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地图|见之如见佛面,树叶上的活化石——贝叶经。

 秦岭之尖 2018-07-28

贝叶经是“贝叶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是“贝叶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说是傣族文化的根,被称作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

刻在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在我国傣族地区,围绕贝叶经的来源及其使用,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地域性、民族性非常强烈,丰富了多彩多姿的贝叶文化。傣族人民为什么要选择贝叶来记载自己的思想和历史文化呢?傣族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缺乏记载语言的文字,于是大家都到佛祖那里去祈求,佛祖答应赐给文字。不同的民族带了不同的东西去装文字,汉族带的是纸,傣族带的是贝叶,哈尼族带的是牛皮。

贝叶经傣语称“坦兰”,是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热带植物贝叶棕上的佛经,在云南的德宏、西双版纳等地传播使用。贝叶经过多道传统特殊工艺处理后,能防虫、防水、防变形,用贝叶抄写的经书,能够千百年流传下来。

贝叶经最早起源于印度,7世纪前后传入云南傣族聚居地区,得到丰富和发展,被称为“刻在树叶上的傣族文化”,是中国所独有,也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傣族小伙子为了寻找光明和幸福的种子,辞别未婚妻到远方,他们约定每天由一只鹦鹉为他们传递刻写在芭蕉叶上的信。有一天,小伙子在森林里发现一种戈兰树的叶片,由于昆虫蚕食叶肉而在叶片上留下清晰的纹路。他受到启发,便试着把文字刻在那光滑的戈兰树叶片上,虽经多天的传递,字迹仍然完好如初。于是,便出现了刻写在戈兰树叶上的书信,即贝叶信。


贝叶经除了记载佛教经典外,还囊括了傣族的天文历法、社会历史、哲学、法律、医药、科技等诸多内容,是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被视为宝贵财富。民间传说,古代的贝叶经有8万多部,西双版纳收集到3000多部,还有大量流散于民间。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

贝叶经的制作过程主要是要经过采摘贝叶、煮贝叶、洗贝叶、烘干、制匣、穿线、书写等几道复杂的工序。贝叶经本做工精细,规格统一,在经书的四周涂抹一圈金粉,能够给人一种古朴、大方的美感。

取材的贝叶是生长于西双版纳的贝多罗树叶,把裁剪好的贝叶扎成一束束地放进锅里煮,煮后取出再晒干。

晒干后刻写。在贝叶上用于刻写的铁笔也是经过特制的,师傅们在刻写的过程中,会将粗了的笔头用磨刀石磨尖,一般一册较大贝叶经的刻写时间大约需要5天左右。 

对于贝叶的上色,墨汁主要是用锅灰和食用油来进行调和,墨汁涂抹在刻写好的贝叶上进行晾晒。经过加工处理的贝叶经耐潮湿、不易磨损、防虫蛀,极易保存。

贝叶经制作技艺传承

在众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贝叶经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及其蕴含的傣族文化而独树一帜。

云南会说傣语的人不少,但能看懂、会写傣文的人却不多,能写贝叶经的就更少了。现在,会制作贝叶经的越来越少,年轻人几乎都不愿学习贝叶经制作技艺,这门技艺现在面临失传的危险。


手艺君有话说:

请大家在阅读后随手点赞

以示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