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5g,枳实15g,厚朴15g,茵陈15g,白芍15g,大黄15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气郁证或湿热证。 (2)木香10g,郁金15g,栀子15g,龙胆草15g,大黄15g(后下),芒硝10g,柴胡20g,茵陈30g。水煎服,每日1剂。主要用于毒热型。 (3)鲜芦根33cm,鲜藿香10g。水煎服,每日3~4次。适用于急性胆囊炎后期湿热未尽者。具有化湿退黄之功效。 (4)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全瓜蒌、薤白、莱菔子、半夏各15g,白蔻6g。水煎服。 (5)大黄牡丹汤加味 生大黄、牡丹皮、元明粉(冲)、川楝子,炒玄胡各10g,瓜蒌仁20g,桃仁6g,乌梅5枚,黄连5g。水煎服,每日1剂。 (6)方药 柴胡20g,枳实、白芍、黄芩、半夏、青皮、木香、猪苓各12g,茵陈、郁金各15g,大黄18g。水煎服,每日1剂。 (7)大黄芍药汤 大黄30~45g,白芍30~60g。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服后排便3~5次,腹痛缓解后再酌情减量。 (8)京三棱、蓬莪术、车前子、金钱草、茵陈、青陈皮、赤白芍、生川军、生甘草。另:硝矾片。 本方有破气活血、软坚消瘕、利胆消石的作用。适应证为右肋下触及块状物,疼痛拒按,恶心呕吐,或面色黧黑,目黄,溲赤而短,大便色白,或有皮肤发痒,常应用于胆囊肿大,胆囊积液或阻塞性黄疸的患者。 (9)金钱草、柴胡、枳壳、赤白芍、平地木、板蓝根、生川军、生甘草,另:硝矾片。此方有清热利湿、理气止痛、软坚消结、利胆排名的作用。 适应证为右胁疼痛,引及肩部,口苦纳呆,或有发热寒战,目黄溲赤,或右胁疼痛拒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常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 (10)红藤60克蒲公英 30克大黄 1.5克厚朴 12克。另取金钱草 120克,白萝卜一根,水煎,作饮料喝,亦能促进胆囊炎的消退。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罗燕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