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缠丝劲

 天地虚怀xia 2018-10-02

太极拳缠丝劲

太极拳缠丝劲

-------陈氏太极拳小架缠丝劲浅析-------

 

在以往的太极拳书中,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对缠丝劲有较详尽的描述。P68,“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P72“浑身俱是缠劲。大约里缠,外缠,皆是随动而发。…以自然运之…其劲,皆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是一股非几股劲。”P74“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

显见螺旋缠绕,是太极拳的精华,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重要标志之一。打太极拳要求不用力,不用肌肉紧张产生的力,而用中气,中正之气在肢体中不停的作螺旋缠绕运动,在体内入于骨缝,沿脊柱达于四肢。在四肢可达于肌肤。何谓“中气”,中气也就是古代说的内气,浩然中正之内气,即为中气。或道家称之为丹田气,或祖国医学称之为真气。这里不讨论,真气的来源。有人不承认真气的存在,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人可能极少。我国有一批“唯物论者”凡自己不懂的一律视为不存在,一律视为“伪科学”。

内气人人都有,只是多数人感觉不到而矣。内气就象心电图的电流一样,不做心电图也不知心脏里竟有微电流。我不认为“内气”,“真气”是练成内丹化成气,在体内收、发运行。内丹并不存在实体,内气也并非由肾产生。目前有些病人肾脏已完全损坏,在医院靠透析维持生命,他们仍然有内气,中气。他们还活着。所谓内气,人类脏腑之气,就是内气的一种。五脏六腑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之本,靠五谷杂粮,气、水由血液来运营。如:心气好则定是,心跳有力,心率正常,节律齐正。人的体内还有很多肌肉,筋腱,平时如内脏一样是不受人体思维控制的。现在我们知道“心想事成”实际并非心想,心不能想只能跳。想是高级神经活动,是神经系统在想,它在人的头部。我们所说的“力由心发”,这个“心”指的是大脑。好在图说中把“心”放在了解剖学中心脏的位置,离大脑很近,如果把心放在脚踝位置那就太远了点。打太极拳通过长期的锻炼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控制一部分人身内部的肌肉,一同参与外部的手足运动。内部肌肉调动的越多,调动的肌肉束越强大,则内劲越大,内气越显旺盛。应该说这对于每个人,每个活着的人都是可能的,只是受各方面条件制约程度不同而矣。

内气的锻炼古代有很多可行的方法,多半起源于道家的吐纳术,养生术。练拳要清心寡欲,培其根本,从而做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各方面肌能在达到了平衡之后,将有进一步的增强,即可还虚。

太极拳的动作极复杂,很难用现代力学的方法准确描述其动作。简单看一下,人体的前进、后退、上下、左右及手足运动之圈可在一个X、Y、Z三维坐标内完成。人体绕脊柱的转动,也可靠沿三个轴向的转动来表示,这样人体就有六个自由度。人的手、小臂、上臂。人的脚、小腿、大腿都可以有相对的运动,这样的变形体比刚体运动要复杂的多。如果每节都要可靠的描绘,则须在每节加上一个牵连座标。每个牵连座标为三向空间,在这三向空间还要有一至三个转动自由度,如此一来要12个牵连座标。这样一来共有50-60个自由度才能准确描绘外部形态。幸运的是缠丝劲总和人体变形的纽转发生关系,如此一来就简单多了。

陈鑫说:“手足运动,不外一圈,绝无直来直去。所划之圈有正斜,无非一圈一太极”。太极拳外形的运动为内劲“中气”所摧。打拳,走架,处处都在画圆。人体质心走圆,四肢也在走圆,这个圆在空间形成立体球体。在四肢、身躯画圆的同时,各自绕本身轴线转动,形成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运动。没有运行中的扭转就没有人体最大限度的运动。没有扭转就达不到:一动全身皆动,但可以做到全身皆静。故而陈鑫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为练好缠丝劲,须明白缠丝劲的产生,及大概运动,以便“心”想事成。从上述可知,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由两部分形成。一部分是身躯四肢部分的圆周运动,它组成人体的前进、后退、左右、上下等,这一部分在整个运动中占30-40个自由度,从外型上看这已经很有太极拳味了。第二部分是躯干,四肢在运动中绕自己本身的轴线所作的转动,在转动中形成缠丝劲,不是力。这个劲也是由中气演生而来,也发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即也发源于“心”,这一运动大概占到人体运动的20-30个自由度。这一运动建立在第一运动的基础上,而且在作小转圈时外型上几乎看不出来,故此常有人忽略缠丝劲。或有的拳师自己用了缠丝劲但不认为是缠丝劲。

为了把缠丝劲更好的用于打拳走架,或推手中,试把全身缠丝劲分类区别一下,便于形成意识形态。

一.     四肢之缠丝:定义为四肢挂在躯体上,上肢通过肩关节与躯干相连,下肢通过髋关节与躯干相连。肩、髋关节在运动学中的作用与万向连轴节类似,它们限制了手脚的自由转动。手围绕肱骨,尺骨顺转160-170度,逆转120-130度(右手)。总共约300度左右,这里约定:只谈右手,而左手与右手对称。转向都从正常自然位置转起。如此若右手从小指向左转向姆指为顺转,左手从小指向右转向姆指为逆转。

脚围绕髋关节的转动,比手的转动小的多,顺转约100度,逆转50-60度,总共约160度左右。由于肩髋关节限制了手,足的轴向转动,故当手足做轴向转动时就象受扭转的弹簧。由于打太极拳避免通过肌肉紧张产生力,因而在靠中气摧转和释放扭转时就产生了缠丝劲。顺便提一下,缠丝劲对健康的作用:缠丝劲对身体的扭转将一部分液体挤出去,随着缠丝劲的释放,血液,组织液回流,加速了血液的流通和经脉,脉络的舒导。

1.   发劲顺缠:凡手足向外伸展,劲由心发,从肩胯外侧向后斜缠至手足,并使手中足顺时针转动者称为发劲顺缠。对上肢而言手臂向外伸展,劲气由心发,由丹田脊柱过肩向后,绕臂斜缠而下,绕行2-3圈后,从尺骨端腕肌过掌心,达于中指端,是上肢的发劲顺缠。发劲的结果使手掌沿尺骨、肱骨轴向顺时针转动。对下肢而言,足腿伸展向外,劲气由心发,由丹田过胯向后,绕腿斜缠而下,绕行2-3圈后经胫骨内踝,沿内脚掌向前至大趾端,是下肢的发劲顺缠。结果使脚掌沿胫骨股骨轴向顺时针转动。

2.             发劲逆缠:凡手足向外伸展,劲由心发,从肩、胯外侧向前斜缠至手足,并使手足产生逆时针转动者称为发劲逆缠。对上肢而言,手臂向外伸展,劲气由心发,由丹田脊柱过肩向前,绕臂斜缠而下,绕行2-3圈后,从桡骨端腕骨过手背达于中指端,是上肢的发劲逆缠,发劲的结果使手掌沿尺骨肱骨轴向逆时针转动。对下肢而言,足腿伸展向外,劲发由心发,由丹田过胯向前,绕腿斜缠而下,绕行2-3圈后经腓骨,外踝,沿脚背至大趾端,是发劲的逆缠。发劲的结果使脚掌沿胫骨、股骨轴向逆时针转动。

3.               引劲顺缠:凡手足向内收缩,劲由心发,内气从手足指肚向内斜缠于肩胯,并使手足产生顺针转动者称为引劲顺缠。

4.               引劲逆缠:凡手足向内收缩,劲由心发,内气从手足指外侧向内斜缠于肩胯,并使手足产生逆时针转动者称为引劲逆缠。引劲,内气从指、趾端回收,绕肢体外沿骨缝由脊椎骨而归于丹田。这里引劲顺、逆缠均未做详细解释,这是因为若作发劲顺缠,必作引劲逆缠而回原位。若作发劲逆缠必作引劲顺缠而回原位。不论是进缠、退缠、大小缠、左右缠、上下缠等肢体的缠丝劲不外上述四种,故上述四种缠丝劲就代表了肢体之缠丝。四肢是身体的末端,不能脱离躯干而单独存在。故而肢体的缠丝劲与躯干之缠丝劲是紧密相联的。太极拳的另一特点是一动全身俱动,一静全身俱静,故而缠丝劲之劲气,必需由“心”发,这里心代表中枢神经系统,只有神经系统的指挥才能使全身各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达到完美快速的攻防力。

二.                躯干之缠丝劲:在谈论躯干缠丝劲时,把下肢与躯干合在一体,但其缠法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种。躯干缠丝定义为:左右足五趾着地,腰部绕左右足转动形成对左、右胫骨股骨的轴向转动,同时肩部左右转动形成对脊柱的轴向转动,定义为躯干缠丝运动,这些转动皆为内劲摧迫。

1.         躯干顺缠:凡右足五趾抓地,固定不动,腰部由左向右转动形成右腿胫骨股骨的轴向扭转,并同时左肩向右肩转动形成脊柱之轴向扭转为躯干顺缠。足部五趾着地,即脚心悬空,保证足部固定于地上不动。下肢轴线的移动,定点转动不计,只考虑下肢轴线的扭转。脊柱之轴向扭转是:长强随腰部的运动不计,只考虑大椎相对长强的以脊柱为轴的扭转,也就是胸椎、腰椎的轴向扭转。

2.         躯干逆缠:凡左足五趾抓地,固定不动,腰部由右向左转动,形成左腿胫骨股骨的轴向扭转,并同时右肩向左肩转动,形成脊柱之轴向扭转,为躯干逆缠。    可以看出躯干之顺逆缠都包括二项,一项是腰转,缠丝劲含蓄在腰跨部及下肢,另一项是肩转,缠丝劲含蓄在胸及上腹部。躯干之缠丝劲是下肢、腹部、胸、腰椎轴向扭转而积蓄的变形能。在全身肌肉放松情况下,这一变形能在运动中靠内气摧发,故尔使四肢获得较肢体通常运动大得多的能量,故而缠丝运动在发劲中是必不可缺的,否则发劲无力,或只发肌肉爆发力。太极拳的发劲是内劲,变形能的释放,肌肉的爆发力,同时聚于发力点。     以上六种缠丝劲在陈氏太极拳小架中,每动必有一种以上缠丝劲,每步必有两种以上缠丝劲。故陈鑫说:太极拳缠丝法也。除上述四肢躯干之缠丝劲外,还有些缠丝劲较少用到写在后面。

三.                其他缠丝劲

1.   右臂,右腿合劲逆缠,同时左臂左腿合劲顺缠,发劲时右顺、左逆。如裹身鞭之发劲。

2.   叠套缠丝:叠套缠丝劲丹田上下转动,发劲时往往命门、长强向下运动,命门至大椎向上运动,同时两臂顺或逆缠。如:双峰贯耳,小擒打,或二龙戏珠(白蛇吐信)右手顺(逆)缠,同时左手逆(顺)缠。

3.   两腿双顺缠或逆缠之发劲,如高探马、腰拦肘。

4.   脊柱缠丝配合双臂之发劲如当头炮、脊柱逆缠,双臂逆缠。

 下面举一例说明常用的缠丝劲:懒扎衣、金刚捣碓成势后右拳在左掌心上位于胸前正中,为使左右及躯干的运动关系对应明了列于表1。

 

 

 

 

 

表1

左手在身前逆时针方向转一大圈

躯干向左前转向左后,由左后转右前

右手在身前顺时针方向转一个圈

左手从胸前向上向左运之初为发劲顺缠(左手管左边)

腰向左转躯干逆缠,形成左跨之蓄缠劲。肩向左转形成脊背之扭蓄缠劲。

全身劲合在丹田吸气收腹

右腿抬起引劲逆缠,向右迈步发劲顺缠

右手从胸前上向右运之初为发劲逆缠(右手管右边)

左手过胸向下向右收缩转为引颈逆缠

右手过胸向下向左收缩时转为引颈顺缠

当右臂变为发劲逆缠时,左臂变为发劲顺缠掌心对准左腰眼前方(接下势左手逆缠)

右手运过右肩前上方向身后右下方伸展时变为发劲逆缠,此时懒扎衣成势已毕(接下势合势右手顺缠)

 

由上表可见手转一圈劲缠二缠,其实顺缠逆缠都不到一圈,同时手转一圈腰划一倒8(∞)。划圈要求无凸凹,缠丝要无断续。

此式右肩为主,右肩发劲时,肩脊手肘同时到达被击物。平时练拳时,被击物为假想敌而无实物,故向右击的动量有一部分要由左侧的动量来平衡,故右臂向右发,左臂向左发。发劲前合住劲,再次由大脑命令全身放松。发劲时要等发劲逆缠开始运行以后才能摧迫加速。发劲用八九分劲力,接敌后(位置)立即放松。发劲时内力摧迫,腰跨躯干缠丝劲集蓄之势能,肌肉之爆发力同时达于发力部位。这样必须作到劲由心发,否则必然有不协调之处显现。

陈鑫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以上谈了些运中气的问题,都直接与拳架有关,不针对某一种拳架,就太极拳而言要求:阴阳平衡。平时要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个阴阳代表着太极拳中出现任何一对矛盾着的事物。如前进、后退、左右、快慢,引进发放,其中最主要的一对就是柔与刚。柔与刚本来是矛盾的,柔就不是刚,刚就不是柔。就目前情况看,前后、左右的矛盾,任何一种太极拳只要把圆划好了,就可以了。人站在地上,以足为心画圆,向左到极限就向右了,右到极限就向左了。向左,左中有右,向右,右中有左。而柔刚就不这么简单了。太极拳理中说:“极柔即是极刚”。其中极柔到极刚要有转化条件,否则极柔就是极柔,刚不了。极柔是极刚的先决条件,必要条件。若不柔,肌肉不放松,拳速度不高,打击力度不够即不刚,刚以拳速作为最终衡量标准。

最符合太极原理的柔至刚的转化,就是缠丝劲。在手足的圆周运动中,手足的轴向扭转由腰部的转动,上下相随。一旦合住劲时,积蓄的变形能只有发劲才能使身体舒展,人身体合住劲的时候应当是最阴的状态。一是运行速度最低,二是全身肢体最放松,三是上一动已至最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缠丝劲形成的变形能就是阴中孕育的阳刚之气,一旦心命令摧发,这部分变形能立刻转化为击敌之动能。某一拳种若不用缠丝劲,即使内力摧迫肌肉爆发都很好也还略欠一筹,在太极运动上略欠一筹,健身尚可武术则不可取。

在打拳走架时往往一个架势,有多种缠丝劲。在练习时要分门别类想清楚,开始时想清楚以后可以似想非想。缠丝劲的关键是腰,腰能承上启下,使上下相联,使腿脊柱上肢缠丝劲相连。懒扎衣的缠丝劲也可以看成是由左脚缠向左腿,经腰缠向脊柱,经肩缠向右臂,这一发劲过程是整体连续的,直至接敌,劲力由左足达右肩右肘尖,实际发劲时缠丝劲都是全身的,必然由足缠至肩、肘、手。有时发劲是两条线同时进行,左足经脊柱缠向左手,同时右足经脊柱缠向右手。或者左足经脊柱缠向右手,而同时右足经脊柱缠向左肩左手。如裹身鞭,双峰贯耳,单鞭。要发好缠丝劲,在拳架正确情况下,全身松下来,有些劲恐怕最少要在打万遍拳路以后。这就是陈鑫所说“拳打万遍拳理自明”。这个自明不是原来不知道,就是告诉你这样发,你也发不出来,一经多次练习以后到某一时刻自然就发出来了,这时才能算得上拳理自明。否则拳理是拳理,你是你。

有些重要的拳理必须不能弄错,陈氏拳师祖,陈长兴、陈鑫都多次指出“拳由心发”“劲由心发”。如果这点想不清楚,以力由足发,力由腰发的错误思想指导必然在发劲中表现出其缺点来,此时已形成毛病,难以改正。写至此有老拳友来访看过上述以后,提出陈某某在“陈氏太极拳术”一书中:定义缠丝劲 “双手向外伸出……由手心转向手背为顺缠”,如此定义顺缠逆缠和不定义无甚区别。右手姆指向左,向右都可以使手心转向手背。左手已然,左右手绕上肢中轴线的转动,是缠丝劲,中气摧动的灵魂。同时定义二上肢的顺逆,实际上那只手的转动方向也分不清楚。左右手在运动中是各自独立的,可以这么转,也可以那么转。在实际上分清他们的转向,只能以他们各自绕自身轴线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加以区别。在同一拳架中只要姿势正确,分清,分不清顺逆都无关紧要。但要给别人说清楚,自己必须先弄清楚。

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虽对缠丝劲有较详尽的描述,但对顺逆(倒)缠只绘图说明左手出劲(发劲)顺缠,左手入劲(引劲)倒缠(逆缠)。其他的诸多缠法并未深入给出,但其基本原理,基本灵魂已经给出来。本文旨在探讨老前辈文中省略的部分,已述部分与前辈论述绝无不同,考虑到现代在力学与机械中通常用右手螺旋,故以右手加以说明。只有丹田前后、上下划的立圆,无法以顺、逆说清楚,因为从右面看是顺时针而从左面看就是逆时针,只好定义为“叠套缠丝“。

缠丝劲总是在一势运行的末尾形成(或一个动作的末尾)。开始是开劲,末尾是合劲。由合到开若缓缓运行,缠丝劲徐徐展开过渡到下一个缠丝。若开到某一程度突然发劲,此时心想发劲,内力摧迫,缠丝劲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加上肌肉的爆发力,这些全身的劲力作用于爆发的部位(肢、体、肘、跨、背)此时即极坚刚,某势末尾四肢收缩,内气引入丹田,大圈至末尾趋于转向,小圈(绕肢体轴线)至末尾趋于转劲,此时仍是运动中线速度最小的时候,再次放松全身,收腹吸气,此时即是极柔,若向极刚转化(此时已具备了所有转化条件)必须发劲,发劲可在向下势运行的任何时刻,接近末尾的发劲被喻为棉里藏针。若不发劲决无坚刚可言。

太极拳的发劲是有条件的,不是谁都可以发劲,但是谁都可以发力。发力只是肌肉的爆发力,若想发劲必须有劲可发。

1. 发劲的首要条件是松、柔。松是全身肌肉放松,柔是全身的筋骨也要放松。没有松柔,发不好劲,发完了也不舒畅。

2. 发劲前要先合住劲,即四肢收缩,内气收回丹田。

3. 发劲前缠丝劲积蓄的,形成的很大变形能,需要释放,欲展为快。

4. 吸气收腹,使全身与丹田气场合一,成为全身气场。这一气场在神经系统控制之下。

上述四项是有劲可发的先决条件。这四项都是全身动作,发劲时全身上下,内外均各行其职。这是指人站在地面上,当然如果坐在椅子上发劲就可,又当别论了。总之在这里提到发劲是因为缠丝劲在太极拳发劲中是必不可少的,离开缠丝劲就没有太极拳的发劲。

5. 理论上,在圆运动的任何点,沿切向加速运行即可,但在技击中掌握好发劲的时机就复杂的多了。

6. 发劲的同时开声吐气,小腹外凸,劲气立刻达于指尖。

7. 劲发八、九成立刻全身放松,转入下一式的缠丝及过渡。

 

     此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仍陈氏太极拳十九代掌门人,陈立宪  于1969-1979.10 在河南省沁阳市所传。学拳时吾年已三十,不敢以武术学练,只以健身为目的。拳路中前二个上三步及若干节过渡与同门师兄弟不同。吾师于1983年11月14日辞世,享年六十一岁。师姑陈立清一再盛赞吾师之刚劲。尽以此文纪念先师之教导。

            

 

                             李志全    70岁

     2009年1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