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道教养生追求道德本性的回归

 为什么73 2018-09-20

道教对“道德”有较为广泛的讨论,多认为德无道不立,道无德不载,认为两者是体用的关系。若简而论之,“道”多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德”则谓从道中有所得为“德”也。对于养生者而言主要遵循道才能有所得。得什么呢?得健康,得尊重。有时看似得尊重与健康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有关系,比如一个人  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其心情是不同的,所以得尊重是另一种健康,这种健康就是获得精神上的尊重所得的健康。一个人要获得精神上的健康同样要从“道”中有所“得”,这种得当是顺自然、合规律之得,而非悖道违德,否则便属违道而无德或缺德。由此可见,个人要 获得尊重就要具有基本的道德,

     

对于道教的道德而言,其赋予了太多的含义,有慈、俭、容、让、朴等重要内容,故也以慈俭道德并称,这实际也就是精神层面上的道德。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同样注重道德,如其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是指理想的人格,“德”则是指行为准则。可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故其也以仁义道德并称。如果说孔子的道德体现于仁与义,或从仁、义礼、智信中体现出需家的道德,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的道德则体现在法道自然上的慈俭无争,是原初无染的本真的道德,是合乎于道始的行为规范,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世人能够合乎这种自然而然的道去行为就为有德,背之就为离道而无德。

      

开门见山地说,道教所言的道德是纯朴无染的,是不刻意而顺任自然的无心之为,也正是这种无心之为才显得弥足珍贵。在《庄子,刻意》中说:“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庄真人这里的道德就凸显出不刻意的为,也就是无心的为。大多后世道教都禀承了这种无心而为的道德,这种道德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没有一点人为的痕迹,而是因循于自然的道德。人能因循于这种自然的道德,才能使本我得以回归。在《淮南子》中说:“原心反性,则贵矣;适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反性就是复性。复性就是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情欲和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实也就是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原是先秦道家品行修养的行为原则。老子认为,大道无形无名,浑沌未分,这种状态称为“朴”。道门中人追求原初的朴性,因为它是人的本性。这也就是复性的根本。复性实也就是归道于身。可如何使道返归于身呢?在《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说明道性离人并非遥不可以及。只要复归于淳朴、婴儿和道本,也就复归于本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