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激发社区活力?培育社区自组织的详细案例分析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游娟、贾宇

    单位 | 重庆巴南企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并且要求统筹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党的十九大也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在政策的指导下,重庆市巴南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基层治理,于2016年提出“大善巴南”的建设目标,通过“三社联动”的模式开展基层社区治理,并于2017年12月,花溪街道购买了红光社区“协商共治”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旨在建立社区协商共治机制,促进政府治理、社会协同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以改善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较弱的问题,解决社区社会问题。   

二、社区分析及预估

1、居民互动不足,缺乏沟通交流的互动载体和平台

在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的红光社区中,居民普遍是农转非安置过来的,或者退休人员,平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空闲时间较多。然而社区的娱乐设施却很少,居民的业余生活单调,以简单的闲聊和麻将为主,这不利于社区的健康发展和居民间的互相交往。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居民参与最多的社区活动就是选举,其他文娱类活动几乎没有,社区居民间彼此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彼此间的联系,推动社区融合。

2、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不足,缺乏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管理问题上,未参与过社区活动的居民占47.4%,且参加过社区活动的比例最少的是社区管理活动,仅占总受访者的22.9%。而对于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态度分析中,虽然大部分居民都支持社区建设人人有责的观点,也有很多居民愿意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提供社区监督和建议,但还是有一部分居民对此态度消极,不愿意参与或无所谓。所以居民们在参与社区自治、社区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除此之外,红光社区目前仅有两支兴趣类组织,如腰鼓队、民族舞队,缺乏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故应扩宽社区建设参与渠道,从而建设多方“圆桌会议”机制等社区治理理念、技术和行动的输入。

三、服务内容

1、以社区活动为依托,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打造熟人社区

企航社工通过前期走访和问卷等了解居民兴趣需求,评估问题后,与社区及社会联动,充分整合社区资源,连接社会资源,组织开展了新春游园会、雷锋月活动、端午节等活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结合大型节假日等,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及内容,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幸福感。在过程中,社工也极力搭建交流平台,设计合作环节,促进居民间的相互交往与熟识,为进一步打造熟人社区做准备。

2、以兴趣爱好和情感为基石,挖掘骨干力量,培育自组织

兴趣是参与的基础,企航社工在了解了居民兴趣需求后,以兴趣为依托,结合服务目标和实际情况,链接老年大学及理工大学志愿者,组织开展了合唱班、舞蹈班、丝网花、电影赏析等小组活动,并注重骨干的挖掘和培育,积极寻找社区有意愿或有能力参与社区治理的居民。通过兴趣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提升了居民的自我价值感,促进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为搭建协商自治机制奠定基础。

3、重点培育,个别化增能

社工充分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和赋权理论,对社区骨干提供个性化支持,包括个别探访,了解评估其意愿、需求及问题;或提供专业个案服务,从个人能力提升、相关职权意识、能力培养、问题处理能力和方法等多方面提供专业化支持和教育,促使社区骨干能尽早熟悉角色身份,掌握角色能力,进而更有效地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与活动,进一步打造社区协商自治机制,以逐步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

四、社区自组织成长路程

社区生活的有序开展以及实现居民自治是离不开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但更与社区成员自身素质、本领和能力紧密相关,通过培育居民自治能力进而提升社区共同体的自组织能力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在社会工作中的优势视角中看来,社区居民并不是传统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拥有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但是组织和个人的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创建居民协商共治平台,培育社区自组织,不断增加居民的自立、自强、自决的能力,社区冲突才会有效化解,社区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实现居民自治才有群众基础。

红光社区是正处于从传统乡村社区向现代化社区转型中的社区,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传统的社会关系不断弱化,社会的生活型功能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培育社区自组织,简单说也是一个重建社区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培育过程大概分为以下部分:

1、通过社区动员,搭建信息通道

由于企航社工是一个外来的社会组织,想要扎根社区,开展社区工作服务,让社区领导、居民了解项目的服务内容,首先要在社区内形成一种公益氛围,提起居民的好奇心。常规方法是通过线上宣传(社区业主群、社区居民微信群等等)进行信息公告;线下通过定期开展摊位宣传、社区实地走访、在宣传栏张贴宣传单,或者是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来引起居民的好奇心,比如说,在社区里针对老年人放老电影,就很容易把他们动员起来,具有共鸣的老电影,让社区老年人回忆起了红光社区的发展,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让社工与老年人直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宣传社会工作服务的同时,还了解到了红光社区的很多信息。

2、挖掘社区骨干力量,聚集社区本土资源

建立自组织最重要一步是利用共同点的关系使得一群人越聚越密。也就是说是否存在一个或若干个社区骨干、精英,他(她)有社会地位、社区威望,他(她)能够有效地影响社区内其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承担起带头人的作用。“能人现象”也是证实了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个人中心插序格局人脉网,能人先是在自己人脉网中开始动员,动员过程就是一个大能人带动一群小能人,小能人又动员自己的人脉网。一个团体就在这样滚雪球的过程中慢慢扩张,逐渐成形。例如:社区的楼栋长、退休的社区干部、有威望的老党员、有特殊手艺的能人等等,他们都是培育社区自组织中的重要本土资源。

3、召开“能人”会议,寻求共识

社工与居委会沟通协商,将社区内的积极分子(包括楼栋长、社区骨干力量、退休老党员)以及其他能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自组织的培育方向、活动内容、培育所需资源等。能人会议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自组织是否能够成立,自组织成员是否能得到扩建。

4、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

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的社会工作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利用个案工作的技巧,培养社区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有效开展小组工作,实现社区成员的共同成长。在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中,小组工作方法能够增强组织和群体的凝聚力,培养小组成员的归属感。③扩展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自组织建设中。

五、社工介入自组织培育的实务开展

——以“左邻右里”合唱班培育为例

(一)案例背景

社工通过前期对社区居民的访谈和实地观察了解到,红光社区尤其是安置房小区,大多是“农转非”居民,他们告别了多年“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家生活,相比年轻人更难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他们目前的生活内容大致是:年轻人在外上班,社区内大部分中老年人分成很多小集体,打麻将、在家看电视、接孩子上学等等。“我们每天的生活大多是在家当‘保姆’,还有就是发呆”,90%的居民如实说到。城市的建筑构建,缩小了社区居民间社会交流的空间和机会,居民间缺少交流途径和平台。除此之外,社工还发现大多数居民以前在大生产运动时期都喜欢通过喊号子、唱歌来活跃当时的生产气氛,丰富当时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说喊号子和唱歌就是他们那时候一起劳动的共同生产记忆,具有很强的归属感。

(二)介入过程

1、以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动员社区居民,搭建信息通道

在社区居民的生活交往网络中,构成社区居民生活交往的主要取向是感情和兴趣。而“认识朋友”这种寻求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的动机并非个人网络的主要方向,对于个人而言,基于兴趣和情感的交往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基于兴趣爱好和情感建立起的自组织会更容易形成集体认同感、归属感,也就奠定了社区居民自治基础。社工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设计“左邻右里”合唱班宣传单,通过在公布栏直接张贴宣传单以及社工实地走访的形式,宣传“左邻右里”合唱班活动,以调动社区居民对合唱班的好奇心,动员社区居民加入到合唱班当中。

2、挖掘社区“能人力量”,链接相关资源,聚集本土资源

社区自组织的成长离不开社区资源的力量。社区的资源分为社区居民本身积累的丰富资源和外界有效资源。红光社区属于农转非社区,大部分居民彼此之间比较熟悉。社工首先寻找到社区做文体活动的居民小组长江阿姨,以及有合唱基础或会伴奏的社区能人;其次链接了巴南老年大学资源,为合唱班提供专业合唱班技术指导;另外链接企业资源,为合唱班提供音乐设备基础;加上社区本身拥有的活动场地资源、音响设备资源,一起整合,形成了合唱班的本土资源。

3、召开能人会议,寻找共同意识

社工与合唱班成员进行沟通协商,把合唱班的积极活跃分子(包括文体类居民小组长、合唱班能人以及有志向参与合唱班建设的人员)聚集起来,召开协商会议。就合唱班是什么组织、活动内容、需要哪些资源,还有合唱班建设目前存在哪些问题、选出合唱班负责人等会议议题展开了讨论,以寻求共识。目前为止,会议共进行五次,每次参与会议的人员达到10名以上,在后期会议中,更多的社区居民加入进来,他们作为合唱班培育的志愿者尽己所能,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公益理念。经过5次会议,达成以下几点共识:

①合唱班是为了丰富居民生活,共同创建社区文化而存在的,合唱班必须要创办下去。

②合唱班组员需要定期(最好是每周一次)聚会训练。

③合唱班资源目前比较匮乏,需要加强外部资源链接,主要是伴奏及技术指导。

④合唱班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缺乏专业的设施设备、专业技术指导之外,组员的合唱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有一部分组员不固定,无法进行声部排练。

⑤会议中,组员通过讨论,一致推选社区的王阿姨作为合唱班负责人,她的领导力、团队力、责任力、亲和力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4、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左邻右里”合唱班培育,培养社区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

首先,社工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和技巧将具有同质需求的社区居民聚在一起,开展了“左邻右里”合唱班小组,小组共有六节,为期一个半月。在过程中社工注重领袖的挖掘和培育和合唱班能人挖掘以及小组成员专业技术提高。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推选出了1名合唱班负责人,3名伴奏人员,2名领唱,80%的组员学会6首传播度比较高的合唱歌曲,如《天路》、《哩哩哩》、《幸福龙洲湾》等等。

其次,社工运用个案服务方法,培养社区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合唱班班长为服务对象,社工在了解案主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求以后,开始和案主进行了面谈。面谈共进行五次,在面谈过程中,运用鼓励、支持、接纳等技巧,让案主讲出自己对合唱班后续发展的意见并协助案主明白作为班长的一些职责。

再次,社工运用往事回顾疗法,通过案主以往的经历,挖掘出案主的潜能,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接着社工通过创建能力运用平台,使案主的相关能力得以运用。社工陪同案主进行了合唱班团建活动设计与实施,使案主的才能得以施展,增强其担任合唱班班长的自信心。个案服务过后,合唱班作为社区自组织已正式培育起来,案主作为班长也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发挥作为合唱班班长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唱班也逐渐成熟起来。

最后,社工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引导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到自组织培育当中。社工协助班长开展了合唱班团建活动,以此搭建组员间的沟通平台,提升团队凝聚力。在互动过程中,组员也通过与别人的团结协作增进了彼此的认识,并在完成游戏的同时,形成自我概念,明确自己在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此更好地促进合唱班后期发展和完善。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1、建立楼栋委员会

无物业小区培育楼栋自治组织,建立以楼院为单元的社区组织动员机制,通过挖掘作风正派、热心公益、群众基础好的业主代表,组建楼栋委员会,共同管理楼栋事务,比如垃圾清理、设施设备管理、楼栋公共安全等日常事务;培育和挖掘小区居民领袖,提升楼栋委员会成员管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初步构建起“社区居民委会-居民小组-楼院协管会-楼栋单元小组”的梯次层社区自治管理新模式,以引导多方主体协商共治。

2、积极参与业委会筹备,有效推动居民自治

链接法律事务所、房管局等资源,通过设立摊位、现场咨询等形式,在小区物业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小区业主的维权意识,增强业主作为“当家人”的角色认知。整合小区资源,联动物业管理及小区积极群众,收集小区焦点问题,通过居民参与,协商解决,提升居民参与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共参与、公开竞选、公正选举的形式选举业委会成员,成立小区业委会。运用个别探访和个案服务的专业方法进行业委会成员的增能和赋权,使其迅速地进入角色,掌握该角色所需的技能和理念,并协助其制定完善业委会章程制度及监管机制,有效推动居民自治。

小客说:

完整的案例分析,有什么收获?欢迎留言探讨社区自组织培育中遇到的问题~

社工客大趴结束了,有点遗憾没有参与,还可以购买我们的社工客大趴纪念款T恤来做个纪念哈哈,可以给社工客创始人品哥的亲笔签名哦。

社工客4周年的纪念版T恤,是长这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