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科举的那些事那些人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9-13

 樊有堂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581~618),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所创立。它通过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然后择优录取国家官吏,使无数出身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步向官场。宋朝诗人汪洙作诗讴歌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科举制度能够改变人生命运。这种制度的建立,一定程度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帝国的发展,催生出灿烂的封建文化。隋文帝能够排上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名人,不用说与他这一最具开创性的文化贡献有着密切的关联。

唐朝确立科举制 近300年间录取进士约10000名

隋朝历史太短。隋炀帝登基后很快于大业元年(605)正式举行科考,也算是继承了乃父的遗志。  科举制被继隋的大唐王朝(618~907)所确立,近300年间进行了N次科考,共录取进士约10000名。  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常科和制科之分,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称制科。总体来说考试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儒学的众多经文到道教的《老子》、《庄子》、《列子》,从时事政治到法律、军事,从数学、经济到外交、盐铁政策等等,你都必须融会贯通。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五代十国虽然社会动乱不安,但中原王朝五个朝代52年间,居然也科举考试了47次,共录取进士634名,平均每科13.49人。五代的梁、唐、晋、汉、周开国皇帝都是军阀,后唐和后晋的李存勖、石敬瑭还是沙陀族人,但是他们都重视儒教,采取唐朝的科举形式选才纳士。

宋朝完备了科举制度 320年开科118次取进士20000多人

科举制度从五代走进了文人最易生存的美好环——宋朝(960~1279)。宋太祖赵匡胤非常开明,不仅制定了皇家不杀士大夫的训令,而且政策大力向文人倾斜,科举录取官员的数量翻番增加,工资待遇是唐朝的数倍之多。因此,我们都说宋朝是文人生活的天堂!科举制度完备于宋朝。

宋太祖时期确立了科举分为三级考试,即州试、省试和殿试。殿试以后不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殿试后分三甲放榜,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宋初每一两年科考一次不等,直到宋英宗治平三年(1063)才正式定为每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主持省试,又称乡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整个宋朝320年,开科118次,共取进士20000多人,相比唐朝增加了一倍之多。

皇家子弟李遵顼: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皇帝

令人可喜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和宋朝同时代的三个少数民族领导的国家,辽国、金国和西夏,也都十分正规地举行科举考试,考试内容同样以汉民族传统经学、辞赋为主,和唐朝、宋朝的科举形式大致相仿,参加者绝大多数都是汉人。通过科举考试,辽兴宗重熙十五年(1046)曾经产生过一个连中三元的奇葩状元王棠,后来官拜南府宰相。据学者统计,辽代共举行贡士科举56次,所取状元可考者53人。辽后的金国,继承辽的衣钵,同样举行科举考试,选贤纳士。金朝共开科约40次,分县试、府试、会试、殿试四级,状元有名可考者19人。有重武民族转为文武兼顾,以文治国,巩固了国家政权。著名文学家、诗词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就是金朝科举产生的杰出人物,曾任内乡、南阳县令,政绩斐然。  西夏仁宗皇帝李仁孝(1124~1193),他是西夏第五位皇帝,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建立翰林学士院,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汉族大臣主持国政。他把科举考试搞得风风火火,文化教育臻于鼎盛,为党项文化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西夏天庆十年(1203)科考,皇家子弟李遵顼考取了状元,后来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皇帝。

元朝皇帝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传至第四代仁宗皇帝,于延佑二年(1315)第一次在大都(北京)开科考试。共进行了16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1139人。值得提及的科举人物刘伯温,他是元统元年(1333)科考的进士,后来辅佐朱元璋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明帝国。

明朝科考大满贯得主黄觀:27岁中状元

历史走进明帝国后,科举制得到了发扬光大,进入了兴盛时期。明朝建立的第三年(1370)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开科考试,实行扩招,皇帝朱元璋亲自挂帅细抓。考试分为三级,和宋代科举制是一样的。明朝276年间,共举行科考90次,取状元90人,进士17000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科考产生一个大满贯得主黄觀,从县考、府考、院考到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并且都是一次考成,中状元时年仅27岁,可谓超级学霸也!令人惋惜的是,这位旷世奇才在明成祖朱棣篡权成功后投江而死,年仅39岁。他和同时代被朱棣杀害的大儒方孝孺的文人气节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可圈可点,熠熠生辉。明朝科举遴选出的政治、文化国宝级人物非常之多,如“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英雄于谦;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王守仁,即“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先生;24岁就中状元的著名文学家杨慎,他和解缙、徐渭被称为明朝三大学者;著名政治改革家张居正;廉洁闻名于世的清官海瑞;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曹文衡,他是唐河龙潭镇曹庄人,任江南巡抚期间,削平了地方暴乱及崇明的倭寇,任蓟辽总督时,御敌有方,边境安固;著名军事家袁崇焕;举人功名的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以及监生功名的顾炎武。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后代文人志士所欣赏,关心国事天下事参政议政成为所有文化人的一种社会责任,这毋庸置疑地推动了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

清朝共进行112次科举考试 共产生举人14万名以上,进士26800多名

1636年皇太极将后金国改国号为清。1646年,也就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三年,百废待兴却立马开始进行科考,整个清朝一共进行了112次科举考试,共产生举人14万名以上,进士26800多名。看起来数字不小,但是除以261年,平均每年只产生举人500多人,进士103人,然后再除以当时的1200多个州、县,每个县这人数就少得可怜了。

清朝科举产生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不胜枚举,其历史地位都是非常重要。词作家纳兰性德,词篇堪和宋词比美;“杭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集文学家与书画家于一身,对后世影响很大;《四库全书》的主编纪晓岚,既是文学家,又是政治家;三代进士的龚自珍诗文并茂,文学地位很高;政治家、军事家林则徐,虎门焚烟,千古美名;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是绝世奇才,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戊戌变法的首脑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以及被杀害的足与文天祥媲美的谭嗣同;任北京大学校长,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现代教育大家蔡元培等等。  现把清朝的科举制度进行一个简单梳理吧。清朝设有乡镇一级的公办小学,其招收学生是通过考试录取的,名额有限,数十人不等。这些学生去参加县考,考第一名者叫县案首;县试考中者去参加府考,第一名者叫府案首。县考和府考被录取的学生叫童生。学校的童生与已经毕业的社会童生或曰老童生,一同去省城参加每三年进行两次的院试,被录取者为秀才,秀才第一名叫院案首。秀才分为三个等级,初次考中者称谓附生,往届的叫增生,增生中的优秀者叫廪生,统称谓庠生。秀才穿国家发给的蓝衫、官帽,根据成绩分别上县学或府学,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廪生和增生不好好学习者还要降级,降级程度视情况而定。庠生最重处分是革黜为民,降入乡镇级学校。秀才是有严格名额限制的,全国各地不尽相同,文化发达的大省分配多一些,落后的少一些,1200多个州县平均20多名。名额是固定的,不是每年招收秀才20多名,而是永远就这20多名,除非皇帝下诏增加。各州县选拔走的贡生和考中的举人以及死亡的秀才,空出的名额才能再录取,说白了也就是每个州县平均一年只能录取二至三人。考取秀才功名后,然后才有资格去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因在八月举行,也称秋闱。大约30名参考者只录取一人,平均每省录50名左右,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皇家最高学府)的学生才能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京城会试,会试多在三月举行,故称“春闱”,也叫“礼闱”(礼部主持)。会试要考两次以上,第二次叫复试,在京师贡院考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员。取得贡士资格后,然后参加当年四月举行的殿试,也就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称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俗称三贵人。进士最后再参加一次朝考,也称馆选,选拔翰林院庶吉士,考到宝塔尖了。考上后就直接到国家翰林院上班了,呵呵,和当代的院士有一拼啦。

科举制度终止于1905年,是慈禧太后审时度势,顺应兴办现代学校之潮流,下谕旨批准的。

纵观绵延了中国上下1300年的历代科举,用经典、伟大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它显得简单笼统,像是口号;用如同日月一样光芒四照来比喻它有点陈旧俗套,落入窠臼。还是客观公允地直接来说吧。它的确是弘扬了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儒教文化,它的确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选拔了大量的有杰出贡献的精英人物,推动了我国的历史发展。其历史意义巨大,社会影响深远,像不废的江河一样流淌不息。③6

(作者简介:樊有堂,南阳市官庄工区人,河南省作协会员。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已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报告文学数十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