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旅游头条) 在头条妹的生活中, 什么都缺了, 就是不能缺了辣, 身为北方妹子, 一直以来心中理想的宜居地方只有川渝, 然而, 直到我认识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它! 这座西南的小城, 真是处处辣我的眼呀! 01 这里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青睐地! 早在年前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就来到此地全方位拍摄辣椒在菜品调味方面发挥的作用,用镜头向观众展示遵义辣椒与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当地 辣椒蘸水是日常 作为遵义人,我们就是不怕辣 老干妈作为神级调味酱出现在贵州终于找到原因了 但是告诉你哦 在遵义当地 人人都是老干妈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遵义 常年种植辣椒有200多万亩, 产值60亿元以上, 不少群众都因此过上了小康生活 作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 这里每年有二百多万吨的辣椒销往全国 有可能你桌上的那颗大辣椒就是这里产的哦 02 这里的辣还有历史! 相传400多年前的明末年间,随着各地往来不断密切,将辣椒带入遵义。嘉庆年间,遵义人种辣椒、吃辣椒更是普遍,史料记载:“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据著有“天下第一府志”之称的《遵义府志》记载:番椒,味辣,色甚红,郡人通呼海椒,园蔬要品,每味不离。辣椒远销海内外,故称海椒。 不论古今,这里都可以说是嗜辣者的天堂了! 在这座小城中,辣椒可以入菜,可以蘸食,可以拌饭,甚至可以当做零食直接入口。 仅是蘸水,就有好十几种辣椒种类,经过路边的小吃摊,阿姨会问你要哪种辣椒罐罐。 当然,除了辣,这个小城的小吃也足够让人流连忘返。 来遵义,不可不吃羊肉粉 羊肉粉由羊油、煳辣椒面、原汤、芜荽制成,再撒点花椒粉、辣椒油、葱花等配料,轻轻一搅,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来遵义,少不了尝尝豆花面 这里的豆花跟面浑然一体,口感极佳,与别处不同的是面好,面汤味儿正,加了薄荷叶的秘制作料,面条沾着作料吃,真的要流口水了!我是向来不爱吃面的,唯独遵义的豆花面能征服我的胃。 肠旺面也是一绝 单看名字会奇怪,其实人家是个好意头,肠旺意为“常旺”。虽然无非是肥肠和毛血旺,但在别的城市绝对没有如此正宗的。不管是清汤还是红汤,它的汤都非常鲜美的,弯弯曲曲的面条韧劲十足,强烈推荐。 豆豉火锅也得试试 贵州人吃东西都喜欢偏酸和吃豆子的习惯,豆子有的煮在酸汤里,有的做成豆豉,黑乎乎的小方块,看起来有些怪怪的,但是我告诉你,作为辅料和煮火锅,那个味儿美得很。 小情侣免不了来尝尝恋爱豆腐 恋爱豆腐”又名青岩小豆腐。它是将豆腐切成小块之后再进行烤制,然后添加折耳根、煳辣椒粉、麻油、苦蒜、木姜子、花椒粉、姜米、葱花等各种佐料,趁热吃下。可以说,入口香酥,让人沉醉。 特地来的人更不能错过陈记猪儿粑 作为传统名小吃,它因蒸熟出笼后形似洁白滚圆的小猪而得名。 它的面皮软糯香滑,不粘牙,馅料更是以鲜、香而闻名。特别是刚刚开笼时只见竹制的小蒸笼里一个个洁白晶莹的猪儿粑,再配上腰间的翠绿蔬菜叶子更是惹人垂涎。 红油抄手和水饺走起来 在这里吃碗抄手加点海椒,可以说是很多人温暖的日常,软糯劲道,好吃的不得了。 霸道冰粉来一碗 冰粉每个城市都有,但是遵义的冰粉儿就不一样的霸道了。遵义的冰粉里面放了葡萄干、花生、山楂粒、姜丝糖、煮熟的绿豆、芝麻,搅拌一下,吃几口那叫一个爽。 黄糕粑更要来几盘 黄糕粑又叫黄粑,它用大米、黄豆酱和糯米为原料,用笋的壳叶包裹着蒸制而成。口感软糯,笋叶的清香加之黄粑本身的浓郁,甜美可口。 错过蛋包洋芋你就白来了 看当地人做洋芋也是十分过瘾,洋芋在遵义的做法独特,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豌豆、泡菜、糯米、火腿、葱等和洋芋混合炒匀,用铲铲剁碎直到洋芋成泥。打个鸡蛋摊成蛋饼,将炒洋芋包起来,一份蛋包洋芋就完成了。 到遵义,怎能不吃脆臊 许多贵阳人谈起“脆臊”这小东西,总是不经意流露出亲切的感觉,爱吃的贵阳人实在是离不开这小小的“脆臊”。不管是下酒还是佐以一碗素面,更或是配上其他的佐料上锅这么一翻炒,小小的“脆臊”总能爆发出不一样的精彩。 遵义,是个慢节奏的小城,它也许少有大城市的喧嚣,但这里小吃却能时刻撩动人的味蕾,喜欢的朋友,一起去这个深夜食堂走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