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投资如何看待公司业绩的波动

 昵称17031473 2018-07-24


有资料显示格力电器中报利润增长30%,有朋友问我,会不会来个估值杀,毕竟格力一季度增速39%,去年年报增速45%,增速越来越低啊!


我竟无语凝噎,如果格力增速能一直保持40%以上的增长,那我还不卖掉房子,十倍杠杆,融资满仓格力啊!当你看到格力增速达到40%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只是偶然,中低速增长才是必然,如果增速稍微下降一点,你就害怕了,那还是不要持有格力了,说不定明年增速就10%了,甚至不增长。


我看好格力是因为空调行业是一个好的赛道,格力是赛道里最顶级的选手,品牌深入人心,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空调的保有量还会继续上升,格力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但这个上升是缓慢的,以空调行业目前的体量,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预计未来5-10年,保持年复利15%左右的增长还是可期的,只要能保持这个增长率,现在10倍左右的估值,是很有投资价值的。


但年复利15%只是一个均值,有可能某一年增长30%,有可能下一年就不增长甚至下滑都很正常,投资一个公司要看公司长远的成长逻辑在哪里,而不是看目前增速多少。


但是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很奇怪的论调,比如片仔癀去年利润增速达到50%,于是大家就觉得这公司值80倍估值,而前年增长只有14%,再往前看利润增长只有6%,2%,因此只有20倍估值。其实无论增速多少,公司的本质和价值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如果你能看懂公司长远的成长逻辑,即使今年利润下滑,也照样可以投资。


市场的荒谬就在于看到一个公司今年利润高速增长了,就认为公司能一直高速增长,估值也要提上去。相反,今年不增长了,就认为公司不行了,估值就下来了。于是市场上就有一批人,整天盯着公司的销售和各种数据,来预测公司下个季度或明年的业绩,如果发现数据不好了,下个季度业绩增速可能降低,马上卖出股票。


这些人认为自己在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自己对公司非常理解,而且非常鄙视那些研究K线图,研究波段的人,认为别人在赌博,自己才是基本面投资,价值投资。


其实只是五十步笑百步,预测业绩和预测股价看起来好像差别很大,本质却是一样的


首先出发点是一样的,就是想快速赚钱,只是K线是以天为时间单位,预测业绩是以周以月为时间单位,就是所谓的预期,我预期这个公司下个季度的增速非常高,所以就买它的股票。紧盯着公司的各种数据,以图找到能证实下个季度业绩好的蛛丝马迹。关注公司的每一个消息面,看起来好像对企业非常了解,觉得自己已经脱离了低级的炒股阶段,走向了投资的正道,其实只是在麻痹自己。


短期业绩和短期股价走势一样,是难以预测的,即使你对公司非常理解,你可以看到公司未来的长远方向,你也很难预测公司下个季度的业绩,明年的业绩。所谓的预测,其实是以现在来推测未来,一个公司如果长期低速增长,大家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觉得未来也是这样,而且你去跟踪公司的销售数据,确实也是低速增长的,看不出明年就要业绩爆发了。


你看几年前的茅台,净利润连续好几年在150亿左右徘徊,那个时候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觉得茅台没有发展空间了,即使是最乐观的茅台粉丝,他们也只是觉得茅台是个好公司,长远是有潜力的,但绝对预测不到去年利润增速一下就到60%。同样的东阿阿胶,为什么现在估值到20倍以下了,在以前那也是50倍以上啊,因为这几年利润增速降下来了,大家就会形成一种意识,未来也会低速增长,在几年前大家可不会这么想,觉得一直会高速增长。现在你要说阿胶未来会高速增长,还有谁会相信,但不相信不代表不会发生。


现在的格力增速在30%,明年是多少呢?没人会知道,但不可能一直维持30%,可能明年就10%了,这都无所谓,只要空调行业还有发展空间,只要格力的竞争力没有衰退,公司长远就能保持成长,业绩的成长就和股价的上涨一样,是波动前进的,我们只要知道方向就行了,明年具体增速是多少,没人知道。


在长期持股的过程中,业绩的波动甚至比股价的波动更会让人动摇,如果股价下跌,业绩发展良好,你还有颗定心丸,一旦业绩也出问题了,你还受得了吗?但事实是最优秀的公司业绩也会波动,也会下滑。所以有些人就想,当公司业绩好的时候我耐心持有,一旦业绩出现波动了,我就出来了,这种心理和做股价波段操作没什么区别,你把握不了股价波动的节奏,你也把握不了业绩波动的节奏。


在我投资的初期,我天天研究股价的变化趋势。后来我基本不看股价,天天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业绩和各种数据。现在我业绩和数据都很少看,最多看一下年报。我现在更多的是去思考一些常识和逻辑性的东西。


记得看过一期刘强东的视频,他有一番话我记忆犹深,他说在很多年前他们一些商业大佬在谈论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大家从各种角度分析论证,最后认为互联网会往垂直方向发展,电子商务的格局会出现很多垂直领域的大卖家,所以他们都建议京东深耕家电3C领域,做到这个领域最好。但刘强东没有听他们的建议,他说他们分析的都非常专业,但没有站在用户的立场思考问题,一个用户不会注册很多账号,买衣服要一个账号,买家电又要一个账号,买食品又得一个账号......这绝不是电子商务最终的走向。有时候大量专业的分析敌不过一个普通的常识。


其实一个公司的核心逻辑就那么一两点,你理解了这一两点,你就看到了公司未来的方向,当你看到了方向,你就不会在意波动,当你看到了未来,你就不会畏惧风雨。


200万股票账户实盘展示,原创文章分享投资心得

2018.7.23 梁孝永康写于广州

公众号:梁孝永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