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冥想?2500年的智慧——荒岛十日记(大结局)

 维多利亚女王可 2018-10-13

给你有深度的灵性

出羽良彰-Cry for the moon 来自与神对话读书会 02:59



第九天:冥想是什么


禁语的最后一天的早上。我喝了一大杯姜味正浓的印度奶茶。


下午的时候,Goenka将我们的内观方式推进到了最后一步:


“如果你在观察身体上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体所有部位都可以自由通畅地上下流通,没有任何的盲点或粗重的感知,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将观察变得更加深入。超过皮肤上下三毫米范围,不断延深到更加深层的内在感知。”


“将注意力慢慢地,从身体的正面穿到身体的背面,再由身体的背面穿到身体的正面。再将注意力从左臂进入穿过躯干由右臂穿出,再从右臂进入经过躯干由左臂穿出。如果遇到粗糙的感知,就在那里停留一两分钟,观察它。”


“无论是发热的感知、或发冷的感知、或麻木的感知、或刺痛的感知、或振动的感知、或发痒的感知、或细微的感知、或粗重的感知、或一种完全无法形容的感知,你要做的,就是观察。”


“就这样不断地上下、前后、左右地流动和观察,直到身体内部可以完全地流通,观察身体最深层的感知。”


午后的一点到两点半,我依然在观察着左腿膝盖和大腿之间粗重的剧痛。我内心的潜台词是,“就让我看看你到底能持续多久”。


我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左腿的那一片剧痛上。一会,背部开始发热、出汗;又过了一会,发热的感觉消失了,而膝盖的剧痛从一片疼痛变成一条剧烈的绞痛,跟随着脉搏跳动着。我继续观察、观察、观察着。。。


然后它就消失了。左腿的感知变成了的细微振动。


待我缓过神来的时候,结束的钟铃已经敲响了。我第一次一丝不动地冥想了90分钟小时。在这之前,细微振动中生生灭灭是人较容易感受的。但这是我第一次,观察到左腿上“永久持续”的、粗重的疼痛从出现到消失的完整过程。这让人可以从体验层面理解:


所有内在的感知都是不断生灭,无常住之时。Anicca。Anicca。


不过世事无常。


90分钟以后,我开始想,“状态这么好,完全不用休息,连着把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也一并坐了,肯定没问题。。。今天说不定能连续不动地冥想三个小时。。。或者,四个小时?五个小时?六个小时?从刚刚一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开示的七点以前?”


想着想着,对于冥想的执着心就已经升起了。这是冥想者很容易绕进去的错误。30分钟以后,我的脑海里都是对于时间的执着,很明显地感到了全身上下的感知一片紊乱。


我停止了冥想。


起身去室外转了一圈,反思自己过去120分钟里的身心反应。有了高低落差后,才真正有了对冥想的领悟:


冥想不是为了追求自己能够坚持的时间长度。


冥想也不是为了追求身体内在完全流通的境界。


更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愉快、舒适的感觉或心境。


这些都是过程。有则有。没有则没有。


在冥想中,其实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锻炼对于身体内在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对于这些感知的平等心(Equanimity)


就这两件。


用智能硬件圈的话说,前者是做硬件,后者是做软件。一定要软硬兼修。


用武侠小说的话说,前者是修外功,锻炼对于身体内最细微感知的意识能力;后者是修内功,锻炼意识到这些愉快或不愉快的感知以后,保持平等心的能力。


是这两者中的短板决定了一个人的身心平衡能力。


晚上的开示中,Goenka讲述了回到世俗中后,我们该为何以及如何修行:


“在你离开了这个十日修,回到世俗以后,希望你们会开始观察自己每天行为的变化。你会发现内观给你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带来了改变。当然,你不会一下子变成圣人。你可能依然会生气,依然会懊恼,依然会伤心。”


“但是,只要你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以往你需要一个小时才发现你情绪失控了,但慢慢地,通过不断地修行,你只需要30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1分钟,30秒,甚至10秒你就会通过意识到自己身体内在感知的变化,来发现自己陷入了负面情绪。”


“你们已体会过,一旦你开始观察到身体内在的感知,你就已经开始脱离负面情绪的漩涡。”


“这就是我们修习内观的原因——因为抽象的愤怒是很难观察到的,往往等我们意识到时,它已经强大的足够控制我们了。


“所以我们学习观察具象的感知,并且通过冥想的锻炼,不断提升这种意识能力。”


接着,他讲到了在日常中观察事情的视角:


“在修习内观以前,你可能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观察别人,观察外界。”


“当我们在工作中与同事遇到冲突,或者在感情上与爱人遇到问题,或者在社交中与朋友发生矛盾,这些负面情绪,往往会让我们觉得问题100%出在别人身上——他太自负,他太愚笨,她太势利,她太冷漠,他太自私,她太忘恩负义,等等。


“当你开始修习内观以后,你就发现,噢,原来有一部分问题是在我自己身上。30%是我的问题。70%是对方的问题。”


“而随着你越来越认真地修习内观,你就会越来越多地发现问题是在自己的身上。”


“直到最后,你会领悟到所有问题、所有痛苦、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100%是在你自己身上。只有你身体内在的感知可以影响到你。外在的事物只是表象。一切都是内在的。”


最后他解释了为什么全世界近百个内观禅修中心一定要坚持完全免费:


“你必须不断地放下自我。为了照顾你的家庭,你需要赚钱,需要有所成就。但每当你赚了钱或者有了一些成就以后,你就会有自我。所以你要学会不断地放下。”


“我们对于自我的执着是痛苦很大的来源——“我”是聪明的。“我”是厉害的。这些财富是“我的“。这些地位是”我的“。这些创意是”我的“。这种执着无一不带来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内观中心必须完全免费,以保持修行的纯净。如果收哪怕一点点的钱,你就很容易产生自我,你会对食物有所挑剔,或者对设施有所挑剔。但现在,你在这里得到的一切都是别人给的。你必须放下你的自我。”


“当第一座内观中心在印度被修建起来时,很多人都说我疯了——这个国家这么穷,一定会有无数地人排队到这里来吃饭。我说:‘没关系。如果他们能够按照这里的规则,连续冥想十天,好好的修行,这里欢迎任何人。‘ ”


“当第一座内观中心在美国被修建起来时,又有一些人说,‘肯定有人会觉得这背后有一个什么神秘集团在操控着。‘ 而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一切都还好好的。我们仅仅依靠老生自主的捐款,走到了世界各地,因为这一切都不属于‘我们’。”


“希望回到世俗中,你依然可以保持这样“放下自我”的心态去冥想和生活。你若能够获得智慧,不是因为耶稣是这样教导的,或者佛祖是这样教导的,或者某本充满智慧的书是这样教导的,当然更不是因为Goenka是这样教导的。”


“你能获得的智慧,都是你自己在内观中亲身体验和感知到的。”




第十天和第十一天:答案


早上的两场冥想之后,我们可以开口说话了。


大家似乎都没有太多的不适应,互相之间开示分享彼此在这过去9天里的心得体会,但更多的,是分享彼此来到这里以前的故事。


仙风道骨、爱乱动的老香港人是一名中医药师。谦卑憨厚的另一个老香港人是一名刚刚退休的政府公务员。那位年轻的香港人是名刚刚从泰国交流回来的香港大学生。


而来自澳大利亚的禅定“老僧”已经结了婚,是在广州玩乐队的乐手。现在想来,我很好奇他玩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一身精壮肌肉的法国人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在云南大理做导游和修习太极的。


憨态可掬的印度人有两个孩子,从孟买到纽约到伦敦到香港,在某大型国际投资银行工作了十几年,一路做到合伙人。他在孟买时一直想去修习内观却抽不出时间,因缘际会下却在香港成行。


谦和善谈的新加坡人也有一个孩子,也是新加坡某大型政府私募基金的合伙人。和印度人一样,在来之前排除了工作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才过上了十天没有黑莓手机、没有邮件的离世生活。他说他这一次收获非常的大,今年年底前还会再来。


另一个本以为是马来西亚人的新加坡人是一名珠宝设计师,之前曾是个获得过红点、IF产品奖的工业设计师。他在过去五六年里对许多禅修和冥想的方法有过研究,却说这是他目前遇到的“最纯净”的方法。


最后,我们也终于有机会认识那两个为我们服务了整整十天的三十多岁的香港人。他们都是已经参加过两次十日修的老生,这都是他们第一次做义工。


和意想中的欢呼雀跃相反,这天格外的平淡。我们还是会安静地照着时间,打坐冥想十个小时,中间休息的时候,三五人聚在一起聊聊生活的点滴,和在各自完全不同的事业工作中遇到的趣事。


第十一天的早上,大家四点起身,做清洁工作。


我非常用心地刷完了服务了我们十天的马桶、下水槽、垃圾桶和淋浴室的每个角落。这才理解为什么第一天来的时候觉得这里马桶如此干净。


八点,和大家告别,离开了禅修中心。


和我一起搭同一辆出租车前往香港机场的,刚好是做投资银行的印度人和做私募的新加坡人。


我们三个人排排坐在后面,我问了一个困惑着不少我身边朋友的问题:


“你们觉得金融从业者能够从这份工作中找到可持续的愉悦和平和吗?”


我不用说,但大家都理解,金融业或许是地球上最充满自我、欲望、物质、执念的行业。


大家安静了几秒钟。


最后,那个印度人说:


“在这次修行之前,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但现在,这是我的答案:Anicca。”


因为Anicca,所以平等心。





后记:两千五百年的智慧——Vipassana


关于冥想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如果你耐心看到了这里, 那么最后这一点点的时间,我想讲述在整篇文章中都没有讲述的、关于「内观」(Vipassana)的秘密。


作为一个受西方教育影响、及其强调科学考据的理科生和不可知论者(接近无神论者,但稍有不同,即认为人类无法证明神的存在与否),我回到世俗后做了许多的考据。以下所有内容都有据可考。


在2500年前的印度,创造「内观」这种冥想方法的释迦族人,名叫悉达多·乔达摩。你现在可能更多的听说过他的另一个称呼: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这个称呼带有略微宗教色彩,但鉴于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我们接下来就用这个称呼吧。


在释迦摩尼开悟以后,他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从未教导过任何的宗教主义或是派别思想。


他一辈子只教了三件事——戒、定、慧。


戒(sila),也就是我们在十日修中,新生要遵守的五戒,老生要遵守的八戒(“猪八戒”的来源。)


定(samadhi),也就是所谓的禅定、入定、修定,其主要修行方法就是在前三天中所修习的「观息」。


慧(panna),也就是修智慧。而戒和定都是为了让心境达到可以修智慧的状态。


其实,在当时甚至更早的印度,已经有许多人教导修行戒与定,慧也已经存在,至少有闻慧或思慧。许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认为必须根除他们,获得解脱。释迦摩尼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当时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知的重要性。当时和现在一样,一般都认为我们是对外在的六个感官对象,也就是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产生习性反应。然而释迦摩尼向内观察实相,发现这六个外界事物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被忽略的连接,也就是内在的感知。


这六个外界事物和相对应的器官相接触,就会产生感知,心马上会对它做出好坏评价,感知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因而升起贪爱或厌恶的习性反应。


这个过程极为迅速,习性反应已经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察觉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必须觉知到反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反应是从感知开始的,因为我们必须察觉到感知。


释迦摩尼发现了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事实,使得自己开悟,达到完全的身心平衡。所以他在肯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同时,一再强调身体内在物理感知的重要性。通过「内观」来修习智慧,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故事其实就这么简单。


释迦摩尼同学其实只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智者,就好像中国的老子一样。在发现上述事实以后,就开始传播他的发现,希望能帮助到更多。


但普通人一具有大智慧,就容易被后人拿来搞宗教,将原本纯净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浑浊。就好像老子只是创造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后人却把它发展成了“道教”,把老子变成太上老君供奉起来。


所以一百年以后,如果有了什么“苹果教“、”马云教“,毫不稀奇。什么?你说现在已经有了?


关于释迦摩尼,后来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他逝世后的一百年,所谓的“佛教”发生了“根本分裂”,部派佛教时期开始,各种派别间不断争斗。再后来佛教基本变成了“上座部佛教”(蔑称“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两派。在大乘佛教中,释迦摩尼就从一个智者变成了一个法力无边、具有各种超能力的神。再后来大乘佛教从印度向北方传播,又有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然后大家完全不知道释迦摩尼最初教了什么,只是有事没事求佛保佑了。


我修行还不到家,所以如果换作我是释迦摩尼,看到后来的这些事真的是血都能吐出来。


当然,释迦摩尼所教授的纯净内容在很多经典里依然能够见到身影。


我回家以后,找到了可能是佛经中流传最广的玄奘翻译的《心经》。《心经》虽然是大乘经典(比如已经有“观音菩萨“的出现),但如果你看完了以上十日修的心得,那么以下就是一个惊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波罗蜜多”意为“美德”,而所谓“般若”就是戒、定、慧中,“慧”(panna)的音译。


上文中所写到的人的六个触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所谓的”六根“。


而这六个触角所接触到的外界相对应的六个事物——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所谓的”六尘“。


根尘相触,就有了本文开头所写到的四个步骤中的“意识”,就有了“识”。


“识“有了以后,你就会去辨别这究竟是什么,也就有了“想”。


“想”有了以后,你的身体内就会产生愉悦或者不愉悦的感受,也就有了“受”。


“受”有了以后,你就会开始产生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这也就了“行”。“行”也就造作了痛苦。


这就是《心经》中的: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而“受”、“想”、“行”、“识”,再加上所有的客观事物,“色”,就构成了“五蕴”。也就是《心经》开头的那句: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而一直在说的两种对于内在感知习性反应“贪爱“和”厌恶“,相信你也已经想到了,就是“三毒”中的:”贪“和“嗔”。


你可能会想,那么我在思想上,不“贪”、不“嗔”,不就好了吗?


理论上是的,但问题是你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你可能都没察觉到,真正迷恋或厌恶的,是身体最深层的感知。而察觉不到,又是因为我们对于识、想、受、行的整个发生过程完全无知,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也完全缺乏觉知能力。因此,我们一直纠结于最表象的图像、言语、思想、回忆。


这种无知,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所谓的“无明“,也就是“三毒“中的最后一毒:“痴”。


所以一切的一切从“无明“起,「内观」便是释迦摩尼同学作为一个智者,发现的破解无知的方法——通过向内观察最自然、真实、根本的感知来培养对根本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平等心(Equanimity),从而达到“无无明”。这样人才能主动把智商用起来,而不是被“贪”、“嗔”被动控制。


这一切都和后来的加入了很多神的宗教无关。


而中文中所谓的“禅“,出自巴利语的“禅那”(jhana)。修行“禅那”的方法只有两个:”奢摩他“与”毗婆舍那“,中文称之为“止观二学“。


止,也就是“修定”,也就是奢摩他,Samadhi。


观,也就是“内观”,也就是毗婆舍那,Vipassana。


这,就是冥想最纯净的全部。


---


谨以此文,感谢于去年9月去世的S.N. Goenka老师——”The Man who Taught the World to Meditate“,引用自《赫芬顿邮报》在他离世的报道标题——“那个教会世界如何冥想的人“。


来源|奶牛Denny(ID:dennyw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