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架植入术后头痛是因为? 你遇到过吗?

 gogolh 2018-07-11


病例资料

基本资料:患者,女性,53岁,农民。


主诉:突发胸痛5小时


现病史:入院前5小时无诱因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呈闷痛,向左肩及后背部放射,症状持续不缓解而入院。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年,收缩压最高达160mmHg,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未规律监测血压。血糖增高病史1年余,颈椎病病史10余年,均未正规诊治。


查体:T:36.2℃ P:84次/分 R:20次/分 BP:140/95mmHg 神清,平卧位,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额外心音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高敏肌钙蛋白:2090.900pg /ml(正常值0-260pg/ml),CK-MB:20.8U/L,BNP:384.6pg/ml,总胆固醇:6.1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5mmol/l,甘油三脂:1.96mmol/l,随机血糖:16.95mmol/l,空腹血糖:10.9mmol/l,糖化血红蛋白8.9mmol/l,其他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均无异常。


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心电图如下图所示



急诊冠脉造影检查:


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中段轻度钙化,管腔弥漫性狭窄50%,第二对角支开口及近段轻度钙化,管腔狭窄程度约80%,其后一分支开口狭窄80%;回旋支主支远段细小,弥漫性狭窄,最重达90%,钝缘支中段局限性狭窄50%;右冠近、中段弥漫性狭窄,最重达80%;三支血管前向血流TIMI3级。


治疗后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接诊医生与家属沟通,拟行右冠脉PCI治疗。支架术后患者胸痛症状缓解,但是病情却出现了新的变化。当时复查心电图如下:


患者支架术后返回CCU,开始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予以对症治疗,头痛症状无改善。

急查头颅CT如下:


动态头颅CT如下:




思考题

支架术后出现头痛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接下来你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呢?


患者出现头痛后的处理方法

头颅CT报告:蛛网膜下腔出血不除外。立即请神经内科会诊,查体发现颈部抵抗,结合头颅CT检查,不能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建议腰椎穿刺明确诊断,家属拒绝。到底有没有出血呢,如果有出血将面临着抗栓治疗必须停止,但是停用抗栓药物,又意味着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当时我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抗栓药物是停还是不停?


因患者头痛症状无好转,并间断出现呕吐,我们决定还是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低分子肝素钠,继续给予补液、止痛、降颅压等治疗,必要时复查头颅CT,如患者及家属同意及时行腰穿以明确诊断。


经给予补液,罗痛定止痛,呋塞米、甘露醇降颅压,并持续静脉泵入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镇静等治疗。8小时后病情出现了新的转机,头痛减轻了,复查头颅CT如下:



动态头颅CT如下:




再次请神经内科会诊,考虑头痛不除外造影剂脑病所致,仍建议行腰穿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及家属还是不同意。还好,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了,无恶心、呕吐症状,停用甘露醇。


住院第二天,虽然头痛明显缓解,但是为明确到底有没有出血,还是建议患者做腰穿检查,最后家属同意了,腰穿结果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腰穿结果,脑脊液常规未见红细胞。除外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颅CT改变考虑造影剂显影,虚惊一场!然后我们立即恢复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治疗。患者住院10天,复查肾功能等均正常,痊愈出院。


出院诊断:1、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I级(killip分级);2、高血压病2级 极高危;3、2型糖尿病;4、高脂血症;5、颈椎病。


病例分析

定义:造影剂脑病(contrast-inducedencephalopathy,CIE)是指在使用造影剂后的一定时期内,排除其他器质性因素,出现异常的神经系统变化或精神异常。发病率0.4%-1.3%,症状多为短暂性的,部分患者可能症状较重甚至会出现死亡。CIE常发生在应用造影剂后0.5-18小时。


CIE常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既往造影剂不良反应、大量碘造影剂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选择性内乳动脉造影。


CIE发生机制:


 

CIE预防治疗措施:


1、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

2、围手术期的水化疗法,以稀释和加快造影剂的排泄。


一旦发生CIE,立即给予糖皮质激素抗变态反应治疗,保护血脑屏障,用甘露醇及白蛋白,利尿剂交替脱水减轻脑水肿,同时进行抗癫痫及对症支持治疗。


分析本病例误诊的原因:


1、临床医师对CIE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2、查体发现颈部抵抗,当做颈强直,误以为是脑膜刺激征一种。实际上患者患有颈椎病,脖子僵硬的表现。颈部抵抗误导了临床医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应该详细询问病史,全局意识很重要。


3、影像科室与临床科室缺乏有效的沟通,CT征象不太典型,CT报告误导了临床科室。


4、临床医师基本功不扎实,经验不足,过分依赖CT报告,对疾病缺乏深入的思考,本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脉介入治疗3个危险因素,容易导致CIE,如能早期识别,给予及时有效治疗,或许头痛症状能尽快缓解,也不至于走很多弯路,教训十分深刻。


病例总结

CIE是一种由于使用血管造影剂而导致的急性、自限性、预后相对良好的短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预防是重点,术中应尽量少用造影剂,且使用非离子型、等渗或低渗的造影剂,术后应尽早充分水化,特别是对合并有高危险因素的人群。术后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并准确诊断,尽早处理,避免病情恶化。CIE属于医源性疾病。作为医生,经验是最重要的。经验靠积累,经验靠领悟,经验靠升华。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CIE。

作者:王继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