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肝左叶内侧段有一软组织肿块,其内大部分为无强化低密度坏死,你考虑哪种肝脏疾病?

 忘仔忘仔 2018-09-08

病史

女性,77岁。发热10余天。患者因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发热,发病初期体温38℃,不伴有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腹痛、腹泻等,可自行退热,发热时间不定,病情反复。近半年来体重有所下降,近 2天体温最高达39.7℃。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4.1x109/L;NEU%86.6%;肿瘤指 标:CA19-9 116.77KU/L;CA242 84.05 KU/L,Femtin 404.32 ng/ml;CA125 41.63KU/L。

B 型超声:肝左叶 内侧段有一 46 mmx38 mmx55 mm大小的不均质较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欠规则,实体感较明显,胆囊床底部受压,CDFI示病灶周边见较丰富的条状血流信号绕行。

CT平扫见肝左叶内侧段有一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边界清晰,大小约55 mmx65 mm,周围为厚薄不均的囊壁,内壁不光整,明显强化,其内大部分为无强化低密度坏死,病灶与胆囊底分界不清;门脉期和平衡期见病灶囊壁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减低,与邻近肝实质呈等密度,坏死囊变区无强化。


▶ 诊断思路:

1.患者为女性,77岁。
2.发热10余天,近半年来体重有所下降,无明显阳性体征。
3.CT平扫肝左叶内侧段有一孤立性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
4.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边缘部明显强化,中央大部分为坏死、液化囊变低密度未强化区,囊壁不光整。
5.患者病程中有发热的症状,肿块中央为低密度坏死囊变,不能完全排除肝脓肿。但肝脓肿一般呈三环状改变,中央为低密度坏死组织,周边为强化的脓肿壁,外围为低密度水肿。该患者无这些特征,结合患者年龄较大,我们要考虑到多发性囊性转移瘤的可能性。


▶ 临床表现:

肝脏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有30%〜50%可转移到肝脏。
1.临床表现:可首先或在原发肿瘤的基础上出现肝脏症状,一般无特异性。常表现为肝内散在多发结节,近肝表面,少数为单个结节。囊性转移瘤很少见。
2.CT表现:肝转移瘤的CT表现因原发肿瘤及病理组织类型不同而异。
1)CT平扫表现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结节灶,也可为单发结节,多在低密度病变内存在更低密度区,从而显示为同心圆状双重轮廓为其特征。
2)增强扫描示肿瘤边缘显示更清晰,肿瘤边缘部分增强而密度升高,呈“牛眼征”。少数血供丰富的转移瘤动脉期呈显著强化,之后为低密度,主要见于类癌、胰岛细胞瘤、平滑肌肉瘤等血管丰富的原发肿瘤。
3)2%〜4%的肝转移瘤表现为伴有壁结节的囊性转移瘤,肿瘤边缘多呈明显增强征象,并显示丰富的肿瘤血管,中央坏死、液化之囊变部分较大。
4)部分肝转移瘤表现为钙化性转移瘤,多见于大肠癌、胃癌、卵巢癌、胰腺癌等;转移瘤化疗后也可引起钙化。平扫时可见点状、斑块状、羽毛状之高密度钙化灶。


▶ 鉴别诊断:

肝囊腺癌:多见于中年女性。一般呈多房性,内部可见分隔,常见壁结节突向囊腔,增强后壁结节和分隔明显强化,与囊性转移瘤有时难以鉴别。


▶ 治疗方法:

术中所见:腹腔内淡黄色混浊液体约50ml,左肝内叶见一约7 cmx6 cm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与胃窦及网膜致密粘连。分离粘连,见胆囊床及近胆囊床处胆囊壁质硬,穿刺包块未见液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