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谦以平准

 猪王小屋 2018-09-17

        谦,卑退为义,屈己下物,所以为诸善之首。然爻以三吉三利,却终不言卦吉,惟言大人有终罢了。《正义》以为其吉可知故不言之,爻既然吉利而无不利则卦之吉不言自明也。其实这样的解释是很难服人的。更何况谦既然屈躬下物,如何六五侵伐?又如何上六行师证邑国?显然不是谦卑恭敬之道。正义实际上已经注意倒了这个矛盾,故解《象》之“裒多益寡”的“裒”为“聚”,以谦下受聚方能益寡。人聚成师,所以伐无道罢了。此解曲成逻辑,殊失先天本意。《音义》言《子夏》作嗛,《帛书》亦为嗛。或言谦嗛相通,然嗛决非取卑退为意,乃取歉之不足为论。皆云平准之制起于汉,然观此谦卦,可知天道早存。故《彖》云:“天道亏盈而益谦。”《象》曰:“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皆是言取有余去补充不足,根据物的多少,做到施与均衡。此便是平准的内在法则,古谓之天道。

《左傳·文元年》云:“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可知有终便是有余。君子有余方能裒多益寡,推行平准政策。故汉有常平仓,隋有义仓,宋有惠民仓,明有预备仓。昔李悝平籴而魏强,范蠡平粜而越霸。昔刘晏理财爱民为先,丰则贵籴,谦则贱粜,裒多益寡,中唐庶几可兴,然两税法遂行,聚敛于民,盛唐之气亡也。此皆谦之意也,可知谦为嗛,非敬让卑退,乃君子治国之策也。故裒非聚也,乃《广雅》所云“掊减”之意。《汉上易传》云:“以象考之,上三阴,多也;下二阴,寡也。艮为手,掊也。故君子取有余益不足,以贵下人,则贵贱平矣;以财分人,则财富平矣;以德分人,则德不肖平矣。然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所谓平者,非漫无尊卑上下差等也。称物而施,适平而止,平者施之则也。”可谓得平准之真也。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帛书写作嗛嗛,猶小小也。此君子不自贵也。《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故君子不自贵,以得其实,以得其德,以得其功。 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故“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此取损之而益为然。其于治国自然以百姓为本,裒多益寡,天下所以归心也。因此,用涉大川,吉,民皆箪食壶浆以迎也。

六二,鸣谦,为谦而鸣也。谦为嗛为歉,岁歉收而民不足也。爱民而进言,救民不足,故中心得也。中心者,天道中正之意,君子所秉而然,因而贞吉。

六三,劳谦,为岁歉收而民不足操劳忧心,得人心也。故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如此君子有终(余)得以裒多以益民之不足,天下归心,所以言吉也。故也可见卦首之君子有终(余),非可以妄断吉凶也。用之于民则吉,聚之于己则凶。《大学》云:“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此之谓也。

六四,无不利,撝谦。“撝谦”帛书为“伪嗛”。当以帛书为是。民作伪为歉收不足,也是没有什么不利的。至少民已经丰足,若有作伪,循之以礼,导之以善可也。《周礼》云:“大司徒之職,以五禮防萬民之僞,而敎之中。”便言此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小畜以信所系故能富以其邻,此利用侵伐,非以信,自然不能富以其邻。然言无不利者,无非保境安民,以绝边患之扰,确保农事,以保百姓丰足,自然无不利者。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此国内歉收,欲取之于外,乃移毒于外之策,非长久之道。故居上位,明其善动而难久,非天道真意。其所言利者,一时之利,长久之患,民又何安?故无无不利或吉之断言。

裒多益寡之为谦,本是天道国策,奈何行之往往裒多有之,益寡则难。或以裒为聚,无非欲申聚敛方是国策根本,财政有余,方是治国根本。此以营国治利,哪是治国牧民?或者遗毒域外,争为殖民。如此刀兵锋起,生灵涂炭,终有天谴之祸。此两者,后世为君多取,无非利益易见而民心难见而难测。日日言人民者,何尝欲以民为本,实乃欲以民为奴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