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安这个千年古镇要大变样了,每条街每个小吃都是满满的回忆……

 邹家胜胜胜胜胜 2018-09-06


有故事的人,都有一个古镇情怀

有故事的地方,也不止他乡

在六安,还有更多比他乡更美的古

它们隐藏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古朴唯美


一排排木质结构的商铺老宅一个个高墙大院的奇闻轶事,以十字街为中心,四方延伸,分东、西、南、北四条主要大街和数十条后街小巷。十字长街,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径通幽,邻里之间坐在家门口,畅谈家长里短,一片安然恬静。这里就是位于裕安区苏家埠镇的苏埠老街。


2017年 10月26日,经研究,省人民政府同意六安市裕安区苏埠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今年,苏埠历史文化名镇明清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方案终于出来啦!规划后的苏埠老街是什么样子的呢?

 

苏埠历史文化名镇明清老街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图

↓↓↓

西大街


南大街入口

南大街青石板路面

南大街

十字街口

东大街

南大街


看完规划图是不是很期待呢!有空一定要去苏埠老街看看哦......


苏埠老街位于镇区西北角,紧邻淠河,老街历史街巷肌理空间骨架主要由南大街、尤巷与东西大街所组成的十字街所构成,周围散布了数十条后街小巷。

 

十字街内历史建筑主要为古徽州民居建筑风格,其历史遗存空间犹在,建筑整体风貌、空间尺度保持较为完整,功能上仍延续传统商业街的功能。

 

是时,南来北往,东进西出,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大有解放前上海大世界和南京夫子庙的味道。难怪至今在苏家埠老人们口里盛传着“买不到的在这里买得到,卖不掉的在这里卖得掉”的俗语。

 

苏埠老街物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以“十字形”为骨架的街巷空间格局;4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分别为刘铭传当铺旧址、白麻公所旧址、肖隆盛米行旧址和汪家老宅旧址;拥有尹家茶馆旧址、仁和堂药店旧址、惠康钱庄旧址、熊家大院等38处历史建筑 ,以及其他大量优秀的传统风貌建筑。老街内现存4口古井,2棵百年以上桂花树,和其他大树龄为四、五十年的石榴树、桂花树、柿子树等。


不仅如此,苏埠明清老街历史上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有铁匠、银匠、蔑匠等传统手工艺;鸡丝包子、水晶包子、手工挂面、千张、干子等众多传统特色小吃;和“隆盛米行”“福泰绸缎庄”“于在祥杂货铺”'汪宜和杂货铺”“王家油坊”“陈家油坊”“张家油坊” “仁 和堂”药店张回春”诊所“汇康钱庄”等众多老字号,且大部分老字号历史遗存空间尚存。

古风犹存映沧桑,十字长街听寂寥。老街的历史一天天被淡去,老街的故事一日日被掩映,但那些繁荣的印记,那些鲜活的轨迹却不会磨灭,它是老街的根,老街的魂。


走进这里,红纸伞,合辙斑驳的轮痕脚印以及凹凸光滑的鹅卵石,静谧安详;走进这里,红对联,枝桠的铺板门以及铜锁老宅的故事,萦绕耳畔……


苏家埠美味小吃


谈起风味小吃,苏埠可称上一绝。苏埠的小吃,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口感好,味道正,有咬劲,让吃者能吃出新鲜,吃出风情,吃出品味,吃出文化;让吃者满脑子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大馍


草鞋底大馍,是苏埠特有的大馍之首。



苏埠草鞋底大馍,用的是食用碱,绿色食品。大馍的制作很有讲究,面和好后要等碱发酵才可着手,接下来面全靠揣功和揉功。所以,打大馍没力气是不行的,真的挺辛苦!


大馍在切成之前,先要用擀面杖在大馍中间压一下,便于大馍膨起有咬劲。做好的大馍,大小基本一致。过细的师傅有时会适当再修补一下,也有的师傅弄个刻度标志来把持切馍。



等到大馍贴在锅的四周时,灶台下的柴火必须架好,先大火后文火,还得焖好,揭开锅的大馍,中间鼓鼓的,如果再开个裂口,这样的大馍最好吃。有经验的人知道,捂透了的大馍不粘牙。捂透的大馍,瓤子又白又香,吃着有咬劲又带劲;大馍壳黄亮亮的又焦又酥,咀嚼的声音脆绷悦耳、铿锵有力。


会吃馍的人,瓤子是揪着吃;更会吃的人,先把大馍瓤子揭开,夹两根油条再放点辣椒酱,然后美滋滋的边吃边走,吃的是香甜,走的是坦然。也有的老年人,干脆在买馍的地方坐下来,再弄碗辣糊汤,吃着喝着,辣出了一身臭汗,吃出了一世传情!


玉米粑粑


玉米粑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主食。一种是玉米面和咸菜混合在一起,做成的比较薄的粑粑,叫菜粑粑子。另一种是粑粑做成饼状,里面包上较多的菜馅子,又叫包粑粑子。



过去家里人口都比较多,大铁锅上煮上较少的米饭,在铁锅四周贴上玉米粑粑,饭熟了粑粑也就熟了!


说实话,那个时候粑粑都吃腻了,因为粑粑里面没有口感,缺乏味道,特别难吃!



如今市面上的玉米粑粑,里面的作料可谓丰富多彩。有粉丝,有腊肉,有青菜,有豆腐,还有其它辅助物调理搭配,加之平底锅,火候均匀。一旦烧熟了,锅底再放一点菜油,可谓油光面黄,香味扑鼻,哪有不吃之理?


端午节老油条


端午节吃粽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仿佛不吃粽子就没有端午节的味道,感觉也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屈原。


端午节吃油条的来历我可没查到,据说吃了油条眼睛能够明亮,不过没有依据我也不信。但是,苏埠人端午节吃油条的事却家喻户晓、风靡已久了。


端午节前,炸油条的摊子可火爆了,必须排队等候或预约,否则你有钱买不到。


平时,苏埠炸油条的家数不是太多。不过吃油条比较方便,不需要过多的时间等候,千张卷油条,拿着吃着,方便自如!


端午节,炸油条既是送给亲人的一份必备的礼品,也是送给亲朋好友的一份祝福!


肉包子


在苏埠,肉包子是比较常见的小吃。但凡肉包子,强调的是肉馅子。如果肉馅子用的全是下势肉,做了的肉馅子就没有骨感。其次,肉馅子配料是独家秘诀不便多说,至少清淡咸重要适中,才能适合不同口味的人品尝。


既然是肉包子,至少第一口能咬到肉,这样吃包子人才会回味感觉,吃包子人最忌讳的是第一口咬不到肉。第一口咬到了肉,吃了第二口就会对包子赞不绝口。所以包包子师傅肉馅子要舍得放,不能吝啬,不能一味只看中利润,否则,以后就没人上门了。


苏埠镇有一家肉包子店,早晨买包子必须登记预约,有事的可先预约,还必须准时来拿。定金一般不收,每天数量有限,你不准时来拿,别人就会得心应手。所以不守信者,你压根就吃不到、买不到包子。


包子店的场地不大,场地有限,一般进来吃的少。买的人大多都是带出去的,一买就是好几十,甚至好几百。价格也是最贵,一元五角一个。


据主人说,他家的包子一不粘牙,二不用次品的猪肉做肉馅子!凡是吃过的人感觉味道的确不错!


水煎包子


水煎包子和油煎包子还是有区别的。水煎包子的面揣好之后,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然后双手做成面皮子,把馅子包起来。馅子是事先做好的,里面是粉丝、青菜或韭菜以及其它作料组成,这可是包子味道的关键。既不能太辣也不能太咸,想适合不同人的口味不是太可能,但可以做到尽可能适中。


捏好的包子放到平底锅里摆放好,倒入一定量的水,大火烧开,让馅子有七成熟,趁锅里的水未干,倒入菜油四周浇透,等包子有八成熟了,必须揭开锅,差不多的时候要及时把包子翻个身,直到包子两面煎得黄亮亮的,包子估计有九成熟了就能吃了。十成熟的包子,里面的馅子可能就没有咬劲了,而且容易煎糊。


会吃的人是小口吃小口品,不会吃的人往往会大口咬一口,麻烦事就来了。可以想象,咬到嘴里的包子,你肯定咽不下去,如果真一口咽下去了,你的食道肯定会烫伤。刚揭开锅的包子太烫了!


锅贴饺子


靠近苏石大桥徽商银行前一家锅贴饺子,风味独特,名不虚传。每天一大早就人满为患,许多人老远赶来吃饺子,有的为赶时间只得高兴而来扫兴而去,想吃,必须要等候才行。


两口锅轮换进行,还是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量。


说实话,这家饺子味道的确不错。肉馅子货真价实,味道鲜美,火候把持到位,为了让火候均匀,师傅居然用老虎钳子夹住锅沿不时转动,才使得抗好了的饺子既不是太焦,又不显多余的水份。口感十足,味美无穷!



苏埠挂面


据六安县志(汉朝时期为六安县)记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渡过淮河,沿淠河逆流而上,进入衡山国(今霍山县),当晚住在现在的苏埠镇。


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汉武帝吃后连声赞叹,苏埠挂面因此出名。至今每年苏埠人民大年初一早晨都会煮上一锅鸡汤挂面为祈福长寿。



镇中的老街始建于元,

兴于明,

繁盛于清


而如今

一半街巷一半萧条,

没有了车水马龙、繁花似锦,

却有了岁月刻下的不灭痕迹。


老街其实还不老,

只要正确的保护和修复,

它仍旧会风韵永存!


来源: 六安新周报 裕安发布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