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如何教人“走上正道”  余治平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8-09-11

《弟子规》如何教人“走上正道”

余治平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

 

古谚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弟子规》之所以堪称礼法训导与道德教育的优秀经典,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够把我们引上一条人之为人的道路。从日常行为开始,紧扣生活细节、规范言语举止,以一种有仁有义、有伦有序的方式存在于世,教导人们努力做一个孝亲悌友、正直有爱、诚实可靠的人,做一个有敬畏有信念、有操守有品节、有本领且对社会有用的人,不是向大自然无限伸手,而是反躬自省,过有限制、有意义的生活。

 

那股子“认真劲”值得肯定

 

古代中国的蒙学教育,一向重视德行养成,而不只是一味强调智力开发。其中,正面引导、重视践履构成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两大传统。就《弟子规》而言,今天大可不必拘泥于种种严苛的清规戒律,但书中传递的那种待人处事接物的心绪、那股子认真劲,是值得肯定、值得追寻的。

《弟子规》力图把儒家的仁道理念渗透进生活细节,用礼法、礼乐、礼教规范人们的言谈举止,教人走正道。今人读 《弟子规》,不顾情境而完全照搬难免落得笑料,更不可抠字眼、钻牛角尖。由此来说,面对《弟子规》,不是“要不要读”、“值不值得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读懂”、“怎么才能读懂”的问题。

理解不了经典的伟大,干脆就拉黑它,这本身就是一种堕落。缺乏道德意识、轻忽道德法则之现实作用以及对道德无所谓的人,是没有资格站出来对《弟子规》说三道四的。骂得越凶、腔调越偏激,越能够暴露出其身处伦常坍塌的困局甚久。

读书要用心,要得其内在的精神旨意,而不能逮住字面的一鳞半爪不放。对于儿童乃至成年人的善行养成而言,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在还没有产生更优秀的道德教育读本之前,读《弟子规》仍然是一个选择。有总比没有好,能够落实到生活细节的总比“假大空”的好,教人学好、教人走正道的书终归不会错。

例如,今天我们“路遇长”,已不必“疾趋揖”,但打个招呼还是必须的;不太可能“退恭立”,或者“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但主动上前寒暄两句,肯定比较有礼貌。

又如,“亲有疾,药先尝”也许不必要了,但替父母试一试杯子里的水温、了解一下医疗和药物的副作用,仍是儿女尽孝心的一部分。

再如,今天人们写字不常用墨和砚,而代之以钢笔、铅笔、圆珠笔和电脑键盘,但如果它们放得乱七八糟,看着也不会舒服。同时,好的读书环境,依然要求“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

还如,现代生活中,奴婢是没有了,但社会分工还是存在的。我们对待保姆、司机、服务员等,仍要有尊敬、爱护、理解、体谅的态度。至于“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依然有一定的道理。年轻人千万别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就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了,更不该把犯嘴顶撞、桀骜不驯当作所谓的成长和自由。

 

“仁民而爱物”并不会过时

 

可以说,《弟子规》中的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精神意旨,并不存在 “过时”、“陈腐”、“落后”之说。在世人还没有达至高境界的时候,最好还是别妄言批判和超越。

对待生我养我的双亲,本就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现代社会,工作再忙、再没有空都不应该成为无视父母的理由。“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让父母吃饱穿暖,早晚问候一下,出门前、回家后跟父母打声招呼,这样要求任何时候也不过分。吃饭喝酒、乘车让座、上下电梯,谁先谁后?当其他办法都不灵的时候,试一试“序齿”,保证大家都服。

“谨”篇中,“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的劝诫,恰好可以提醒利来利往、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慢下来,好好思考一番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恰好可以提醒我们面对诱惑当如何行好事、做好人;“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不仅是对他人隐私空间的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德行人格的完善;“步从容,立端正;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显然是对日常行为进行道义渗透的经典案例。

此外,“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的要求,是做人起码的规矩,属于底线伦理,古今一然,终始不变。“揖深圆,拜恭敬”,是古代中国人的独到发明,有形有意、见表见诚,甚至比现代人见面行握手礼还要卫生、干净,今天却被丢掉不用,着实可惜。

“信”篇中,对言语的要求,样样到位。“话说多,不如少”,“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话必须可靠、诚实,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见未真,勿轻言”,“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急着表态、轻易承诺,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有损于人的形象。同时,说话吐字,还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宜过快,忌讳口齿不清、囫囵吞枣。至于胡乱议论别人长短,容易卷进是非漩涡,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让一时的好话、坏话左右自己的情感,更会影响自己的判断,需要予以警惕。

“泛爱众”篇,涉及许多公德、私德,皆一一作出具体规定,包括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德与能、行与名、貌与才、己与人、取和与之间的关系。例如,名从行来,才比貌重;己有所能,不能自私,推而扩之,惠及他者;嫉贤妒能,挖坑陷害,非君子所为。又如,对穷人富人,要平心而待,不谄媚权贵阶层,也不欺负弱势群体;保护别人的隐私,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善、别人的恶,也是对个人品行的一次考验。在这方面,君子的言行尤需谨慎。劝善、止恶,作为修为进德的功夫,不只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一味索取看似赚了,其实于德无补。由此,君子修德,总会力行恕道,将心比心,以己度人。这些道德规范,在任何时代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亲仁”篇,能够正视“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的残酷现实,凸显人以类聚、近君子远小人的重要性。例如,“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说的是君子行直道,不阿世、不媚俗,威望和声誉自来自得。又如,与君子为伴,还是与小人为伍,所形成的德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跟什么人打交道、和什么人做朋友,必须慎之又慎。

“学文”篇中,提醒君子要弄清“文”与“行”相辅相成、同生共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在这里,读书的方法已经被说得很精透了,可具体展开为: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事实上,《弟子规》对读书环境也有专门要求:“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讲透了境生心、心生境的道理;“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说的是笔墨放端正、字迹写工整,这是读书人最起码的行为标准;“非圣书,屏勿视”,因为它会“敝聪明,坏心志”。

 

合理限制本能,适当规范欲望

 

对于普通人来说,圣贤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勿自暴,勿自弃”。日积月累下,心境自然开阔,万万不可有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的急功近利想法。

但不得不承认,今天我们都面临着急功近利的挑战。一些人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对自然没有敬畏,对他人怀有敌意,整天喊着超越自我,心里却想着怎样战胜对手。社会上,还有人公开灌输各种“成功学”:如何追名逐利,如何钻营取巧,如何通过最少的投资成本而获得最大的人生回报,如何让自己高人一等……由此,道德理想被抛在一边。

事实上,中国古人提倡和实践的是那种尊重人、善待物、认真做好每件事的“向善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具有礼法性质、接受教化熏陶,而又与天地好生之德行保持高度一致的生活风格、行为选择与价值倾向。正如《弟子规》所说的,“财物轻”、“步从容”、“事勿忙”、“食适可,物过则”。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化走到今天,已经非常真实地绑架了全人类。无论是西方与东方,还是南半球与北半球,不少人无限制地膨胀欲望,不断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一意孤行下去,只会是死路一条。事实上,所谓“文明”,内在要求世人合理地限制本能、适当地规范欲望。只有从先人那种简单而不失优雅、四肢劳顿却心灵充实的活法中接受启迪,我们才能真正找到仁民爱物、自我规约、锤炼德行之路,才能找到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之路。

那些自以为今人在任何方面都超过古人的想法,其实是一种无知的天真和盲目的自负,既缺乏实证根据,也经不起理性分析。人类的历史一再表明,道德和伦理的演变,往往不是随时间维度的直线延展而自行进化的。在德行养成与礼乐教化方面,找不到比古人使用过的更好办法,还不如先跟古人学学,而不要亵渎、玷污了开拓、创新之类的美好名称。

20180911   12 思想周刊/文史/广告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