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爱的,你睡得好吗?

 戴眼镜jason 2018-08-12

MBA的时候,班里有位同学Sally,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叫《Power Sleep》。


她跟我一样,也是拼命三郎型,睡得很少。她的hosting family,一对教授夫妻,看到她的作息后,很认真地劝她,睡眠非常重要,并给了她这本书。看完之后,她觉得极其获益,就又推荐给了我。



我一直没有找到时间读。实话说,那时候睡眠在我优先级的最底部。


而且我非常幸运,是天生睡眠质量很好的人,沾枕头5秒即睡,在任何交通工具、犄角旮旯都能秒睡,极端缺眠的话,站着都能睡着,简直像太阳能充电,给点机会就充上,更没什么动力去研究如何提升睡眠质量了。


但Sally推荐这本书给我的时候,说的那句话,让我很动心。她说,教授夫妇告诉她,睡眠是大脑保持巅峰状态的关键。只有睡得好,你才能最大化大脑敏锐度(mind sharpness)


大脑敏锐度,绝对是我的终极追求啊!那种大脑在巅峰状态高速运转,一切都清清楚楚,又为不断冒出的新想法而兴奋的感受,是超级美妙的体验。


所以当我从投行出来,终于有时间读书时,看的第一批书里,就有这本《Power Sleep》。


从那以后,我又陆续读了其他的睡眠书,翻了几个关于睡眠的研究报告,看了以睡眠为主题的TED视频。


把我学到的几个关键知识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应该睡多久?


睡眠周期这个词,大家应该都很熟。很多人都知道睡眠周期是90分钟,分为浅睡和深睡等。


但睡眠周期对于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你知道吗?


其实睡眠周期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REM(Rapid Eye Movement),快速眼动期。顾名思义,就是虽然在睡梦中,但眼球迅速转动的阶段。


为什么REM对我们最重要呢?


因为REM是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的唯一时段。它会将白天犹如散落在电脑桌面的杂乱信息,根据其关键字归类储存到各个文件夹。


这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由来,因为你在做梦的时候,正是大脑辛勤工作,将白天接触到的信息归类的REM期。


缺少REM,各种信息覆盖了整个桌面,找个文件要费老劲,那白天学得再用力,效果都要打折扣,第二天醒来就会有「记忆力下降」的感受



REM发生在睡眠周期的末尾。你每睡多一个睡眠周期,REM时间都会增长,第一个睡眠周期的REM只有5分钟,第四五个周期REM可以达到30-40分钟。


但是如果中间中断了睡眠,REM就要从头来过,从第一个睡眠周期开始了。


我们应该睡多久这个问题,本来是应该交给我们的本能来回答的:连续一到两周,每天提早半小时睡觉,直到你能在每天早上固定时间自然醒,这就是你需要的睡眠时间。


或者问我们的基因:睡眠的遗传性很强,观察你父母需要多少睡眠,那也基本是你需要的时间。


但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按时、甚至提前上床。


REM是更「功利」的睡眠参考:为了获取更多REM,我们可以以周期为单位,进行连续睡眠。


  • 4个周期:6小时

  • 5个周期:7.5小时

  • 6个周期:9小时



在周期之间,比如8.5个小时的时候醒来,效果等同于7.5个小时。这多余的一个小时,在急需要控制睡眠时间的情况下,就是你可以cut掉的时间。


我们应该在什么时间醒来?


在REM期,虽然大脑很活跃,肌肉却完全放松(所以这个时候容易「鬼压床」,因为大脑很活跃,肌肉却完全动不了)


在这个期间醒来的话,就好像一个睡得很沉的人猛然被叫醒,会懵掉一样,你的身体也会懵,不知道为啥前一秒钟还在全瘫痪状态,下一秒已经要满格启动了。


这个懵逼感能持续很长时间,导致明明你睡了八九个小时,却好像没睡饱一样整天昏昏沉沉。



对于这一点,我自己是深有体会。每次我从梦中醒来(只有REM期会做梦),都会有短暂「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的时间,又不自觉有种「想回去把梦做完」的渴望。就算起床了,大脑似乎还有一部分留在梦里,坐在书桌前会发很久的呆。


在没有梦的时候醒来,则通常睁眼就清醒了。


所以,我们要避开在REM期间醒来。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后,多睡15分钟左右。


由于每个人的睡眠周期长短可能有轻微变化,并不是每个人都严格为90分钟,这个「最佳起床点」,需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的睡眠数据来得出。


你可以像我一样,记录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和状态(你也可以下一个自动记录睡眠时间的app)


我的「最佳起床点」,是6.5小时,或8小时——正好是4或5个睡眠周期后的半小时。如果是在7小时,或8.5小时的时候醒,就比较容易是梦中醒。


所以一昧多睡并不是最好的睡眠策略。多睡半小时,反而毁一天。



也有人推荐使用基于这个原理的唤醒app。这些app会通过感应你身体的轻微动作,推测你的最佳起床时间。


我也用过这样的app,但对我来说效果并不好。因为这类app通常会让你选定一个时间点,你只能在这个时间点前后的半小时区间醒来。但睡眠周期是90分钟,如果你选的时间点,正好是一个睡眠周期的第60分钟,那这个app叫醒你的时候,仍然是你的REM期。


其实睡眠周期很容易推算,观察一两周后,自己定每天的起床时间,反而更准确。


睡眠四大金刚:光、声、湿、温


基于原始人类的求生本能,光线对于睡眠的影响巨大(一有光就要跳起来逃命)所以全黑暗的环境对睡眠质量帮助巨大。


因此,卧室最好是全遮光窗帘,所有缝隙都要遮到。没法做到的话,最好能戴眼罩睡觉。


同理,起来的时候,光能极大帮助你迅速清醒。早上起来最好马上拉开窗帘,沐浴在日光下,让光线叫醒你。


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叫《The Proposal》,Ryan Reynolds(小贱贱的演员,S的老公,寡姐的前夫)和影后Sandra Bullock主演。电影本身很一般,但其中有一幕,男主带女主回他阿拉斯加的家,晚上睡觉的时候,电动窗帘一拉,马上变夜晚,早上到点电动窗帘自动拉开,就是白天(阿拉斯加永昼期间)。


哇,印象深刻,可以说是超级羡慕了。



内心暗握小拳拳,总有一天我也要有这么一套定时全自动窗帘系统(目前还没有实现)


去年有试过Philips的唤醒灯:到点不但会响起床铃(有很多自然音选择,我选的是清晨的鸟叫,很喜欢),灯光还会逐渐亮起,模拟太阳升起,用光线让你身体自动醒来。


但它不够亮,叫不醒我。效果比拉开窗帘还是差了很多。



声响以及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同样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家里隔音条件要好。窗玻璃得是双层隔音(我家卧室阳台是封起来的,窗子是双层隔音,再加卧室落地窗,又隔一层。墙的隔音效果也十分出色,是很理想的睡眠环境)。


湿度应该在30%-50%之间。


上海湿度很高,常年在70%以上。但夏天开了空调后,室内湿度会降低一点。我对湿度不是很敏感,睡得又比较死,所以家里没有备除湿器。如果你的睡眠质量很差,可以试试在卧室放一个除湿器,把湿度控制在40%。



北京比上海好一些,但夏天湿度也在60%以上。冬天烧暖气又很干燥,可以配一个加湿除湿一体机( 空气净化器)。



其他主要城市的全年湿度,都可以用「average humidity in xxx (city)」这个关键词条google到(weather.com的数据)。


最佳睡眠温度,很多网站都建议是18-21°。


我觉得亚洲人似乎更偏暖和一点,一般我会把空调开在25度,然后盖轻盈的被子。


今年有买Downland智能控温被。它通过一种叫PCM的材料,在温度过高时转为液态,吸收热量,温度过低时转为固态,释放热量,把被窝控制在28-32°。


实际使用起来觉得这个被子还是稍微有点热,不过比起普通的被子,空调开太大就冷,开太小就容易捂一身汗,还是舒服多了。


固定作息


最后一个睡眠质量的要素是:固定作息。


人体生物钟为25个小时,不是24个小时,所以不固定的作息会使得我们更难适应24小时的一天。


保持固定作息,人体需要做的适应少,就可以减少你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或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你大脑机敏度。


做不到的话,至少把起床时间固定一下。


哪怕晚睡,第二天最好也按时起床(包括周末),然后用小睡(nap)和早睡来弥补。



睡眠要讲究的可真多


睡眠的其他要素还包括;睡前不要看让神经紧张的电视或书(所以我卧室不放电视机)不要被蓝光一直刺激(所以我手机永远开着蓝光过滤)用亲肤材料的床品等等


不过我觉得这些跟光声湿温四大金刚比起来,都是小事。


至少我自己在四大金刚都齐了的情况下,睡前无论看啥,都睡得很好。


还有,关于缺眠后的弥补。《Power Sleep》里说,因为人体特有的睡眠和苏醒周期,失去的睡眠无法一次性补足,缺眠一晚再睡16个小时,补出的不是8小时,只有2-3小时。


《睡眠革命》里则说,偶尔一晚睡眠严重不足,只要后面几天一直补上,一周里平均每天睡眠时间能够,就算ok。



只能说关于睡眠,人类知道的定论还很少。很多东西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出最适合自身的方案。


我最近在进行一个睡眠实验(内容暂时保密),也会涉及到这篇文里没有提到的一些睡眠影响因素,过段时间再跟大家分享。


家可以先试试本文的各种方法,也很丰富了。


祝大家周末好眠。


这个号还没有开通留言功能。大家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我都会回复的。也可以去微博(ID:携隐)评论,我会把文章在那里同步。期待你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