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六节龙凤玉挂饰,鬼斧神工的琢玉技艺!

 天宇楼33 2018-08-01

       提起曾侯乙,很多人一定会想到“曾侯乙编钟”。实际上,曾侯乙墓共出土遗物15000多件,分为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金器、玉器、漆木器、竹器等八大类。出土物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为中国发掘的同类墓葬中所罕见,其中9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本文介绍的就是这其中的一件玉器——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墓出土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玉饰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并不稀罕。可这件曾侯乙墓出土所出土的十六节龙凤玉挂饰,却有着吸人眼球的特别之处。



       全器采用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软玉雕琢而成,玉料呈青白色,五组主体构件经套扣成一条48厘米的龙。全器共透雕、阴刻出37条龙,7只凤,以及10条蛇,他们的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在第14节和第15节上出现凤爪抓蛇的一面,纹饰繁缛而生动,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先秦时期玉雕工艺的登峰造极之作。



       全器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一根玉锁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全器合为一条龙、作为龙身的各节饰件上,除透雕龙凤形和壁、环形外,还阴刻龙凤蛇纹,并辅以谷纹、云纹和装饰线条。


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出土时这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是用于冠饰的玉缨。全器设计精巧,雕刻精细。它打破了商周时期“一坯一器”的工艺传统,将玉器各部分单独雕琢,再串连成一件,堪称鬼斧神工。


       细节照


       我们为您找到了这件十六节龙凤玉挂饰的局部细节照,您可以慢慢品赏它的纹饰与玉质。



       如今,十六节龙凤玉挂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或许在众多玉饰中,它毫不显眼,可当您了解了它背后的工艺价值,就不会再小瞧了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