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跨越有趣与有效之间的鸿沟

 江山携手 2018-09-22

华东师范大学    

     做秀的课堂让学生觉得好玩但却没有真实的收获;求知的课堂让学生有真实的收获但却觉得吃力;但既有做秀之好玩又有求知之收获的课堂少之又少。在教学实践中,要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似乎难免会伤害课堂的有效;而要让课堂有效起来,似乎又难免会伤害课堂的有趣。为什么两者总以对立的形象存在呢?

一、有趣与有效的“二元对立”

赵老师刚刚大学毕业,满怀教育理想来到了学校任教。开学不久,坚持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的他,就被学生闹得不可开交。这时,他的带教老师给他说,要想班级管理有序,考出好的成绩,就不能整天和学生嘻嘻哈哈,做老师就要有做老师的架子,否则以后谁还怕你呀?对于带教老师的话,赵老师若有所悟,并开始在班级管理上首先尝试起来。果不其然,学生变得听话了。可是,赵老师的困惑又来了,是不是在学科教学上也应该如此呢?

当赵老师再次向带教老师请教时,带教老师直夸赵老师聪明,能够较好地迁移这些经验。带教老师接着说,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始终是学生的成绩,而提高成绩要靠知识,那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相对来说,众多知识点面前,学生都会觉得厌烦。因此,教师不可能既做到让学生开心,又有很好的成绩,毕竟给我们的教学时间就这么短,而要求却这么高。带教老师如此一说,赵老师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平时备课那么认真,教学设计那么绞尽脑汁,还是考不过带教老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老师心领神会,虽然她是教语文的,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但为了在月考和期末考试中站稳脚跟,顺利地从高一语文教师过渡到高二语文教师,她也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死抓知识点。如此一来,赵老师的班级成绩明显上升。

赵老师的经历,在一线教师中,应该不只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课堂上的有趣与知识上的有效的确是一对矛盾。让课堂变得有趣,需要时间去激发,也需要教师的智慧投入;让知识变得有效,需要时间去训练,也需要教师的精力投入;可是,不管是课堂上的时间,还是教师的智慧与精力,都是稀缺资源。

二、课堂有趣对知识有效的支撑

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点,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训练。因为学科知识点的掌握只是量的增加,依靠的是记忆和熟练,这就为训练留下了生存空间。可是,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点越多,他进行复习和巩固的负担也就越重,他要进一步掌握学科知识点的边际成本也就更大,这就难免显得枯燥和沉重。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的记忆单元大致是五到九个,当我们只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点,而不对学科知识点进行串联时,学生有限的记忆单元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教师总抱怨学生记忆力不好的原因。其实,问题不在于学生的记忆能力太低,而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单元太多。

在哲学中,学科逻辑与思维是人见人烦的术语,但在具体的学科学习中,缺少了学科逻辑与思维才是人见人烦的学习任务。要谈到培养学生的学科逻辑与思维,就少不了对学科兴趣的探讨。要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的确需要教师采用一些外在于学科知识的方法,姑且称之为外包装与广告效应。毕竟学科知识并不是学生现在就用得着的,要让他们牺牲当下时间来掌握学科知识,教师既要向他们说明这些学科知识的未来价值,更有必要将这些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外在兴趣。在这一点上,相信大多数一线教师都有这个经验与体会,在每堂课的课堂切入时,对学科知识的包装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这决定着学生是否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中来。

广告可以吸引消费者关注这个产品,但真正让这个产品具有吸引力的,仍然是这个产品内在的价值。同样的道理,对学科知识的简单包装与广告宣传,应该止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外在兴趣,要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持久的兴趣,就必须用学科知识的逻辑与思维来锻炼学生,让他们在对学科知识点的串联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并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只是机械地掌握学科知识点,那离开课堂就只是迟早的事,要么是因为这样的学习太无趣,要么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单元容不下这么多的学科知识点。真正能够在课堂中坚持下来,且仍然兴趣盎然与激情不已的同学,肯定是掌握了将学科知识串起来的能力的同学,也只有他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学科知识的乐趣与价值。

因此,课堂有趣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把学生注意力从其它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这种兴趣有比较价值,但并不一定有内在价值;另一是真正吸引住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内在兴趣,这就依赖于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对逻辑与思维的把握与练习,二者缺一不可。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仅视为单纯地取悦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师仅仅将自己的课堂教学止于外在兴趣。

三、知识有效对课堂有趣的转化

很久没有打电脑游戏了,终于狠下心来,在网络上找了个玩摩托的小游戏,准备玩它一个下午。一开始玩的时候觉得蛮有意思的,至少比爬格子带劲。可是,玩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觉得挺没有意思的,除了得分越来越高以外,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更有价值的东西,最终还是放弃了游戏,重新开始看书与写作。将之对比,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我觉得还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如果要巩固学生的兴趣,那倒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不管做什么事,真正用来巩固兴趣的,一定是这事情能够为你带来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不管过程有多大的乐趣,但如果过程是没有结果的话,这个过程也就仅仅是拿来浪费时间而已,是难以产生持久的兴趣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持久的兴趣,就得让学生在课后有真正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觉得这种收获是可持续的,对自己的功效是长久的。也就是说,除了用外在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外在兴趣之外,更为核心的,是用学科知识的有效掌握来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内在兴趣。

何谓学科知识的有效掌握呢?如果将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要求相比,那就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学生“没有掌握学科知识”。上月带刚两个月的女儿去体检,当每个小孩体检完了后,体检的医师就会对着一个表说这个小孩身高长了还是短了,体重是重了还是轻了,我坐在旁边大约一个半小时,几乎没有听到一个小孩是正常的,如此体检弄得每个家长都心惊胆跳,还不如取消算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仅仅将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要求相比,甚至和别的学生相比,有成就感的学生永远只是少数,而要从学科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的永远是多数,如果你自己总做一件没有成就感的事,你还会有长久的兴趣吗?因此,重要的是要看学生自己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要看学生自己在学科学习这条路上取得了什么成就;即使与别的同学相比,也只是为了更好地评价自己掌握学科知识的现状,为下一步做准备,而不是用来打击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有效掌握,一定要与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有效掌握区分开来。前者是学生用自己的逻辑和思维把学科知识点组合成了一个整体,后者仅仅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占有。的确,不管是对学科知识,还是对学科知识点的有效掌握,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有效掌握具有可持续性,只有具有可持续性的成就感才会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有效掌握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点越多,巩固的成本越大,继续掌握学科知识点的难度越大,这样的学习成就感不但不会激发学科兴趣,反而会让学生离学科学习越来越远。

四、课堂有趣与知识有效间的互换条件

道理已经讲得够清晰的了,相信这些道理也不是我一个人想得到,那么多一线教师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可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却一直保持沉闷呢?即使少有的有趣,似乎还是停留在外在兴趣的程度,惟有那些所谓的大师,或者在公开课中,才能够时不时地感受到学生的内在兴趣。而且,看起来沉闷的课堂牺牲的是学生的学习,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情趣不也牺牲于其中吗?因此,要做好一件事,的确需要对如何做好这件事有正确的认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做好这件事情的条件,否则理想越美,让自己的受挫感越强。那么,要真正地促使课堂有趣与知识有效间的互换与互助,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保障呢?

在学校管理中,对课堂教学给予足够的宽容与期待,是促使课堂有趣与知识有效互换的前提。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被称作交易成本的专业术语,意指为了达成交易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市场中,有很多对双方都有利的事,但并没有完成这个交易,阻碍这个交易发生的就是交易成本。同样的道理,要让课堂有趣转化为知识有效,也必须为两者的转换预留足够的时间,这也算是一种交易成本。可是,现在中小学对教师的考核正好与此相反,考核的周期是越来越短,而不是越来越长;对教师本人的考核也是教了初一不一定教初二,教了初二不一定有机会教初三。如此一来,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除了学科知识点的训练,就是学科知识的外在兴趣,往往让学生既没有成就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能力中,教师从学科结构与思维的角度把握学科知识,是促使课堂有趣与知识有效的能力保障。对学生来说,他肯定是从一个学科知识点到两个学科知识点,再从众多学科知识点到学科知识结构。学生从一个学科知识点到两个学科知识点,甚至到更多个学科知识点,是学生自己可以把握的;但要学生从众多学科知识到形成学科知识结构,就不一定是学生可以控制的了,在这一点上离开了教师的引导恐怕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从学科知识结构出发,来选择与重组学科知识点,能够较好地计划与设计,当学生掌握了那几个学科知识点就可以有机地整合为较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当然,在学科知识结构的整合中,学科逻辑与思维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这是促使课堂有趣与知识有效的主体保障。不管学校管理有什么变化,也不管教师教学有什么变革,一堂课究竟有没有兴趣,上完课有没有知识上的收获,最终的决定者仍然是学生自己。对学生来说,虽然学校管理会为教师的情趣教学提供空间与条件,教师会想方设法地设计与实施情趣教学,但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才是产生与维持兴趣的决定要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科知识都能够与当前的生活联系起来,也不是所有的学科教学都能够与学生的兴趣一致,这时学生要能够调整自己去适应,并在适应过程中对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以最终的成就感来激发自己下一步的兴趣;对于有兴趣的学科知识与学习过程,要用兴趣来获得更大的成就感。遗憾的是,学生的学习往往注重的是考试结果,即使是考后的总结,也是对学科知识的复习,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与总结只有极少数学生有所关注,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过程乐趣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