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出去吃饭,发现很多菜都放辣子,因为什么,国人难道都喜欢吃辣?

 hl1bwcdm 2018-11-21
看21036|回124|收藏
1yg199350 只看他
2017-6-3 09:32
现在我发现甭管是单位食堂还是外面的餐厅,凡是炒菜大部分都放辣椒,还有的大量放花椒。以前的方便面,特别是康师傅也是带辣子的品种居多。南方人喜欢吃辣子是因为当地潮湿气候,吃辣子可以暖胃,问题是现在北方很多地方也是炒菜放辣椒,这个对自己的胃真的好么?
昨天去单位食堂特地看了一眼,素菜的话不放辣椒的很少,荤菜也是放辣子居多,比如什么水煮肉片,鱼香肉丝。
2swordgd 只看他
2017-6-3 09:56
麻辣可以掩盖原有味道,所以快餐必备。
3梦中闲人mj1 只看他
2017-6-3 10:33
说明材料质量不怎地或者师傅手艺不怎的。
加点辣椒一盖你啥都吃不出来了,对胃不好,尤其年纪大的人,吸收差。
4希望超大更好 只看他
2017-6-3 10:39
我浙江的朋友基本都不吃辣的。
5rgvfeoi 只看他
2017-6-3 10:52
是拉差泰国,墨西哥辣椒酱我都爱吃
6小花楹1 只看他
2017-6-3 17:00
  东北,黑龙江大庆人一枚——我不能吃辣。

  最开始的几次,每次上街去买凉皮儿,每个卖凉皮儿的都忽悠我说 “不放辣椒不好吃!”

  我说你甭跟我来这套!你只要敢放一丁点儿辣椒,我就不买你的凉皮儿了!反正卖凉皮儿的那么多,我干嘛非得在你这里买?

  到现在,那些经常摆摊儿卖凉皮儿的都熟悉我的喜好了,谁也不敢再忽悠我放辣椒了。
7射倭狼 只看他
2017-6-3 17:06
这只能说是个人喜好,酸甜苦辣咸,各有所爱,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辣,但是在中国南方,尤其是湖南,贵州,可以说是无辣不欢(四川,重庆应该说是麻大于辣),只能说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
8战忽局四处 只看他
2017-6-3 17:30
水煮肉片不放辣椒没的味道啊,四川人表示没毛病啊( ⊙ o ⊙ )啊!
9海之神 只看他
2017-6-3 17:38
辣的东西更容易让人上瘾!
10普加乔夫的眼镜 只看他
2017-6-3 17:46

引用:

希望超大更好 发表于 2017-6-3 10:39
我浙江的朋友基本都不吃辣的。

浙江文化差异很大,浙西无辣不欢。浙北口味偏清淡,但多数人也不是不吃辣。我家在浙江中部,文化偏浙西,开得最多的苍蝇馆子是江西小炒,最多的面馆是重庆小面。
11Fleabane 只看他
2017-6-3 18:00
以前家父说过他个人的总结,越是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变的地方调味品越少。北方少糖、江南少肉、中西南少盐、所以北方粽子偏甜(因为节庆吃点平时吃的少的),南方粽子放火腿,江西湖南辣一点调味,再穷的地方还有喜欢吃烫一点的习俗。现在这种情况都不存在了,口味变成猎奇为主,重口味特色菜全国流行,浙北的清淡口味没特点,除了当地就没人吃了。
12大黄蜂 只看他
2017-6-3 18:38
辣可以掩盖食材的不新鲜
13weiyuandao 只看他
2017-6-3 19:18

引用:

大黄蜂 发表于 2017-6-3 18:38
辣可以掩盖食材的不新鲜

  这个说法对喜欢吃辣的没有说服力,有时候好好的食材到LP手里就给你放辣椒,结果她们吃的欢,我干瞪眼。
14逍遥叹 只看他
2017-6-3 22:09
不放辣椒还是水煮肉片吗?
15浆糊瓶 只看他
2017-6-3 23:41

引用:

Fleabane 发表于 2017-6-3 18:00
以前家父说过他个人的总结,越是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变的地方调味品越少。北方少糖、江南少肉、中西南少 ...

糖以前是富裕地区才能消费的,辣是西南穷人下饭用的,老的四川公馆菜根本不放辣,作为四川人又好吃的张大千,家里例的菜单一个辣味的都没有,随着生活水平愈来愈高,交流越来越发达,菜式肯定越做越精细,味道越来越混搭
16越人 只看他
2017-6-3 23:51

RE: 现在出去吃饭,发现很多菜都放辣子,因为什么,国人难道都喜欢吃辣?

引用:

希望超大更好 发表于 2017-6-3 10:39
我浙江的朋友基本都不吃辣的。

倒也未必,我是浙江的也喜欢吃辣,不过一般只限于到外面吃饭,家里面烧的菜很清淡。
17海之神 只看他
2017-6-4 03:28

RE: 现在出去吃饭,发现很多菜都放辣子,因为什么,国人难道都喜欢吃辣?

引用:

Fleabane 发表于 2017-6-3 18:00
以前家父说过他个人的总结,越是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变的地方调味品越少。北方少糖、江南少肉、中西南少 ...

清淡菜要做的好吃,就必须原材料好,吃原材料原本的美味的味道,但是现在没那么多好材料来做菜,有也价格非常贵,所以不管什么菜,要 有好味道,就必须靠各种调料。
18海之神 只看他
2017-6-4 03:37

RE: 现在出去吃饭,发现很多菜都放辣子,因为什么,国人难道都喜欢吃辣?

引用:

Fleabane 发表于 2017-6-3 18:00
以前家父说过他个人的总结,越是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变的地方调味品越少。北方少糖、江南少肉、中西南少 ...

我觉得一个地方的口味清淡,一般两种情况。要么是这个地方十分富庶,物产丰饶,本身就有很多美味的食材,比如海鱼海虾里本身就有很多的谷氨酸钠,所以就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调味品去调味,比如江浙三角一带。要么是这个地方非常贫瘠,交通闭塞,物产不丰饶又没有钱去购置调味品来改善生活,比如潮汕到闽南那一带,过去的走私偷渡之乡。

我认为人的本性还是趋向于各种丰富味觉刺激的食物的,不管是甜是咸是辣还是鲜还是酸,都喜欢某种味道去刺激自己的味蕾,就算是穷,也要 用辣味来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只是有的地方太穷,交通闭塞,连盐都吃的少,加上天气热,又不适合吃辣,比如潮汕和闽南地区,就是如此,口味不得不清淡。
19冒泡泡的鱼 只看他
2017-6-4 08:03

引用:

浆糊瓶 发表于 2017-6-3 23:41
糖以前是富裕地区才能消费的,辣是西南穷人下饭用的,老的四川公馆菜根本不放辣,作为四川人又好吃的张大 ...

以前是多久?有什么理由糖是富裕地区吃的辣椒是穷人的菜?
20Fleabane 只看他
2017-6-4 09:06

RE: 现在出去吃饭,发现很多菜都放辣子,因为什么,国人难道都喜欢吃辣?

引用:

冒泡泡的鱼 发表于 2017-6-4 08:03
以前是多久?有什么理由糖是富裕地区吃的辣椒是穷人的菜?

盐的来源多是矿物性的,海盐,井盐等,而且除了容易发潮以外还算耐储存,虽然有盐业管制,但是基本供应量还是能控制。
糖的来源就是作物,基本上就是蔗糖。以前看过一个数据,清朝时期市场上的白糖价比盐价要贵1/3,而且糖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造成只有产地和相对富裕的地区消费量大一些。前者就是粤闽地区,后者就是江浙沪地带。考虑到运输成本,同样的糖在北方肯定比江南更贵,价格高了造成消费量少也是正常的。
21浆糊瓶 只看他
2017-6-4 11:07

引用:

冒泡泡的鱼 发表于 2017-6-4 08:03
以前是多久?有什么理由糖是富裕地区吃的辣椒是穷人的菜?

糖上面那位说了,辣是从川菜纪录片看来的,一公馆菜老厨师讲述,解放前四川有钱人吃饭,遇到实在有喜欢辣,最多桌上放一小碟辣椒(好像老毛也是这个吃法^_^)
22Walter.Bishop 只看他
2017-6-4 12:35
本帖最后由 Walter.Bishop 于 2017-6-4 12:37 编辑

引用:

冒泡泡的鱼 发表于 2017-6-4 08:03
以前是多久?有什么理由糖是富裕地区吃的辣椒是穷人的菜?


除了东北从半岛传入,大半个中国的辣椒从浙江上岸,却完全没形成气候,却在内陆很快就流行开来

但是像四川那样的嗜辣的地区,公馆菜反而是不辣的,而且辣椒流行四川之前的川菜以各种甜菜闻名并以此为上等
23基站 只看他
2017-6-4 12:53

引用:

梦中闲人mj1 发表于 2017-6-3 10:33
说明材料质量不怎地或者师傅手艺不怎的。
加点辣椒一盖你啥都吃不出来了,对胃不好,尤其年纪大的人,吸收 ...

这是正解,别说路边小店了,就是上点档次的酒店,很多菜都一个味,厨子水平不行,懒省事,原材料不行,最突出的一次去吃婚宴包卓,几乎所有的菜都放了郫县豆瓣酱,荤素都一个味
24木马城市 只看他
2017-6-5 08:16
辣味好啊,对于吃辣的人来说用辣味掩盖其他味是很难的,照样吃得出来
25木马城市 只看他
2017-6-5 08:18

引用:

基站 发表于 2017-6-4 12:53
这是正解,别说路边小店了,就是上点档次的酒店,很多菜都一个味,厨子水平不行,懒省事,原材料不行,最 ...

豆瓣酱又不是油盐味精,哪有这么放的?这还真没法吃。
26hk0100 只看他
2017-6-5 09:01
现在一般人认知的川菜和 传统的还是不一样的,看过一位近百岁老川菜厨师做宫保鸡丁的视频,宫保汁跟现在调法是不一样。就像传统名菜 开水白菜,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是川菜。
27ameng 只看他
2017-6-5 09:18

引用:

小花楹1 发表于 2017-6-3 17:00
  东北,黑龙江大庆人一枚——我不能吃辣。

  最开始的几次,每次上街去买凉皮儿,每个卖凉皮儿的都 ...

蒜也不吃?我爱人哺乳期的缘故,辣椒蒜都不能吃,我们这里说一下都给你单独调。
28ameng 只看他
2017-6-5 09:53

引用:

weiyuandao 发表于 2017-6-3 19:18
这个说法对喜欢吃辣的没有说服力,有时候好好的食材到LP手里就给你放辣椒,结果她们吃的欢,我干瞪眼。

钓上来的海鱼让我放辣椒,放酱油,放豆瓣酱,说怕腥,不同地域的人走到一起真的不容易。
29ameng 只看他
2017-6-5 09:57

引用:

基站 发表于 2017-6-4 12:53
这是正解,别说路边小店了,就是上点档次的酒店,很多菜都一个味,厨子水平不行,懒省事,原材料不行,最 ...

这就是蓝翔技校的功劳了,把全国人民的味蕾拉到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水准。
30ameng 只看他
2017-6-5 10:01

引用:

hk0100 发表于 2017-6-5 09:01
现在一般人认知的川菜和 传统的还是不一样的,看过一位近百岁老川菜厨师做宫保鸡丁的视频,宫保汁跟现在调 ...

现在馆子里的糖醋勾芡都是用番茄汁,很少有用糖醋姜蒜末的,手艺都丢了,话说也真是难,我家老爷子调的巨好吃,我自己试着调了也得有十年了,每次都做不出那个口感和味道。
31关宁铁骑 只看他
2017-6-5 14:49
本帖最后由 关宁铁骑 于 2017-6-5 14:57 编辑

引用:

Fleabane 发表于 2017-6-3 18:00
以前家父说过他个人的总结,越是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变的地方调味品越少。北方少糖、江南少肉、中西南少 ...


北方少糖?谁说的,东北这边甜菜主产区,。这个吃什么和气候有关系,你这个解释太偏颇。东北这边几十年前室内温度没有现在好的时候,冬天炒菜上来几分钟就凉了,所以做菜必须咕嘟炖。才有了杀猪菜,猪肉炖粉条子,小鸡炖蘑菇,大丰收这类特色菜,冬天喝酸菜汤放烧辣椒御寒是老一辈人的通用做法。东北闯关东就是穷到那种程度冬天只要有点条件,都会养猪杀猪,吃白肉,补充热量。
32小花楹1 只看他
2017-6-5 15:07

RE: 现在出去吃饭,发现很多菜都放辣子,因为什么,国人难道都喜欢吃辣?

引用:

ameng 发表于 2017-6-5 09:18
蒜也不吃?我爱人哺乳期的缘故,辣椒蒜都不能吃,我们这里说一下都给你单独调。

  蒜我当然能吃,我拿生蒜干嚼都行。

  但你要知道:

  蒜的那种辣,和辣椒的那种辣,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我能接受生蒜的那种辣,但绝对接受不了辣椒的那种辣。
33思想的幽灵 只看他
2017-6-5 16:14
  不会吃的人才什么都放辣。很多食材一辣就破坏了本身的味道。
34kutoo 只看他
2017-6-5 17:02
楼主难道不知道现在全国人民都吃辣吗?连传统上不吃辣的江浙沪,现在都是满大街川湘料理且生意兴隆。
35冒泡泡的鱼 只看他
2017-6-5 21:36

引用:

浆糊瓶 发表于 2017-6-4 11:07
糖上面那位说了,辣是从川菜纪录片看来的,一公馆菜老厨师讲述,解放前四川有钱人吃饭,遇到实在有喜欢辣 ...

如果我没有记错,以前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一带,吃辣主要是当地气候潮湿,吃辣的可以去除湿气减少得风湿的几率(有没有效果就不知道了),而不是你说的穷吃辣富吃糖!
36glonline 只看他
2017-6-5 22:39
不放辣椒还能叫水煮肉片、鱼香肉丝么?
37浆糊瓶 只看他
2017-6-5 22:58

RE: 现在出去吃饭,发现很多菜都放辣子,因为什么,国人难道都喜欢吃辣?

引用:

冒泡泡的鱼 发表于 2017-6-5 21:36
如果我没有记错,以前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一带,吃辣主要是当地气候潮湿,吃辣的可以去除湿气减少得风湿的 ...

辣只指四川西南别的地方不知道,甜分南北地域

而且只是转述,从纪录片,书上看来的,你要不相信也没办法。
38agein 只看他
2017-6-5 23:06
辣的层次感,不知道不爱吃辣椒的同学有没有体会?
39关宁铁骑 只看他
2017-6-6 01:07

引用:

Fleabane 发表于 2017-6-3 18:00
以前家父说过他个人的总结,越是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变的地方调味品越少。北方少糖、江南少肉、中西南少 ...

还有我忘了一个主要原因,吃辣椒你会发现大多数是苦寒地区或者是潮湿阴冷地区。。
还有一个很普通的吃辣椒区域划分,就是大米主产区的地方就越爱吃辣椒,我指的是大部分,个别的地方就不要较真了。因为按照过去阴阳五行的说法,大米是水中生属于阴性食品,必须要吃辣阳性克制才会不得病。当然了这是过去老人的说法。
40WALL.E.... 只看他
2017-6-6 08:23
我能吃辣也爱吃辣,但现在吃火锅都改清汤锅加辣油小料了…先吃原味的吃爽然后再蘸辣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