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健康地过好这一生?答案也许是这两个字。

 木森moose 2020-03-01

问: 如何健康地过好这一生?

答: 「避险」
   ——不仅是避免风险,更是为了更好地冒险。

①  风险即「真实」

你可能看到过这样的言论。

研究表明,每天喝2杯以上的含糖饮料,肝胆管癌的风险会增加80%。

这看起来很吓人,其实不用太担心。

风险增加80%不意味着有80%的概率患病。
只是说,你原来的风险是0.1%,现在增加到了0.18%——同样还只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该吃吃,该喝喝,别把自己吓死了
……

这种言论貌似有道理。

然而,你需要知道的是,风险的增加并不只是一个数值的变大而已
——在这数值变大之前,有些事情已经发生。

我想,你可能已经看过那部著名的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如果没有,强烈推荐收看)

这部纪录片生动地反映了风险背后发生的事情。

纪录片的主演叫达蒙。
他是一名澳大利亚的演员兼导演。

在即将身为人父之际,为了弄清楚糖对身体的具体影响,达蒙决定亲身做一次吃糖的试验。

在测试前,达蒙已经进行了数年的无糖饮食。

而在测试的60天时间里,达蒙开始每天吃40勺糖(这是普通人每日的摄入量)并且,这40勺糖全部来自所谓的「健康食品」。(比如低脂牛奶、谷物棒、果汁等)

在测试的仅仅12天后,达蒙就胖了4.5斤
第18天,达蒙就出现了脂肪肝的征兆;
在60天的试验后,达蒙胖了17斤,并且出现了II型糖尿病心脏病的前兆。

此外,他的情绪认知功能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


不难看出,不良的饮食习惯所增加的每一点健康风险都会事先在身体上体现。

当你喝下一杯含糖饮料后,
你的肠道念珠菌获得了大量的食物——长此以往,有益细菌将受到迫害…

你的血糖飙高,胰岛需要分泌大量的胰岛素——长期以来,胰腺定是疲于奔命的…

你的大脑将分泌大量的多巴胺——日复一日,你可能会深陷糖瘾,无法自拔…

身体中多种氨基酸的合成受到影响——年复一年,你的DNA甲基化也许会出现问题…

或许有人会说:

人生苦短,及时享乐才是正事。

该吃吃,该喝喝。就算不健康,那癌症之类的重病总还是小概率事件吧?

没错,患重病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加入了时间的维度,所谓的小概率并非无足轻重。

② 可能发生的,必然发生。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目前已有超过68000种可以被诊断的疾病。
——有许多疾病还没有诊断标准
也许,还有更多的疾病未被发现……

要知道,一个疾病不只是一个名称
——疾病有它的承载体
而所谓的发病率也不只是一个数值
——它的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患病与否往往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因而,每一天,当暴露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人们都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疾病风险。

所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假设——
假设一个人每天患重病的几率是0.01%。
并且,每天是否患重病是相互独立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每天,这个人有99.99%的概率不会患上大病。

99.99% ≈ 1 ——看起来他能过好这一生。

然而,将时间这个维度放上,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每天99.99%的几率不生病。

那么1年,就是99.99%的365次方,这个数值大约是:96.4%(95分以上,挺安全的)

至于5年,也就是99.99%的1825次方,这个数值大约是:83.3%
(超过80分了,还凑合)

至于10年,99.99%的3650次方,这个数值约等于:69.4%(至少及格了)

如果是20年,99.99%的7300次方,这个数值变成了48.2%
——这时候,健康与否就几乎是在抛硬币,而且反面朝上(生大病)的概率还更高一些。

而20年,差不多只是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的1/4。
想想看,后面还有接近60年的路要走,无病无痛地过好这一生并不容易……

③ 最微小的,是改变结局的。

健康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而从长期来看,重大疾病的发生概率是很大的。

但,如果我们能够降低一些风险,那事情会变得怎样?

假设一个人
不吃所有的加工食品,
规律进食,
坚持锻炼,
——他每天患上重病的风险从0.01%降到了0.005%

这也就意味着,他每天不患重病的概率是99.995%;

这样一来,
5年内平安无事的概率是:91.3%
10年内平安无事的概率是:83.3%
20年内平安无事的概率是:69.4%
——和之前相比,至少都及格了!

如果他还能做得更好一些
避免久坐,并常晒太阳;
摄入多样的膳食纤维,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
进行合理的膳食补充,保证微量元素的正常,并关注自己的甲基化水平……
——他每天患上重病的风险从0.01%降到了0.001%

那么,在20年内,他平安无事的几率将会是93.0%!那么他将极有可能过好此生。

这些发生在生活中的健康习惯,看似微不足道,但每一个小小的坚持都将为你的人生旅途保驾护航,从而可能彻底改变结局。

但反过来看,
如果一个人
含糖饮料总是必备,
长期久坐不动,
经常熬夜吃零食
他每天患上重病的风险从0.01%升到了0.05%。

那么,在10年后,他能保持健康的几率只有16.1%。
也就是说,有8成的几率大的疾患会找上门来。

如果还经常抽烟、喝酒——风险升到了0.1%(每日99.9%的概率不生大病)
那么,10年后,他只有不到3%的几率能幸免于难……

无可否认,有些胡吃乱喝、生活放纵的人仍能活得很久。
但要知道,那些人中的绝大多数活不到让你看到的那一天……

④ 避险是为了更好地冒险

有些人可能会说:

「要那么健康干什么,这样的人生多无趣。」

是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只要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这都无可厚非。

不过,当你问他们是否想要「比尔盖茨」或「扎克伯格」那样的极度成功,他们往往会点头,表示这样的人生会是「有趣」的。

但要知道,这些极度的成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用《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的话来说,就是「正面的黑天鹅」。

「正面的黑天鹅」不是唾手可得的——无数的人拼命地涌向风口,而只有极少数能被真正带上天空;只有更少的人才能抓住「黑天鹅」——这种追逐「黑天鹅」的过程,无疑是一种冒险。

然而,在风口上的冒险,也会有两种不同的状态。
有些人是一丝不挂地只等着被风吹上天
——若是风向一偏,便从高空狠狠地坠落。
而有些人在起飞前已经备好了降落伞
——即使有出差错,他们依然能够安全地降落。

而那些耀眼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是优秀的避险者。
他们会非常地自律,不让自己在其他方面出任何差错,从而能没有忧虑地投入能改变生活的豪赌之中。

这种为了避险的自律会反映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自然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
比如,比尔盖茨非常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
而扎克伯格不管怎么忙也会每周运动3次……

他们明白,黑天鹅事件终将出现,并会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而「杠铃策略」会是一种好的人生策略。
85%-90%的精力用于避险;10%-15%的精力用于冒险。
——极力地避免「负面的黑天鹅」,并尽全力赶上「正面的黑天鹅」。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一边安全地避过一个个的坑,一边全力奋斗,等待着正面的黑天鹅带来丰厚回馈。

木森说

人们说: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往往是因为道理未被完全渗透。

许多人都知道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不好的,也明白这会增加健康的风险。

但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健康风险会真实地反应在身体上」。

如果没有概率的思维,那也很难对风险产生敬畏,从而意识到「风险+足够长的时间 = 必然发生」。

而只要变好一点点,就会让结局大有不同。

更重要的是,为了收获真正精彩的人生,把风险压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才是一个精进主义者应有的生活策略。

避险是为了更好的冒险;冒险只为真正所求。

愿你避开不必要的风险,在享受健康的同时,收获最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