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赏析(

 轻风无意 2018-07-16

 庄周,战国中期宋国蒙邑(今河南省商丘县)人,大约和孟轲同时或稍后。庄周曾做过漆园吏,是继老子之后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祁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虽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这里节录的是《庄子》内篇第一篇《逍遥游》的前半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e)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北方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这鱼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奋翅起飞,它的翅膀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趁海动时的大风飞往南海。南海是天然的大池子。《齐谐》一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齐谐》有这样的话:“大鹏飞往南海起飞时翅膀在水面上煽动,激起的浪涛达三千里之远,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鹏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才飞到南海休息。”雾气奔马似的蒸腾,尘埃动荡,活着的生物都因为风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太远而看不清尽头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应该是这样的啊!

如果水积聚的不够深,那么它就无力载起大船。倒水在堂上的低洼处,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船;放杯子在上面,杯子就被黏住了,这是水浅而船大的原因,如果风集聚得不够猛烈,那么也就无力展翅飞翔了。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面了,然后才能乘风;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住大鹏,然后才计划着向南飞。

文章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作为开端,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非常神奇的画卷:北方深海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大鱼,这鱼之大,已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复又变化为鸟,这怎能不使人感到神奇莫测,惊叹莫置呢!应当说,这样的大鹏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为人们所绝不曾见过的,但浪漫主义者的庄子,却似乎偏要你置信不疑,对它进行一番形象描写。文中所说的那个大鹏岂止是大,而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这个巨大无比的大鹏鸟腾空而起是个什么样子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而飞”,是说积满力气,怒张毛羽,一突而起,这三个字,穷形尽相地写出了一个庞然大物起飞时那种突飞迅猛的样子。凌空以后,“其翼若垂天之云”,是说大鹏凌空以后,若云行中天,垂阴布影其下。天空辽阔,在漫漫无际的天幕上,任何物都不会显得大,只有垂下的云影,会给人一种遮天盖地的感觉。

我们知道,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是以虚构形象,描写幻想为特征的,但虚构和幻想并不能完全脱离人们的实际经验,否则就会变成荒诞无稽,不可理解。因此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往往在整个文学的构思上,形象的塑造上是虚构的、夸张的、幻想的,但却绝不排斥细节的真实描写,惟其如此,才能调动人们的想象,造成虽非事实,但又不失一种真实的气氛。

接下去,庄子在文章中借用所谓《齐谐》(相传是我国古代一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的话,并加以发挥,对于鹏飞刺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的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这里对大鹏起飞南徙,凌摩霄汉的描写,真可谓绘声绘色。先写大鹏起飞,不能决然而起,而是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之遥,然后盘旋宛转,风气相扶,直冲天外,以致九万里高空;而既已起飞,则历时半年,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怎么一番景象,究竟是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驰,尘埃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们仰视苍穹的经验来加以比况,说大鹏在碧远高空俯视下界,犹如下界之人仰视高空,只见茫茫苍苍,不辨正色。经过作者的这样一番比方、形容,无形中联系了人们的经验,调动了人们的想象力,把似乎难以理解和想象的高远,也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读文至此,怎能不是我们惊服于庄子文笔的巧妙呢!

蜩(tiá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xuè)起而飞,抢榆枋(yú fāng)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蝉和小斑鸠笑大鹏说:“我一下子起来就飞,碰上榆树和檀树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落在地上就是了;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高再向南飞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带三顿饭,三顿饭后就回家了,肚子里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以外去旅行的人,头一天晚上就要舂米做好干粮;到千里以外旅行的人,要用三个月聚蓄干粮。蝉和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文章为了说明小与大的区别,小与大之间的思想境界和识见的悬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喻,特别是童话般地描写了蝉和斑鸠对大鹏的所谓嘲笑:蝉说它自己起飞时可以迅速地起来,突冲过榆枋树,有时飞不到就一下子落下来罢了,哪里需要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往南飞呢?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正十足表现出蝉和斑鸠本身的可笑和可怜,这种漫画式的笔触和形象对照,为庄子下文要说明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添了一层幽默的气氛。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zhāo)菌不知晦朔,蟪(hùi)蛄(gū)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chūn)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知识少的比不上知识多的,短命的比不上长寿的。根据什么知道这些是如此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黑夜和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是短命的缘故。楚国的南部有冥灵树,以五百年作为春季,以五百年作为秋季;上古的时候有大椿树,以八千年作为春季,以八千年作为秋季,这就是长寿。而彭祖以长寿特别闻名,一般人谈到长寿拿彭祖相比,不也是可悲吗?

就庄子文章来说,所谓鲲鹏、蝉和斑鸠,都不过是比喻,但在鲲鹏与蝉、斑鸠故事中,作者又插入了一系列精巧的比喻,如水和舟之比,适百里、千里者的比喻,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之比等等,有的浅显,有的神奇,有的夸张,这种比中之比,犹如园中之园,使人涉步成趣,目不暇接,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情趣。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yàn)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商汤问他的大夫棘也是这样说的:“草木不生的地方的北面有深黑色的海,是天然的大池子,在那里有鱼,鱼身达数千里,没有人知道它的长度,它的名字叫做鲲。在哪里有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像泰山,翅膀像垂在天边的云彩,趁着回旋弯曲的羊角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在那里穿过云气,背负着青天,然后计划向南飞,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雀讥笑它说:‘那大鹏将要飞到哪里去呢?我想上跳跃,不过数尺就下来了,飞翔在飞蓬和青蒿之间这也是飞得极好的了。那大鹏将要飞到那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g)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shuò)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给一个官职,品行可以和合一乡,道德符合一个君主的心意而又能取得全国人民的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就像麻雀那样自视甚高。但是宋荣子却嘲笑他们。宋荣子这个人世上的人都称赞他但他并不因此更 奋勉,世上的人都责难他,他也不觉得灰心失望,他有自己的主见,能确定物我的分别,明辨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于世俗的一切,不去拼命的追求。即使这样,但还没树立“无己”的至德。列子驾着风而行,轻妙自得,十五天后才回到地上来。列子对于求福的事,不拼命地去追求。他虽然免掉步行,但还是要依靠风。至于乘天地之正气。而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已进入时间的无始无终、空间的无边无际的人,那种人还依靠什么呢?所以说: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神人顺应自然无意于立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异于求名。

庄子的文章是“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庄子.天下篇》)。他的一切征引和故事,最终都是要为表达他的自由思想来服务的。《逍遥游》一篇也不例外。原来照庄子的观点,他不仅认为蝉、斑鸠和麻雀之流的小知小见,“决起而飞”,算不上什么“逍遥游”,就连他大肆渲染的“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由于仍不得不有所恃,(即有所依靠,如乘风而行),也算不上是真正的逍遥游(即绝对自由)的。只有像他最后说的那样:“若夫乘天地之正(指道),而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之辩(同“变”,指变化),以游无穷者”,也就是说,要与他所宣扬的所谓“正道”——即神秘的宇宙精神同体,才算是真正的绝对自由——“逍遥游”。

《逍遥游》是集中代表庄子哲学思想的一篇杰作。在构思上采用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运用大量的浅近的寓言、神话、对话,文姿多彩。想象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鄙视高官厚禄,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对统治者以功爵笼络贤能的伪善给与深刻的揭露,对后世散文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称赞庄子的文章说:“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大鹏赋》)。《逍遥游》文笔纵横跌宕,浩渺奇警,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丰富生动,并富有讽刺幽默意味。后世众多读者都被作者富有艺术魅力的文笔所吸引,《逍遥游》是我国古代一篇寓言体论说文中的著名佳作。

词句注释

1、逍遥游: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鲲(kūn):本义鱼子,小鱼。在此被庄子借用为大鱼之义,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

4、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近”。《庄子》中此种用法不少,如《人间世》中“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又引申为“尽”,《庄子》中此种用法更多,如“适得而几矣”(《齐物论》),“无时无几”(《则阳》)。此处当解释为“尽”。旧说“不知其几千里也”都解释为“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恐误。因《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释为“几仞”、“很多金子”;若要表达“几千里大”之义,应为“不知其数千里也”(《逍遥游》后文有“其广数千里”)。

5、千里也:应有千里之大。

6、鹏:传说中的大鸟。

7、怒:通“努”,奋力飞举。

8、垂天:天边。垂,通“陲”,边际。

9、海运:指海啸。形容海动风起之时。

10、徙:迁徙。

11、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

12、《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作者事迹不详,今人多以为晋末宋初人。成书亦在宋初。该书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征引最多。常见的辑佚本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和鲁迅《古小说钩沉》本,均为十五条。

13、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述。

14、水击:“击水”一词的倒装,形容大鹏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的壮观景象。

15、抟(tuán):盘旋上升。

16、扶摇:旋风。

17、息:气息,指风。

18、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19、尘埃:空中游尘。

20、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而飘得。

21、苍苍:深蓝色。

22、其:或许。

23、正色:真正的颜色。

24、邪(yé):通“耶”,疑问词。

25、其视下也:它(指大鹏)向下俯视。

26、且夫:助词,无实义,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7、负:承载。

28、覆:倒。

29、坳(ào)堂:屋前地上的洼坑。

30、芥:小草。

31、置:放。

32、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33、胶:动词,粘住地面动不了。

34、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35、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36、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装,这时……然后才……。

37、培风:乘风。培,凭。

38、夭(yāo):挫折。

39、阏(è):阻碍。

40、图南:图谋飞往南方。

41、蜩(tiáo):蝉。

42、学鸠(jiū):斑鸠一类的小鸟。

43、决起:迅速跃起。

44、枪:撞到,碰到。

45、榆枋(yú fāng):泛指树木。榆,榆树。枋,檀木。

46、时则:时或。

47、控:投降。

48、奚(xī)以:何必,哪里用得着。

49、之:往。

50、为:疑问助词,相当于“呢”。

51、适:去往。

52、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53、三餐:指一天。

54、反:通“返”,返回,下同。

55、犹:还是。

56、果然:饱足的样子。

57、宿:隔夜,头一夜。

58、舂(chōng)粮:把谷物的壳捣掉,指准备粮食。

59、三月聚粮: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60、之:指示代词,这。

61、二虫:指蜩和学鸠。虫,古代对动物的统称,如大虫指老虎,老虫指老鼠,长虫指蛇。

62、又何知:又怎么会知晓呢。

63、小知:小聪明。知,通“智”,下同。

64、大知:大智慧。

65、小年:短命。

66、大年:长寿。

67、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

68、晦朔(huì shuò):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69、蟪蛄(huì gū):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70、春秋:一整年。

71、冥灵:大树名,一说大龟名。

72、大椿(chūn):树名。

73、彭祖:传说中寿达八百岁的人物。

74、乃今:而今,现在。

75、久:长寿。

76、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77、悲:可悲。

78、汤:商朝的建立者。

79、棘:人名,相传是商汤时的大夫。

80、是已:就是这样,表示肯定。

81、穷发:草木不生的地方。发,草木。

82、修:长。

83、羊角:像羚羊角的旋风。

84、绝云气:穿越云气。绝,超越。

85、斥鷃(yàn):小池泽中的一种小雀。

86、仞:古代丈量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汉代以七尺为一仞。

87、翱翔蓬蒿(péng hāo)之间:翱翔在蓬木蒿草之间。

88、至:极致。

89、辩:通“辨”,区别。

90、效:功效,此处引申为胜任。

91、行:品行。

92、比:团结。

93、而:通“能”,能力。

94、其:指上述四种人。

95、自视:看待自己。

96、此:指斥鷃。

97、宋荣子:战国中期的思想家。

98、犹然:讥笑的样子。

99、举:全。誉

100、誉:赞美。

101、劝:勉励,奋发。

102、非:非难,指责。

103、沮:沮丧。

104、内:主观。

105、外:客观。

106、分:分际。

107、辩:通“辨”,辨明。

108、境:界限。

109、斯:这样,如此。

110、已:而已。指宋荣子的智德仅此而已。

111、数数(shuò shuò)然:急切追求的样子。

112、虽然:即便如此。虽,即使。

113、树:树立、建树。

114、列子:郑国人,名御寇,传说能御风而行,战国时代思想家。著有《列子》八篇。今人多异口同声称《列子》一书为后人(尤指晋代张湛)伪托而作。但列子其人其事多次互见于《庄子》,如《应帝王》篇。文段借列子乘风飞行,表明有待的道理。至少可证明:(一)列子有其人,先于庄子或与庄子同时代;(二)《列子》一书中内容多为后人所记述,但应存在有原文原句。这一论断还有待于地下考古证实。

115、御:驾驭。

116、泠然:轻妙的样子。

117、善:美妙。

118、旬有(xún 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119、致福:得福。

120、有所待:有所凭借。待,依靠。庄子的“有待”与“无待”是哲学范畴,指的是事物有否条件性。全句是指列子即使可乘风飞行,也仍然不得不凭借他物。

121、若夫:至于。

122、乘:顺。

123、天地之正:天地万物的本性。正,自然本性。

124、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125、辩:通“变”,变化。与“正”相对。“正”为本根,“辩”为派生。

126、以游无穷:行游于绝对自由的境界。无穷,绝对自由的境界。

127、恶乎待哉:还用什么凭借呢?恶,什么。反问句式加强了“无所待”的意义。

128、至人:极致的人,庄子心目中境界最高的人。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

129、无己:指至人破除自我偏执,扬弃小我,摒绝功名束缚的本我,追求绝对自由、通达,物我相忘的境界。

130、无功:顺应大道不示功名。知识少的比不上知识多的,

131、无名:不求名望。“至人无己”是庄子体悟的最高人格境界;“神人无功”是庄子无治主义政治观的表达;“圣人无名”是庄子扬弃功名、去除外物束缚的人生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