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经的智慧》18丨哲学所探求的真相,为什么不靠谱?

 chenyige 2018-08-03


今日共读内容

《心经的智慧》 第18课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还未加入共读群的师兄,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加入共读群



▲ 看视频,学习更有效


《心经的智慧》第18课 来自那一座庙 15:45

▲没WIFI?听音频,省流量~


《心经的智慧》 第18课 

昌乐法师·讲述


 - 哲学所探求的真相,为什么不靠谱? - 


一、形而上,形而下


第十八讲,讲经文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生命的真相,是生命本身,而不是身外之物,我们给它取的题目是莫要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法不可得。虽然说出来有点玄妙,实际上是质朴的道理。


昨天讲到,人类的自我延伸,有两大路径,这两大路径用哲学的表述方式来讲,一个是形而上,一个是形而下。


所谓的形而下,是在具体的世界当中,在物质世界当中是以生存为中心的,充分发挥所谓动物的本能,让自己活得更好,让自己活得更贪婪,让自己活得更具体。


另外一种,所谓形而上,就是脱实向虚,在所谓的脱离了我们对人生最基本诉求,所谓的美、好,而不建立在惰性和速度基础之上的思考、与生存无关的思考,这个所谓与生存无关的思考,并且以追求世界、生命的真相为方向的思考,这被后来专业的术语称为是哲学。


哲学的基本风格就是它不讨论与生活有关的事情,它只关注真相,它不讨论具体的衣食住行,它不用我们日常的思维方式来认知生活,而是自己摆脱了、放下了日常的思维方式,自己发明出另外一套、另外一个系统的语言。


比如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这里的一二三是指什么?不知道。它不是讨论与生活有关的事情,而是追溯着世界的本源和世间万象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这是世界观的内容。


再比如说,西方哲学更早的德谟克利特他们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一种无限多的、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微粒。印度人的世界观,它是讨论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阿毗达摩佛教里面讨论的极微,就是世界的物质分析、分割到不能再小的那个类似于原子的东西,它也在讨论世界是由什么组成。


不管他们怎么说,佛陀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的这些哲学都是想在生命之外追求一个永恒的物质存在,或者追求一个永恒的第一因的存在,世界因此而起,那是最久远的、最初的原动力。神教的神我说,神创造了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应该服务于他,效忠于他,死后复归于他。这也是在生命之外追求第一因。凡是追求第一因永恒的讨论,都是世间的哲学,而不是关乎于生死解脱的路径。


二、莫心外求法


开篇我们讲的就是心外求法,在生命之外寻求离开生命而有的解脱之道,这个道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道叫是人行邪道,他不能得解脱。这也是为什么《心经》当中开篇讨论空性的时候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的色是指五蕴,五蕴是生命的组合体。上次我们讲过,空是生命本身表现出来的特性,而这个特性并不是离开生命而独立存在的,就如同玻璃是透明的,我们是不是另外有一个透明的特性在衡量、在说明玻璃的特性呢?不是。


所以,色不异空是指,我们不能在生命之外寻求另外的所谓解脱之道。而空不异色是指解脱并不是离开生命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的空它不是形而上的哲学思辨,不是离开了我们生命而想象出来的另外一个形而上的存在,它是生命表现出来的特性。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它是佛陀在于说明自己对于哲学的立场,希望佛弟子不要把佛学当成哲学来看。所谓的教义并不是停留在想象当中的存在,而需要我们言行统一去验证它。这是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对佛法理解起来很大的一个困难。


我们常常认为,修行是用观念指导行为,这是常人的逻辑。请问,观念指导行为的时候,观念是在行为之外,还是在行为之内?


举个例子来说,有些想学厨艺的人,他们在做菜的过程当中,常常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行为,就是他们照着菜谱上、照着美食攻略上放点盐,放点油,放点葱姜蒜,炒炒。一般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食物只能说可以吃得下,不能算美食。大家如果去看那大厨炒菜,他不需要考虑放多少,他没有书面标准,一切都浑然天成,炒好了一定是美味的,他是身心合一的。


初学者总认为是理论指导修行,其实我们的理论是在想象当中离开了行为而存在,而没有达到所谓的知行合一。这也是我们常常在佛堂里面修行,能做到,离开了佛堂,我们忘记了佛法,常常生活在业力之下的一个原因,常常有烦恼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法没有入心,没有没有能够功夫成片,我们的法仍然停留在思维当中,而思维是形而上的,是不具体的,没有融入到生命当中,化作出我们的血液,变成我们的行为模式,或者变成我们的行为本身。


所以总结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心经》当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因为这样的立场在表明佛法,佛陀的教法,它不是理论,更不是哲学,空不是哲学,空是在展示出生命无我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生命本身表现出来的状态,我们去觉知它、觉察它,并且去践行它,乃至浑然天成。如果二者相应,如果理论跟实践相应,如果我们的理论还在指导实践,如果我们还不能功夫成片,那我们对空性只是停留在想象当中、逻辑当中的理解。


闻法有逻辑,修行是没有逻辑的。把佛陀的法变成自己的法,需要通过逻辑这个思维方式,让我们明了有其合理性,有据可循。但是真正在修行阶段,举止、起心动念、行住坐卧当中是没有逻辑性,是完全身心合一的阶段。所以经文当中说,先以分别智,然后般涅槃。


简单来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对于佛教理论与生命实践相结合,或者说功夫必须要成片的这样的一个事实的指导。这一是修行的指导和我们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要让那些把佛学当成哲学来学的人,要知道佛教的、佛陀的立场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这对于学哲学的人来讲,以及把佛学当成哲学的人来讲,这两句话非常值得玩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