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154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8-16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腹满/实热证腹满的证治

   第2条。(一类条文)

《金匮要略》“2.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这是论实热证腹满的证治。

“病者腹满”- 这讲的是腹满病。

   下面我们看实热型腹满有什么特征,讲完后我们要归纳,如何辨别实热证和虚寒证腹满。

“按之”- 这是提示了腹诊,现在西医也是“望、触、叩、听”。“触”,张仲景在诊疗方法上,对于腹满病、寒疝病、宿食病,得看看腹部的情况,光靠问诊是不够的,现在,把腹诊提出来了,触摸,按一按,摸一摸,问问他什么情况。这当然首先得看腹部是柔软的,还是膨满的,还有软、硬之别,这个都是要提到的。

“按之不痛为虚”- 和刚才说的虚寒性腹满的鉴别点,首先是按之不痛为虚寒性腹痛。

“痛者为实”- 这是对举,来鉴别虚实。是腹诊与问诊结合。这个临床的诊疗技术,这是一个医生的基本技能。

   病人说腹部痛、腹部胀,请病人上床上,摸一摸,按一按,这个过程中得问病人“感觉如何?痛还是不痛。”这是用按之痛与不痛来鉴别腹满,是虚寒证还是实热证,不痛者为虚证、寒证,痛者为实证、热证。

   下面他又说了,
“痛者为实,可下之”- 用下法,当然必须是实证、热证,才可以用下法。具体怎么个下法,没说。

   需要分析的地方,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这是明确的提出舌诊的重要意义,我们一直是在学习张仲景的脉法,现在涉及到了舌诊的问题了。

“下之黄自去”- 这个黄是舌质黄,还是舌苔黄?通过下法,能使这种黄去掉,一定得是指的苔黄。
   实证、热证采取下法,这个“黄苔”应该是燥的呢,还是腻的呢?应该是苔黄而干燥。如果说要用大承气汤,《伤寒论》里面讲了,甚至于舌苔焦黑起刺。

* 因此,这个“可下之”一定是寒下法,承气汤系列,得用这样的方药。
* 因此,舌苔的问题,要具体分析,必须是里、实、热证的舌苔,是其标志。

   所以,实证、热证的腹满病,应该采取下法,针对里实、热证,采取寒下法,才能保证舌苔黄“下之黄自去”,这必须得是药证相符,一药而愈。舌苔黄也下去了,里热、实热也解除了。

   现在我们要做一下具体的分析,
   比方说“下之黄未去”,你还下不下了?

   按照[按语]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下之黄未去”。

一、这可能是病重而药轻了,
   这种情况下,你接着再攻一下,拿舌苔这个黄来作诊断,作疗效判定标准,它这个“没尽去”,同时必须是腹满按之痛这个证依然存在,大便仍然便不尽,没有完全通利下去,这个时候得继续“下之”。
   这一定要按照
* 大便的情况,和
* 舌苔的情况以及
* 腹满的程度,
   来决定到底是下,还是不下。
   下的话,这个药的量是加重还是减轻,这就要根据临床表现来决定。一定要按照实热证腹满,里、实、热证辨证,才能看舌苔来决定下不下。

二、就是看苔黄的情况,
   刚才我们讲了,胸痹病也有出现薄黄苔的,但是那是个阳化的假象,绝对不能用寒下法。
   另外,胸痹的疼痛,他腹痛,还是胸痛,疼痛的部位绝对不是在脘腹以下,我们一再强调,是在胸膺部或者剑突下。若是说里、实、热证,一定得是大腹的疼痛拒按。

   关于痛的方面我还要再说,
   既然虚寒性的腹满的特点,是时满时减,你说它这个是减还是不减呢?等看大承气汤的条文时,我们再讲。今天我先说到这里,就是拿大承气汤来解决舌苔黄的问题。

* 这一定是有疼痛拒按的特点,才是实证、热证腹满的特征。
   假如说,“按之不痛为虚”,这里面涉及了
& 虚寒证的腹满,一定是喜按的,或者得按则疼痛减,而
& 实热证的腹痛,一定是拒按的,是得按痛剧,他不让你按,拒绝你检查。
   实热证和虚寒证的腹满病,它虽然简单的说“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我说通过“可下之”的这个治法来决定的,它一定得是虚寒证的疼痛是喜按的,得按则减,或者说得热痛减,要不怎么说用温补法治疗呢。而实热证的腹痛,一定是得按痛剧,这才可以用下法,而且是寒下。

三、还有一类黄苔,不可下。
   湿热病,也有舌苔黄,它那个黄,一定是黄腻的,湿热没有成实,禁止用下法。

   请大家看《讲义》,在[释义]中,讲到
   实证的腹满,除了胀满拒按的辨证以外,还必须结合舌诊,舌黄是湿热积滞的征象,内有实热,则舌苔多黄厚而燥,至此则可下之证已具,下之黄自去,但是必须指出,舌黄未经攻下,才能使用下法。
   如果已经攻下,必须考虑舌黄,是否当下,或下法是否确当,是否合适,或者有无并发证候,这些问题你得考虑清楚了,你才能采取下法。

   所以说“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这两句话是辨证施治的关键,这也证明张仲景重视腹诊,同时要结合问诊,还要看舌诊,还要看应用下法的结果,要进行分析。

   然后,[按语]说于此,必须明确,舌黄固然是可下条件之一,假如已经攻下,而舌黄仍在,就应当从多方面来考虑,

*  一种是湿温热,也就是我说的湿热,舌苔虽然黄,但是没有化燥成实,你不可下。

* 还有就是实证转虚了,舌黄仍然存在,这个也不能攻下。

* 另一种,就是病重药轻,没有达到泄下作用,或者下后余邪未尽,舌黄虽然有一些稍稍去掉,或者仍然存在,为了尽去其邪,可以下。

* 另外,也提到了体质的问题,或者病情程度的问题,比方病人有阴液亏乏的情况,还可以增液行舟,用增液承气的办法。

   我觉得,他强调了医生的基本技能里,作为腹满病的检查上,一定得是,除了
* 问诊,一定得结合
* 腹诊,还要结合
* 望诊,望舌质和舌苔。
   这样在采取下法上,你才能够有的放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