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金刚”与早餐的故事

 静雅轩345 2018-09-26

这是一张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半市两上海市粮票。当年,粮票分全国粮票和各省市地方粮票,种类也算不少,最小计量单位一般是一两。不过,在上海,曾经流通着这种罕见的半市两粮票。


半市两粮票



半市两粮票正好够上买根油条,实惠得不得了,正合大部分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上海人的“胃口”。这里讲述的,是“四大金刚”与早餐的故事。


四大金刚


最大众化的沪上早点,非“四大金刚”莫属。早年,大饼、油条、豆浆、粢饭,走的是平民路线,占据着早点市场大半江山。大饼分甜咸两种,饼面撒上芝麻,烘烤得喷香,新鲜出炉。油条则炸得金黄酥脆,壮壮实实。


民国时期的大饼油条摊


豆浆有三种:淡、甜、咸。粢饭用蒸熟的糯米捏成团,紧紧地包裹上一根热油条,让人耐饥耐饿。“四大金刚”容得人自由搭配,各取所需。


咸豆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天天吃得起“四大金刚”,已经算条件好的了,而同时吃“四大金刚”,则没那个巨大的胃口。想节约点的,自己解决的,多有用隔夜饭泡点自来水煮开,配上酱瓜、乳腐。


白粥加酱菜、腐乳便是一顿满足的早餐


而要解馋又要实惠的,把一根油条拆成两半,再蘸着酱油吃,配上泡饭,省时省钱。碰到顽皮的“小鬼”,把所有油条的尖尖头摘掉吞下肚,招来大人一顿呵斥,也是常有的。


民国时期在餐馆吃早饭的上海人


如今,跨入物质供应富足的新时代,民众的早饭选择早已丰富多彩。早餐有西式、中式,随意搭配,丰俭由人。“四大金刚”一家独大、包打天下已然过时。


而最重要的是,“四大金刚”本身也在不断变化:粢饭包裹上了肉松、火腿粒、咸蛋黄;油条们也得以瘦身,而不用反复油炸、少加明矾的良心做法,更加合人口味、追求健康;讲究结实厚重的传统大饼,与轻、薄、酥脆的改良品种比翼齐飞;豆浆则变得小巧曼妙,从一大碗变成一份份小巧的吹塑包装。还有“四大金刚”自提身价,通过精心制作打响品牌,专在中午晚上,由专门餐厅推出供人饕餮。


包入卤蛋、肉松等馅料的粢饭团


笃悠悠的生活节奏一去不返,老弄堂不断消失,“买油条,用筷子”,已是昨日难现了。如今,对食品和饮食环境的卫生要求高了,政府还推出了专门的“四大金刚”样板早餐店,保障市民供应。“四大金刚”变奏曲见证了城市发展,浓缩了民生百态。


2012年上海首家供应“四大金刚”的早餐工程店开业



文字:亘火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