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嘧啶为应用较广的防疟疾药物,毒性比较大,用量过大或长期应用都易引起中毒,由于此药微香而味略甜,小儿可能误作糖果进食大量引起中毒,母亲误服大量对吃奶的小儿也可引起中毒。那么,儿童乙胺嘧啶中毒如何急救? 乙胺嘧啶中毒如何急救? 乙氨嘧啶微香甜,儿童易误作糖果过量服用,引起急性中毒,故在群众性预防发药时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严防小儿误服乙胺嘧啶引起急性中毒。该药有高度蓄积性,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本品可通过乳汁排出,故哺乳妇女亦应慎用。那么,乙胺嘧啶中毒如何急救? 1、中毒早期,立即催吐,同时选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或微温水洗胃。若时间稍久,应合并灌肠导泻或静脉输液促进排泄。 2、对症治疗。呼吸深度抑制时,在用镇静剂的同时,可行气管插管,正压给氧。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可选用叶酸、甲酰四氢叶酸钙、维生素B12。治疗严重贫血可输血。深度昏迷病儿可酌用中枢兴奋剂,但剂量不可过大,以防引起惊厥。 3、迅速采取有效方法防治惊厥,如病儿有烦躁不安时,可用苯巴比妥钠。若已发生惊厥,可用安定每次0.1~0.2mg/kg,静脉缓注或肌注,1~4小时可重复应用;必要时,在20~30分钟后,以同样剂量应用第2次,甚至第3次。 或用2%硫喷妥钠溶液(0.5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5ml),缓慢静注,首次量不超过6~8mg/kg,如重复出现惊厥,可再应用本药配制液缓慢静注适量,以控制惊厥为度。 并可继用安定维持。如惊厥由继发脑水肿而起,可选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或暂用50%葡萄糖液静脉注射,必要时加用速尿等。若无以上二药,亦可考虑应用阿米妥钠,用量为每次5mg/kg,以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配成5%~10%溶液肌注或缓慢静注,惊厥停止,立即停注。 乙胺嘧啶中毒如何急救?小编要提醒的是,乙氨嘧啶的治疗剂量,安全无毒。但是较大剂量长期连续服用(25毫克/日,连服一周以上),则可能出现叶酸缺乏症,引起造血机能障碍,可用甲酰四氢叶酸治疗。 胺嘧啶为目前广用的防疟药物,由于其毒性较大,治疗量和中毒量之间的范围较小,且有高度蓄积性,故用药过量或长期应用均易导致乙胺嘧啶中毒。了解乙胺嘧啶中毒有哪些症状,以便于以后发生类似情况可以及时急救。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shmil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