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响乐般的书法

 无能无用者 2018-11-15

在之前的推文中,浦睿君为大家介绍了日本知名书法史学家石川九杨和他的中国书法史(戳蓝字查看详情),对日本人眼中中国书法的美做了极浅的介绍。

今天继续分享一篇书摘,石川九杨眼中的狂草,如交响乐般宏大壮阔,代表着书法历史上的新阶段,愿背后的奇闻轶事带领我们回到从前,共同领略中国书法的古典之美。

// 反动的王羲之书风草书——孙过庭《书谱》

650年是书法的分水岭。往后30多年,孙过庭写下了《书谱》(687年)这一极其古典优美的草书作品。

《书谱》虽然没有王羲之草书中的那种有些怀旧的古朴趣味,但却保留了“咚——嘶——”“嘶——咕——”的经典写法,是杰出的草书名品。“咚——嘶——”“嘶——咕——”写出的“二”和4个点变成一横的“熟”,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用“嘶——咕——”法写成的,让人感受到了二折法的从容。孙过庭的《书谱》是由古法(王羲之书法)而生的名品,也是“咚——嘶——”“嘶——咕——”二折法的集大成者。

孙过庭《书谱》

孙过庭在书法论中,将古法(王羲之书风)的草书置于典范的位置。素朴的古法 二折法“咚——嘶——”可见于第三列的“二”,“嘶——咕——”可见于第九列“熟”像海参一样的最后一笔(四个点的省略形式)。二折法是“强弱”或“弱强”的韵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强(肥大)”的文字和“弱(瘦小)”的文字,两种文字此起彼伏,构成全篇。第一列的后半部分就是以肥开始,以瘦结尾的例子。不过,第一列末尾流畅的连绵,第三列“妙”、第七列“又”等字可见的速度感又是超越王羲之的,是熟悉三折法的笔锋。

日本人对于快速连笔书写的和歌假名文字十分熟悉,而对于《书谱》这样字字独立的独草体却有些陌生。或许日本人会觉得这是奇怪的草书,但中文是一字一意的单音节孤立语,像楷书一样字字分离的独草体才是中国草书的基本,并不是什么少见的笔锋。

孙过庭的《书谱》完美表现了古法(二折法),虽然独草体容易让日本人产生违和感,但这却是富有美感的中国正法。因此,《书谱》至今仍是学习草书时不可缺少的基本教材。不过,现在已经是三折法的时代了。在三折法时代中出现的二折法集大成,在当时是一种时代错误。孙过庭是坚定的古法拥护者,而他写下的《书谱》可以说是一场巨大的反动。

// 第二种草书——狂草的历史

到了盛唐、中唐时期,出现了与孙过庭的独草体《书谱》不同的草书。这种草书将几个文字连笔书写,是在三折法发展下变化出的第二种草书,被称为狂草。其代表书法家有张旭(生卒年不详)和怀素(725~785年)。《新唐书·李白传》中记载:“李白之歌诗,裴旻之剑舞,张旭之草书为三绝。”书狂草时,或醉酒,或高声绝叫提笔白壁,或得观客拍手喝彩,又或以发蘸墨而书,总之留下了“醉书”“壁书”“疾书”“席书”“头发书”等许多轶事。从这些轶事背后,我们也能发现这新诞生的狂草的模样。

// 醉书

喝醉酒后写醉书可以不用绷紧神经,正襟危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和书写的神圣性(政治性)形成了对比。过去只能用于政治目的的书写,完全成为了个人的行为。虽说如此,醉酒或酒本身,其实也与祭祀等神圣行为有关,因此书写并没有完全丧失其神圣性。书写虽仍是政治世界内的活动,却开始脱离政治的中心。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写了无权无势的8位酒豪,这就是饮酒从政治共同体的祭祀降为非政治的个人活动的证据。这首诗中也写下了“张旭三杯草圣传”的句子。

张旭《古诗四帖》

这是狂草的典型,是三折法改 变草书的第二阶段。其笔画无限 连接,文字有了无限延续的可能 性。可以看出笔毫的直立、倾倒, 甚至扭转。

// 壁书

用于书写的纸,是竹简、木简等尺牍的延续,原则上是宽一尺并横向展开之物。而壁书的诞生则意味着既非石头又非纸简的书写空间得到了认可。到了狂草阶段,人们可以想象非石非纸的抽象事物作为书写空间了。

第一背景“石”,第二背景“简”,而壁书的出现则暗示着第三抽象背景的成立。现在我们所认为的“纸”,其实指的是这第三背景。

// 疾书

汉代赵壹所著《非草书》中说,草书是快速书写的产物。狂草中疾书的出现,意味着第二种草书的诞生。这种草书较第一种草书更进一步,可以用无法与之相比的速度书写。

王羲之和孙过庭的草书虽说写得很快,却还有古法二折法的约束。只要用“咚——嘶——”“嘶——咕——”书写,就一定会在笔画与笔画之间产生断裂。而笔画难以连续,文字自然也就难以连续了。

不过,新法三折法促成了第二种草书(狂草),此时“咚——嘶——咚”的反复,在架空的“嘶——”的帮助下,出现了“咚——嘶——咚——(嘶)——咚——嘶——咚——(嘶)——咚……”无限循环连续的可能。这种折法的成熟催生了无限连续的草书,由此产生了快速书写的“一笔书”般的疾书。

// 席书

过去有一种在人前书写并竞赛的“席上挥毫会”。在日本,宴会上会有书法的集体创作活动,在中国也有书法家齐聚一堂,当场写字的习惯。席书起源于何时并不十分明了,但王羲之的兰亭会,就是一种在贵族社会中,文化人聚集在一起的席书活动。到了狂草时代,这种贵族朋友间的活动成为了公众面前的席书。以写字为前提的空间超越了维度,席书的出现证明写字不再是宗教、政治上的秘密仪式了

// 发书

以发蘸墨而书的轶事意味着,毛笔丧失了作为书写道具的绝对地位。毛笔曾经是让文字具有和国家、政治同样神圣性的道具,而此时,文字成为了“书法”,毛笔不过是作者身体的一部分而已

毛笔这一书写道具不再属于国家、政治,而成了写字人的所有物,书写成为我们现代人也容易理解的东西了。乍一看,比起草书,还是楷书更好懂;可实际上,书之典范《九成宫醴泉铭》更为难解。

前面说过,“李白之歌诗,裴旻之剑舞,张旭之草书为三绝”。大约是李白的诗,若是用书法来比喻,对应的应该是张旭的狂草吧。同时,张旭的狂草也像李白的诗一样,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很熟悉。对于草书比较陌生的我们或许会觉得狂草难懂,但与我们的印象正好相反,其实正是狂草让书法逐渐变成我们所知的模样的。这和诗歌在杜甫、李白之后变得更白话有着同样的发展轨迹。

// 书法的戏剧性发展

狂草虽然留下了诸多轶事,但真正的壁书或发书却从来没有被发现过。就算是史书,作者的误记或错记都是有可能的。醉书、壁书、发书或许只是一种比喻。不过,通过这些轶事,我们知道基于新的表现方法,第二种草书——狂草诞生了,这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狂草为书法史带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呢?那就是飞跃式地扩大了书法的表现空间,促进了“作为戏剧的书法”的形成。最好的例子就是怀素的《自叙帖》。

怀素《自叙帖》

狂草中的狂草,是明末连绵草的起点。怀素使用了笔毫倾斜切入纸张的侧锋,以 及笔毫垂直切入并连续书写的正锋这两种笔法,产生了西洋古典乐一般的戏剧性 表现力。比起仅使用角度倾斜的笔法,两种笔法的结合使二折法单纯的强弱对立 得到了显著提高,形成了笔画肥瘦、字形大小等带来的复杂且有深度的表现。

《自叙帖》中有一列7个字连绵不断、一气呵成之处,也有大得离谱、一列仅写了两字的地方;有细小的笔画,也有比它粗数十倍的笔画;有渐强,也有渐弱;有反复,也有转调;有弱,也有最弱;有强,也有最强;还有高音、中高音、中音、低音的表现。这些技法合在一起,演奏出了一曲交响乐般的盛大戏剧。怀素的《自叙帖》的表现形式,足可匹敌高度复杂的西洋古典音乐,是与宋代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卷》齐名的新法草书(狂草)两大经典之一

如此律动又带有戏剧性的表现,在王羲之阶段是没有的。狂草的诞生使书法的表现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打开了书法历史上的新阶段。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

石川九杨 著 / 傅彦瑶 译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是日本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学家石川九杨写给普通人看的中国书法简史,文笔简洁而不失趣味;200多幅书法作品,贯穿3500年中国书法史,带我们走进书法艺术的美学殿堂,领略汉字文化之美,重温书写的记忆。

全书以时间为序,细致梳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各类书体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清晰解读从王羲之到孙过庭、唐初三大家到颜真卿、北宋三大家到明代诸家、清朝扬州八怪到近代齐白石等各大书法名家的作品风格。

以笔触为线,书中例举每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书法作品,如《曹全碑》《兰亭集序》《雁塔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卷》等,辨析不同时期的字形在笔触的速度、深度和角度等方面的细微变化,阐述变化的成因与影响,在书法演变的发展历程中,直观感受中国文化与审美的变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