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教学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木香草堂 2018-09-27
语言教学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新课程改革提出大阅读、综合阅读理念。幼儿阶段是进行阅读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应加大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力度,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阅读素养。 

中国论文网 http://www./9/view-4381957.htm
  新课程理念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人文素养和合作探究精神,是新时期教育学生的重要目标。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让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阅读渠道,综合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初步构建了开放式语言教学活动课堂。从教学方法上看,在教学时主要运用情境感悟、自主欣赏、教师点拨、生活实践等方法。幼儿通过对语言信息的搜集、阅读和处理,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通过课堂交流感悟促进思维的深化。 
  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笔者设计了“小狗抬花轿”一课,下面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1 科学分析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幼儿阶段孩子很喜欢生活中的小动物。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笔者设计了“小狗抬花轿”的语言活动课。现在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在一起玩耍的时间较少,缺乏集体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幼儿的语言训练缺乏活力和深度。因此,笔者设计这节活动课,通过课上抬花轿这个小游戏,让幼儿体会出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通力合作,才能产生巨大的驱动力,从小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基于以上教学目的,采用绘本阅读和小游戏的方式设计本节课,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幼儿阅读素材,深刻理解素材所要表达的寓意,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2 设计三维教学目标,落实新课改理念,综合体高幼儿阅读素养 
  1)知识目标:让幼儿通过阅读绘本和观察PPT课件上的图片,能准确讲述素材所要表达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对素材的讲解有一定的方法和特点,能进行复述,能深刻理解绘本和小游戏的内容,用流畅的语言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 
  2)技能目标:通过表演理解儿歌内容,提高幼儿对绘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集体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的知识积累,增强幼儿的表现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小游戏设置,教育幼儿要与小朋友和谐相处,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3 课前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活跃教学氛围 
  小狗抬花轿的绘本(校本教材)、PPT课件、小扇子、大花轿、小狗头饰(八个)、老虎头饰(一个)。 
  4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幼儿阅读素养 
  4.1 实物花轿导入,激发幼儿认知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打招呼:“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份大礼物,你们想看吗?”幼儿齐声呼应:“想。”于是教师抬出大花轿,并提问:“这是什么?”幼儿大声回答:“是花轿。”“对的。那你们见过谁坐花轿呢?你们又见过谁抬过花轿呢?你们见过小狗抬花轿吗?”幼儿有点愕然,期待神秘的主人出现,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出来。“看!他们来了!”教师播放小狗抬花轿的PPT课件,幼儿的注意力很专注,有的幼儿一边看一边做出抬轿子的动作。这说明幼儿在观看中理解了故事中的内容,有效激发了幼儿的认知兴趣。 
  4.2 通过对绘本和课件的欣赏,提高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多媒体的视觉刺激作用对幼儿的认知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让幼儿阅读绘本教材,模仿小动物进行表演,提高幼儿对绘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从这幅图上你看到谁在做什么了?”幼儿说出第一句儿歌:“八只小狗抬花轿。”“那孩子们看看老虎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老虎坐轿把扇摇。”简单介绍扇扇子和摇扇子的区别。这时教师提示幼儿:“忽然发生一件大事,什么事呢?”观察第二幅图并提问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幼儿们抢着说:“一只小狗摔一跤。”下面请一个幼儿模仿小狗摔一跤的动作。教师提问:“如果你发现小狗摔一跤会怎么做呢?”幼儿说:“把它扶起来,送进医院……”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小朋友们都是很懂事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虎是怎么做的。”观看第三幅图并提问:“老虎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出:“老虎对他踢一脚。”提问:“小狗被踢了一脚后会怎么样?”这时,保育员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了小狗汪汪叫的声音。教师适时引导幼儿说出:“小狗气得汪汪叫。”并学小狗生气时候的叫声。教师提问:“小狗生气了,那老虎又在干什么?”幼儿说:“老虎却在睡大觉。”于是教师提醒幼儿:“孩子们,你们对老虎有什么看法?”幼儿说:“老虎真的太坏了……”“嗯,”教师应声道:“老虎是真的太可恶了,我们想个办法来对付它吧!”幼儿齐声说道:“好呀。”“那你们帮小狗出个好主意吧。”于是,幼儿结成小组进行讨论,想出许多好办法。教师给予肯定:“小朋友帮小狗想了这么多好主意,你们知道小狗想了什么好办法吗?”看第四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儿歌:“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最终把老虎重重地摔了一跤。 
  4.3 设计讨论环节,综合提高幼儿的阅读感悟能力 
  通过上边的层层阅读,环环相扣,使幼儿对抬花轿的故事有了全面的了解,幼儿对绘本的阅读理解和对课件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紧接着,教师设计一个讨论的环节,通过讨论使幼儿接受新知,促进幼儿积极思维,提高感悟能力。 
  小组讨论:怎么样才能一起抛?提出方案:“口号一二三之后往上抛,老虎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老虎摔了一大跤。”提问幼儿:“一只小狗能让老虎摔一大跤吗?为什么八只小狗能让老虎摔了一大跤呢?”引导幼儿说出:“集体的力量大,团结的力量大!”在讨论活动中,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感悟能力。 
  5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幼儿喜欢的儿歌,结合儿歌的播放进度和内容向幼儿提出相应问题,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引导幼儿进行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诵。再引导幼儿回答:你感觉哪一句最有趣?你最喜欢哪一句?请个别小朋友说,然后一起说,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6 表演儿歌,通过表演教育幼儿要与小朋友和谐相处,团结合作 
  请8个小朋友表演小狗,一个小朋友表演老虎,其他小朋友说儿歌,表演的小朋友协商讨论由谁来扮演小狗摔跤,由谁来扮演老虎角色等。通过小游戏提醒幼儿,在与人交往时要与人为善,要学会团结合作。 
  7 教学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在第三环节理解儿歌内容并表演,初步学习儿歌语句。通过多媒体视频刺激,提高幼儿语言应用能力,并有效解决了为什么8只小狗能让老虎摔一大跤的难题,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这样轻松解决了。这样,在学习儿歌环节,幼儿就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有趣的儿歌。 
  总之,幼儿阅读是使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开始。幼儿阅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长期坚持下去。相信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努力,幼儿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继荣.浅谈语言教学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J].教师, 
  201021):117. 
  [2]续胜华.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J].新课程,20126):12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9/view-4381957.htm

 语言教学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