识,我们就能驾驭大象,掌握自己的潜能与限度,拥有充满智慧的人生。 作者简介:小熊,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胡慎之(ID:hushenzhixl)。责任编辑:Spencer 杨小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