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本恶?世人的误解

 华仔华老 2018-11-22
荀子
作为杰出的思想家,往往会对前人的思想不太满意,所以才会提出自己一套的哲学,才可自成一家,名留青史。
孔子提出仁、义、礼,三者其实互为表里,紧密连结。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制自己,行事合礼,此乃仁的表现。后来,自许“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的孟子, 提出“四善端”的性善论。
孟子着重的是仁、义,荀子看了孟子的讲法,并不满意。于是提出了备受世人误解的“性恶论”,如果没有细读《荀子》,很多人会直接觉得荀子认为的人性本质是“恶”,根本不能改变,人就是丑恶的败类。
荀况作为孔门的弟子,理想主义的继承者,又怎会说得这么绝望呢?
《荀子 · 性恶篇》第二十三:

伪:人为,改变性所导出的恶。

扰:驯服。
悖:违反。
恣睢:任意做坏事。
人性本能,如果顺着这个方向,必然会出现诸种问题,由此荀子当然系提出一个解决方法,人性本能不一定有恶果,要用“礼义”加以导正:
圣人制定礼义法度>令人的本能走向合适方向>文明社会,各有所分>淑世之治。

荀子强调的是“礼”,乃外在的因素。如果没有形式,内容即无法呈现,形式和内容本为一体两面。

煖:暖。
这里荀子用了一个例子再次说明三点:
性为本能。
礼让长者,本是违反人性的本能的行为。
能够超越人性的本能,则是经过文明礼教的结果。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能克服人性的本能,比如礼让长辈幼小,而在动物世界里则没有这种“礼让”,因为动物(或畜生)只会顺着本性使然,人之所以超越人的本性则是因为有着后天教育的结果(正如“狼孩”的故事,如果人没有后天教育则会变得和动物没有区别),人的本性即不是善也不是恶,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后天教育的结果。因此,荀子在《性恶篇》所强调的,人并非性、恶,而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观念。几千年来,对于人的本性究竟是恶还是善,一直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而荀子不是站于人类个别的特质、不可验的道德本心出发,而着眼于人类的普遍本能,春秋战国时代现实的纷争,正视人性欲望,再论人性如何走向文明。冯友兰曾经在《中国哲学史》说荀子是“现实主义者”,相对孟子,是合理的形容。但荀子在现实中仍然充满理想,我们必须理解他的时代定位,荀子才会如此反对孟子的“性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